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1 個月前
    普門教師經典讀書會
    時間:8/4 (六)下午,1:00-2:30
    地點:普門寺5樓
    研讀題材:《星雲大師全集》-《人間佛教當代問題探討》-【生死關懷】-〈佛教對民間信仰的看法〉
    帶領人: 徐牡丹
    參 加: 張玉珍、徐牡丹、廖月霞、羅妙琴、王蒼妙。
    一、 導讀
    1、 大師說:「信仰是一種出乎本性,發乎自然的精神力。」自有人類歷史以來,就有宗教信仰,而且可以說世界上各個種族皆有其特殊的民俗信仰,從信仰中亦可一窺各民族的風俗民情、文化背景以及歷史演進等。
    2、 崇奉神明,是中國民間信仰的特色之一,過去政府大力取締民間拜拜,大師主張應以「改良」代替「取締」。
    3、 大師一生提倡人間佛教,主張對其他宗教應該尊重包容、交流往來,甚至對於具有「迷信」色彩的民間信仰,都能從「淨化」、「提升」的立場給予定位。
    4、 世界上的各種宗教當中,雖然彼此信仰的對象有別,但不管是天主、上帝、阿拉、佛陀,乃至地方性的各種神祇等,其實都是信者自己心中所規劃出來的「本尊」,名稱雖有不同,意義卻是一樣。
    5、 六度萬行乃為利他濟世的具體實踐,這是佛教不共其他宗教的特點。
    6、 人間佛教是二十一世紀佛教發展的主流,是佛教的真理,在人間佛教的般若智慧裡,會看到事理的圓融、人我的尊重、法界的融和、生命的平等,會看到無量無邊、無窮無盡的法界,看到你和我不是兩個,你和我是一體的。今日人間最需要的就是「般若」,有般若才能照破世間的黑暗。因此人間佛教是未來人類的一道光明,人間佛教是人類未來希望之所繫。
    二、 討論分享
    今天討論的12道題目,是現代很多人心中的迷惑,透過大師精闢的解說、釋疑,茅塞頓開。只要本著佛心,服務社會,自利利他,自能有所成就。
    三、 回饋
    張玉珍: 民間信仰以及其它各類宗教,各有其價值與層次。但唯有能啟發智慧、解脫煩惱、昇華人格的宗教,才能稱為「真理宗教」。佛教從自然信仰引導人們邁向內心覺醒,從五乘佛法到人間佛教,逐層提升,強調的是自我覺悟與利他奉獻。特別是「人間佛教」的精神,不僅落實於生活,更展現出包容、尊重與智慧的光明力量,是引領人類走向和平與希望的重要方向。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