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Introduction
Pinned Items
Recent Activities
  • 天女散花讀書會
    日期: 2025年6月11日
    時間: 19:30-21:00
    地點: 線上
    讀本: 人間與實踐
    範圍: P.20-092
    帶領人: 金松美
    伙伴: 洪玟珮, 劉若君, 陳斐瓊, 劉美紅, 杜明慧, 李定安, 周立淇, 張碧雲, 陳香蘭, 江世崇, 楊肇基

    以Q&A方式來共讀文章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讀書會地點: 線上
    時間: 20240620 晚上7:30-9:00
    帶領人: 李娟娟
    與會人: 九個分會

    1. 金剛經成就的秘訣-第六章導讀
    2. 聞思修證分享

    前言
    (1).我們的心如果不入、不住、超越, 要住在那裡?
    莉秋: 心若有住就不安全、不穩定,色聲香味觸法都會變,聲音說了就沒有了,都不是你的。如果不入、不住、超越,要住在哪裡?住於「般若」,這是另外一個超越的世界。甚至在那一個世界裡,你一樣可以在色聲香味觸法裡感到自在,因為人在世間要生活,有家庭、有兒女,一樣可以有大修行,就如維摩詰居士「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
    住於般若,就算在紅塵俗世中,都能自在。

    (2). 五眼有那五種不同的境界呢?
    莉秋: 五眼並不是說一個人長五個眼睛來看東西,而是同一個眼睛,就他所能看見的意義來說,有這五種不同的境界。這五眼就是:

    一、肉眼:世人皆具,受到種種障礙而不通達。

    二、天眼:天人所具,人中修禪定可得。內外、晝夜皆能得見,仍有理障。

    三、慧眼:為二乘聖賢照見平等法界空無相的智慧,但因所知障故,有智無悲,雖勝天眼,猶不及法眼能悲智並用。

    四、法眼:菩薩所具,為適應機緣,度化眾生,照見一切世、出世法,差別相,以及眾生心藪,前因後果,如幻緣起的智慧。

    五、佛眼:佛陀照見諸法實相,圓具前四眼,而超勝四眼者。

    (3).我們要怎麼做, 才能夠有「三心不可得」
    那不執著的「無念境界」呢?

    莉秋: 過去、現在、未來「三心不可得」的「無念境界」是不執著,不執著,生命才能往前進,不會像陀螺一樣在原地踏步。我們的心不住在「六塵」,而且,不住內,也不住外,才能來去自由。所以我們要能夠:

    一、不追憶過去:現在的生活若比過去好,通常,就不會執著於「當年勇」。「白頭宮女話當年」,人老了,感到自己失去了青春,年邁了,時不我與,才會沉緬在過去,回憶當年如數家珍,所以不要追憶過去。

    二、不貪著現在:現在生活中的欲念交逐,人我是非,只要斤斤計較,就會患得患失,一旦開始計較,就不能免除分別心。

    三、不幻想未來:生滅無常。未來還沒有到,計畫總是趕不上無常的變化,因為每個當下都是因緣和合而成,誰也沒有辦法保證對未來的預測。

    如果能不追憶過去,就是「修定」;不貪著現在,就是「持戒」;不幻想未來,就是「修慧」,三心不可得的「無念境界」正是對「戒、定、慧」的修行。

    清淨自在的心
    (1). 佛陀為什麼說「應無所住」即是清淨自在的心?
    孟君: 世界上什麼東西最大,什麼動作最敏捷?不是須彌山最大,也不是電光最快速,而是我們的心念!攝受三千法界和剎塵毫釐,大小不過是世俗諦的假名分別。佛陀為我們拆去授記相、嚴土相、佛果相的種種障礙。「應無所住」不是不積莊嚴剎土的福慧資糧,更不是執取無授記無佛果的斷滅知見,而是要我們肯定自性本自具足的佛土、本自莊嚴的無相法身。
    佛陀說,無法可授,無人可得,令眾生知佛果性空,不應有能得的心,執求能得的法。「應無所住」即是清淨自在的心。

    (2). 什麼是金剛經的精髓?
    孟君:「無所住」也可以說是「沒有假設」,佛法是「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其他的科學和人文是「因(依)所住,而生其心」;因著、依照所住的「假設」,推演出種種學說和定律。人文和科學的知識,沒有假設就沒有辦法成立;佛法,「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不依因、不住在任何的「假設」,而能夠解除凡心的種種纏縛,這也正是《金剛經》的精髓所在。

