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首頁
總會長介紹
Back
星雲大師略傳
星雲文集
關於讀書會
Back
認識我們
談讀書會
各類型讀書會
線上填寫表單
Back
讀書會家族網站申請
新讀書會成立暨家族網站申請表
書香義工報名表
聯絡我們
分享園地
Back
好書分享
方案設計
經營秘方
表單下載
閱讀花園
活動資訊
Back
活動訊息
活動花絮
讀書會家族
群組
活動
Videos
Audio
相片
People
Polls
Show results from selected filters below:
Check All
Uncheck All
相片
用戶
相簿
Videos
活動
群組
搜尋
Sign In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r password
記住我
登入
我忘記了我的帳戶名稱
我忘記了我的密碼
上傳封面照片...
拖曳照片,控制封面照片的呈現區域
台北-早覺讀書會
Registered Users
Timeline
About
Albums
Videos
Audio
Followers
Events
More
Groups
Polls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2 星期前
台北-早覺讀書會
** 早覺讀書會 **
閱讀篇章: 獻給旅行者365日—10/28[說觀音]
活動單位: 北北四區南港分會
成立日期: 2025/01/09
活動時間: 2025/10/30(四) 10:00-12:00AM
活動地點 : 台北市大安區玉英宅邸
召 集 人: 邱玉英
導讀人: 倪靜美
記錄: 黃嘉貞
參加成員: 邱玉英、倪靜美、黃嘉貞、劉家蓉、李秀珠、吳秀珍、陳鳳雪、王淑玲、楊惠敏
***********************
10/28本文:[說觀音](節錄)-- 奚淞
觀音菩薩的另一名號「觀自在」,對我有特殊意義。
多年前,母親重病以至去世。也唯有摯愛的親人亡故,才真正使人瞭解無常的苦痛。母親的病與死,像她親手為我打開了一扇窗,面臨無際涯黝暗,我只有驚慟顫怖的份。
我能度過這段心靈上的崎嶇與黑暗,很重要的引領力量,便是抄讀《心經》和畫觀音。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只有短短兩百六十字,在浩瀚佛法經典中,像最晶瑩的一顆珠寶,閃爍著深邃幽光。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每回抄讀《心經》起首語句,不能不感受到一份超過語言的感動。在這裡,「觀」是觀照並體驗真實智慧。「自在」是指得到智慧後,便有無上解脫和自在。在佛教裡,菩薩名號依品德立名,如果任何人能觀智慧、得自在,他便也配稱觀自在菩薩。至此,菩薩可以是眾生。自在也可以是自己。
—「世間若有一人受苦,則無人可置身事外。」這是觀世音菩薩教我的功課。
—「只要一盞心燈燃亮,則即時遠離顛倒夢想。」這是觀自在菩薩教我的功課。—選自《三十三堂札記》
*********************************
讀書會流程:
一、靜美述說與佛光山因藝術之因缘進入美術館當義工;現在每星期二早上於佛光山台北道場上妙暢法師課--「怎樣知道有觀世音菩薩」, 内容輕鬆有趣,有許多觀音菩薩顯靈事蹟就在我們身邊發生。
[聞聲救苦,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即是觀音菩薩倒駕慈航的宏願。
二、一同念誦星雲大師[向觀音菩薩祈願文],感念大師祈願文,文詞優美與内心真誠。
三、分享星雲大師被觀音救起故事:
大師九歲時不慎跌入河中,身旁盡是水草纏身,此時隱約中看見一位著白衣的人,將自己輕輕抱起;直到他睜開眼睛時已經是在家中的床上,當他告訴媽媽這件事時,媽媽就告訴他是觀音菩薩救了他。之後,大師就發下宏願一生要以觀音菩薩的精神濟世弘法。
四、分享:
玉英: 我們一位會員親身經驗,她爸爸早逝,臨終前交代斗笠裡有一張紙條,但是當時因故無法取得,事隔多年後仍然心存罣礙,一日,無意間步入佛光山道場,一見觀音像時心中無限的悲傷突然一擁而上哭倒在地上許久。不知過了多久,眼前突然出現亮光,出現要孝順媽媽…等字,慢慢地心裡得安慰,對過往的困苦災難得以釋懷,後來有因緣加入分會,彩繪燈籠時也帶媽媽一起來參加活動,因觀音菩薩的幫助尋得心靈慰藉。
家蓉: 我在42歲一回靜坐時,忽然聽到觀音菩薩在講普門品,還教我一句一句誦念。一位師姐告訴我要發願持誦普門品,心想怎麼可能一整本背誦?師姐說:你去佛前跟觀世音菩薩講,你就會背! 之後回家連續念了三遍普門品,竟然真的背起來了。到現在每天早課就是普門品,所以要發願很重要,就連大悲咒我念七遍就會背了。我36歲因帶著小孩參加佛光山夏令營才與佛光山結緣,後來我在廚房做義工,一直到現在已過30多年了。
靜美: 我是以藝術與佛光山結緣。我是佛陀紀念館開幕時進入佛光山美術館做義工至今。我有一位同學夫婦倆很喜歡到滴水坊用餐,但後來因病臥床無緣來做義工,我請示妙暢法師如何幫助她? 師父: 誦心經或持大悲觀世音菩薩。我也將此善緣轉達給同學的先生,使原本無信仰依靠的同學得到心靈依靠。身邊有緣有一位可以請教佛法釋義生活困境的師父是有福氣的,希望大家都有如此緣分。
鳳雪: 我娘家旁就有一間觀音廟,我每回去廟裡拜拜就懷抱著感恩的心、保有初心、無物質上的祈求,感謝一切平安。目前自己健康都很穩定良好,深感找到快樂的氛圍就是養生最好良方。分享電影台詞: [人生路漫漫,苦樂分兩端,今時命多舛,黃泉不復返] 生活就要活在當下,要有積極正向的心念,該做的就去做,該省就該省,不可以有負面思考及沮喪思維。
玉英: 當選會長時是疫情期間,因工作太累了心懷退意,又逢農曆年間突然臉面神經麻痺口歪眼斜,隔天接著又須帶會員回山,心中煎熬難過無比。回山時心懷慚愧真誠祈禱,願誠心為分會付出當滿會長任期,就這樣一路三跪九拜到大殿;回台北後睡夢中感受到有三人撫搖我的頭,隔天洗臉照鏡子一看竟然痊癒了。回診時醫生也覺得七天就痊癒很神奇,也就不需要做任何治療。
淑玲: 我的爺爺60歲才出家,就算到了最後有失智現象,但說出來的話還是佛言經句,神情安詳自在,可見他的出家決定真的給他帶來歡喜,一直以來我覺得我家都很平順,也可能是信仰的力量影響。
***************************************
靜美結語: 觀世音菩薩何止三十三化身,每一家裡的母親就是一尊觀音化身。念觀音、拜觀音、不如自己做觀音。所謂的觀世音菩薩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對眾生沒有分別心、無論有沒有緣分,都平等給與慈愛、感同身受的悲心。
+11
1
0
0
0
0
0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
最新文章
2024年人間佛教讀書會初階/精進培訓暨認證帶領人聯誼座談
2025 閱讀研討會報名狀況查詢
2024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 閱讀研討會《星雲大師全集導讀》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讀書會家族最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