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台北-松四禪話禪畫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1 個月前
    📕📘松四禪話禪畫讀書會

    🟢日期:2025.8.5(二)
    💖時間:下午14:00~15:40
    🟡地點:ZOOM(線上)
    📙主題:本來面目 (教科書)金玉滿堂/8/禪話禪畫/第37課/p152
    👩帶領人:馬嘉綾
    👩‍🦰記錄人:馮淑真
    👩‍🦱總結:王湘溱
    👩‍🦱畫畫指導老師:王湘溱
    👸參與人員:劉雄達 、王湘溱、馮淑真、楊秀麗、馬嘉綾、王聰結、詹達娥、林秀寶、陳彩卿、陳政祿、杜偉安、董石金美(共12人)


    📢📢讀書會流程~
    1、暖身:求個上上籤音樂
    2、帶領人介紹文章【主題、出處、作者
    3、每人讀一段文章
    4、帶領人提問問題
    5、參與人分享
    6、畫畫老師指導:
    🟢1.介紹108小卡片的製作動機和方法
    🟢2. 看影片介紹抽籖卜卦提問
    🟢3. 籖詩解答可以分為事業愛情健康升官
    🟢4. 籤詩種類介紹,分別有觀音籤、保生籤、東京浅草觀音籤
    🟢5.規劃設計卡片的法語
    🟢6. 7月份作分享:琵琶行、小沙彌、花系列

    👩帶領人:馬嘉綾
    【習題】
    1.靈祐禪師為什麼不直接告訴智閑禪師答案❓
    2.試探討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本來面目是什麼❓
    3.為什麼說「生我、不生我,我還是我」呢❓

    🔶1.靈祐禪師為什麼不直接告訴智閑禪師答案❓
    1️⃣分享人:馮淑真: 我不能告訴你,因為我告訴你答案的話,那仍然是我的東西,和你不相干,我告訴了你,你將來會後悔,甚至會埋怨我的,禪的悟不是別人給我們的,是要我們去心領神會體悟的。

    2️⃣分享人:楊秀麗:8/3佛學會考,雖然可以Open Book,自己先試著去寫考題,而不是急著找答案,考出來的成績是自己寫出來的,而且印象深刻。這是告訴我們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要自己去面對、去執行、去體悟。

    🔶2.試探討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本來面目是什麼❓
    3️⃣分享人:楊秀麗: 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本來面目,是指尚未出生時,也就是還沒有任何的意識和形體前的狀態,也就是每個人最真實、純淨的本性、真心。

    4️⃣分享人:王聰結:我分享衆生隨業流転於六道。並以阿羅漢見一婚禮而說:衆生實在苦孫子娶祖母,牛羊席上坐,六親鍋裡煮。述說生命的流轉。阿賴耶識儲存自己累世的造業種子,業感緣起,不管前世今生,生我,不生我,我還是我。所以阿賴耶識才是真正生命的本體,只要轉識成智,轉迷為悟,待人處事能發菩提心,行三好、四給,四攝、六度衆生皆能成就佛道。

    5️⃣分享人:陳政祿:靈佑禪師對於本來的面目應該是無可奉告凡人尚未投胎時沒有肉身因此沒有面目可言答案應該就是面目全非,而且未生我與有生我還是原來的我,亦可言輪廻的人生有如演戲更無固定面貌與角色,或可是男眾或女身,更差者墮入為畜生相,因此何來本來面目矣。

    🔶3.為什麼說「生我、不生我,我還是我 呢❓
    6️⃣分享人:王湘溱: 人人自己天真佛,晝夜六時常放光;剔起眉毛觀自得,何勞特地禮西方?
    自己就是佛,可以放光照亮別人,時時刻刻自省、內觀、懺悔、精進,不向外求。生命是一場自我探尋的故事,自己的存在成為自己散發出來的光,不需要追求外在的光芒,而是點燃內心的覺醒,知曉自己獨一無二。

    7️⃣分享人:馬嘉綾: 閱讀完本來面目想到《廣欽和尚》留下名言《無來無去,無代誌》
    照鏡子鏡子裡面有一個我,離開鏡子我還在嗎?我還在一直都在,本心本性都在。
    因累世輪迴被貪、瞋、痴汚染無法開悟。見性真參實悟,石頭"卡擦"打破了,本來就在那裡,本來就有,本來面目

    8️⃣分享人:劉雄達: 大師說生命是不死的,只是我的身軀生滅變異而已,這生命就是阿賴耶識,也就是所謂的"我",是一直存在著,一直在十法界四聖(佛.菩薩.聲聞.緣覺)六凡(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中輪轉。
    若我們阿賴耶識修得清浄圓明,則我們將不受六道輪迴之苦,倘若生在這娑婆世界,則目的是乘願再來度化眾生,如觀音、地藏等大菩薩的願行。也許在座中,可能有些是再來人也說不定。言而總之,我們今生要好好把握,依止佛法,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行八正道、四攝法、六度波羅蜜等等,使我們所造作存於阿賴耶識的善行種子愈來愈多,使今生與來生的我都會越來越好。


    🔶🔶小沙彌、琵琶行、小卡片作品分享:

    🌼王湘溱:【小沙彌系列以「心修」】:為改變自己習氣的方向,才能達到觀自在的境界,再以施無畏的布施精神服務大眾。

    🌼王聰結:【真如本心】:人人本有的真如佛性。憶佛念佛將來必定見佛。微笑永遠是最好的表情。

    🌷楊秀麗: 畫兒子在大學參加音樂社團,演奏烏克麗麗的場景,也因為參加社團,結識當時也參加社團的媳婦,因為音樂促成一段好姻緣。

    🌷陳政祿: 【向右走,向左走】的作畫心得:人生的道路有正確修行與誤入歧途結果大不同,不但要有好的導師貴人指引,並要發心守戒修行堅持正念正見勤奮精進始克有成。

    🌷馬嘉綾:【2 4節氣】融合記憶加上生活記錄,小時候記憶中屋前屋後阿嬤種了菜瓜,開花招來蝴蝶蜜蜂配上黃色花朵印象深刻,憑藉記憶連結畫出一幅美景。這就是畫畫樂趣!

    🌼馮淑真:【彩霞滿天】:霞光雖短暫,卻絢爛無比,就如生命中的每一刻,因緣和合。

    🍁鄭雪芳: 【有佛法,就有辦法】當覺得走到快沒路了,或日子覺得苦悶,先靜下來,學習轉個彎,能轉彎轉個念頭,或接受實況,心靜了,辦法就出現了!做個「彎的佛!」有佛法就有辦法!

    👩‍🦱總結:王湘溱:透過禪話課文的分享,希望大家在繪畫的當中,能夠把心靜下來,回歸到真實的「本來面目」,把善美的人事物,用來薰習自己的阿賴耶識,讓善的種子滋長好因好緣,也讓自己除惡向善,擁有慈眉善目的和顏悅色。更感謝馮淑真師姐的用心,把禪話禪畫讀書會的會議記錄,詳細分段介紹說明,讓大家能夠充分的理解禪話禪話的運作模式。


    📢📢松四禪話禪畫讀書會 下次讀書會
    日期:114.9/9(二)
    時間:下午:14:00
    地點:ZOOM(線上)
    主題:快樂與痛苦 (教科書)金玉滿堂/8/禪話禪畫/第42課/p172
    帶領人:董石金美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