    (3).為什麼想要找到安身立命的所在, 要先能夠「無住生活」?
    孟君: 寵愛、權位、財富,固然帶來了生活表相的幸福或便利,也會成為生命的負累和羈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佛性、佛心,就是「實性」,真實的自性,也就是「真如佛性」。能夠安住身心,就不會被別人的一個眼神傷害,被別人的一句話利誘,乃至被貧富寵辱毀譽動搖了初衷,所以,想要找到安身立命的所在,要先能夠「無住生活」。

    死囚頂油, 全神貫注
    (1)請跟大家說死囚頂油的故事?
    玟珮: 過去印度有一位國王想測驗心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於是派人到牢獄裡抓來一位死囚,並且對他說:「現在你就要被判死刑了,不過我可以再給你一次機會,如果,你能夠手捧著一碗油,頂在頭頂上,在城內的大街小巷繞行一周,而能夠不灑落一滴油的話,我就赦免你的死罪。」

    死囚在絕望之中,突然有了希望,歡喜不已,於是小心翼翼地頂著一碗油,繞行於街道。但是,國王企圖分散他的注意力,派人在街道各處布置種種奇觀雜玩,並挑選國中的美女,在他經過的路旁隨著美妙的音樂,輕歌曼舞。

    死囚一心想要活命,只擔心頭頂上的油會潑灑出來,所以專注於一步一步往前走,所有的聲音、美麗景色,彷彿一陣雲煙,一點也無法引起他的興趣。

    他平安地繞回宮中,一滴油也沒有灑落。國王問他:「你在繞街時有沒有聽見什麼聲音?看見什麼動靜?」

    「沒有啊!」

    「你難道沒有聽見悅耳的音樂,看見動人的美女嗎?」

    「回稟大王!我確實什麼也沒有聽見,什麼也沒有看到。」

    聞:請問什麼是金剛經的精髓所在?
    楊肇基: 金剛經的精髓所在、就是在金剛經最後的四句偈、也就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有為是指有形相不究竟的事項,此相非真、但一般人卻被此假相所迷、不能辨別真假、因此清淨本源的心性被染污所遮蓋,就像鏡子久而不用、染上很厚的麈土不能照了。「-切有為法」包括一切有形質有所表之事項皆是虛妄不實。如「夢幻泡影」這些有為法、如作夢一樣不真實、如幻化的影像海市蜃樓,又如水泡看去似有探之則無、本無自性,又如影子根本無真實體性。「如露亦如電」朝晨的露水在太陽一出來便蒸發掉、電光石火、亦是瞬間即逝,皆不實在。「應作如是觀」是告訴我們不要執著人的一切。應該自我修行、精進、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多做利益衆生的事。
    四句偈中的前三句、告訴我們世間的有為法都是不停地生滅變異、如夢幻泡影、不能久住,但是世人沉溺在顛倒妄想執著當中。金剛經主要教導的就是空性、特別是關於一切的空性也就是說、它能夠切斷概念、切斷無明、切斷一切的苦。佛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又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我們在當下要盡力,但過去了、即過去了、心不管住在什麼念頭上念念相續、無所住於心才能真正清淨自在。
    金剛經並不否定存在、但是存在的只不過是變化的不實的,也終將壞滅,世間萬物的真相就是本來不真實存在的,只不過是一個一個的念頭更替如此而已。當你領悟到一切都是無常變化、你的本心可以不為所動之時、就可以不被妄念所困擾、你清淨光明的本心得以顯現,那麼也就成為覺悟之人。我們不但要學佛、而且要行佛,就是要「身體力行」這才是佛的境界。凡我佛光人必須精進努力、因為我是「佛」。

    思: 讀到了死囚頂油全神貫注的故事讓您想到了什麽 !
    郭麗華: 世界上一半一半,珍惜好的一半,面對壞一個半,心的力量究竞有多大,死囚在絕望中突然中有了希望 歡喜不己,【佛】門所說的【應道道交】是一種【愛】我愛當家師父 知緣法師 陪伴著我們一起【學習】【精進】我愛大家,我愛慧命之家,處處可見溫馨【道情法愛】住在那裡,大師四句偈【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慚愧感恩大願心】人生只會更超越,更昇華,更安然自在,走出原來的我,放下固有的執著,充滿正能量 讓自己受用它受用 ,珍惜當下,心不空過能【隨遇而安】【隨緣生活】【隨心自在】【隨喜而作】與大家共勉之!
    感謝大家!

