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普門-書香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3 星期前
    善財讀書會
    日期:08/03
    時間: 11:00~11:30
    地點:台南市仁德區正義三街138號
    題目:星雲說偈—忍辱如大地
    參加人員:莊清煉、莊顏淑苑、陳克文、鄞麗慧、謝正雄、黃麗環、楊淑雅、謝雅雲、朱秀珍、劉宛真、郭文朋、林達宜、陳金錫、曾錦熟、王美文、陳淑卿、蔡金玲、施慧貞、王儷玲、劉國邦、葉語柔、許南山
    帶領人:劉宛真師姐
    一、內容摘要
    主題: 星雲說偈—布施的功德
    內容摘要:
    一、星雲大師說:「為己施一切,得報如芥子;救一厄難人,勝餘一切施。」
    二、心田事不同、功德分勝劣
    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
    二、心得分享:
    宛真師姊:
    星雲大師說:「為己施一切,得報如芥子;救一厄難人,勝餘一切施。」
    這四句偈告訴我們,為什麼同樣的布施,功德卻有大小差異。就像雖然是一百塊錢的布施,有人帶著傲慢心來給,有的人卻是恭敬歡喜的布施,由於布施的心態不同,二者所獲得的功德果報也就不同。布施,不在於金錢的多寡,重要的是為人奉獻的給予。有的人雖然窮,但是他願盡其所有的布施奉獻,雖然也許微小如九牛一毛,但這種虔敬的發心很可貴,功德是很殊勝的。
    布施的意義是給人、助人、解人困厄,不是為了自己的功德利益。布施能夠不望回報,不要人感謝,這樣的無相布施,才是最圓滿的功德。「布施」是菩薩四攝六度中的首項,也是菩提道的殊勝修行,度盡自己無始劫來的慳貪業習。
    佛陀慈悲開示了七種不花錢的布施─
    一、和顏施:慈容布施,和顏悅色。
    二、言施:講好話、講佛法來利益人。
    三、心施:用我們的心祝願他人。
    四、眼施:常以慈悲和鼓勵關懷的眼光看待別人。
    五、身施:身體力行幫助人家。
    六、坐施:讓座。
    七、察施:察言觀色,體貼了解別人的需求。
    布施是修福最快的方式,也是佛弟子最好與人廣結善緣、為自己培養慈悲心,為自己累積廣大功德資糧,與大家共勉之。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