    修: 文章中提到三心不可得的境界,您是否有過類似的經驗?當時的反應?
    李娟娟:「三心不可得」,歷來都是禪門考驗功夫和見地的話題。唐朝著名的德山宣鑒禪師沒有開悟前發生一件令他十分尷尬的事。德山禪師原來是教下的法師,博覽經律,對《金剛經》尤為精通,並對《金剛經》的《青龍疏》作註解,書名叫作《青龍疏鈔》。
    他背著這部《青龍疏鈔》行腳來到湖南,想要參拜禪師。正當他飢腸轆轆的時候,看見路旁有一座茶棚,一位老婆婆在那裡賣燒餅,德山禪師想買個燒餅充充飢。婆婆看見德 山儀表不凡,文質彬彬,就問:「請問法師,你擔的是什麼書?」

    德山和尚答到:「是一部註解《金剛經》的《青龍疏鈔》。」老婆婆又問:「《金剛經》裡面講的是什麼內容?」

    德山和尚答:「就是過去心、現在心和未來心都不可得。」

    老婆婆就問:「既然是三心不可得,和尚買點心,不知要點哪個心?是過去心、現在心還是未來心?你要是回答得出來,我免費供養點心,若回答不出來,那就對不起。」

    德山禪師雖然能寫出一部《青龍疏鈔》,卻被老太婆問得啞口無言,感到非常慚愧,一言不發地離開了。

    證: 無住生活,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您學到了什麼?有什麼領悟或啟發?
    江世崇: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意思就是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感到歡愉和沮喪。無論面對失敗還是成功,都要保持一種恆定淡然的心態。翻成白話就是高興和難過的事情不必太過高興和難過,要快快回到平常心。

    在經營果園時曾有發更多薪資結果報酬率反而比發較少薪資的投報率還要低;隔年的結果率反而反轉,所以有時把時間拉長再去評斷也許才較接近實相,不必太執著眼前所現之外塵而起分別妄念造成烦惱,平常心才是生活的準則!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讀書會地點: 線上
    時間: 20240325 晚上7:30-9:00
    帶領人: 洪玟珮
    與會人: 金松美、洪玟珮、張慧琴、劉若君、徐莉秋、汪孟君、李娟娟、劉妙珍、呂嫦娥、郭麗華

    1. 分享"我愛歡喜"影片~成見不空.
    2. 針對我愛歡喜影片的聞思修證分享

    A 聞: 歡喜他們班決定要做什麼活動來慶祝兒童節?(大家一起答: 表演話劇)
    B 思: . 在故事中,小雯嚴格的糾正大家的創作,希望大家照著她的想法完成,這讓你聯想到了什麼?
    張慧琴分享: 這故事讓我聯想到女兒念國中的時候,班上因為一個團體活動需要做啦啦隊相關的物品,因為女兒求好心切將分組的團隊中所有的物品都帶回家自己完成
    透過聊天我才知道他要求完美希望把所有的事情做到最好,但同學們的想法和他出入不相同,所以讓女兒自己獨立完成所有的準備工作,也因為立場不同引起同學們與她對立情況發生
    藉由這件事情提醒他團體活動要將工作分配出去接納其他人的想法與意見才能夠完成集體的活動並透過事件學習如何在團體中與人合作和溝通。

    C 修: 小雯和阿廣因想法不同,意見不合,鬧得不愉快,日常生活中,你是否發生過類似的事件?你當時的反應?
    莉秋分享: 上星期六出差回娘家一趟,與妹妹爭執一番,起因是:往事小孩子放假住在娘家,因每個人生活習慣不同、有潔癖的妹妹,不喜歡很多她認為這樣就會帶進髒的、細菌的事情,造成事後全家人每次要做環境大掃除,她覺得身心很疲累,談判中間當然一定是互相指責與大駡,越說越大聲,後來,雙方認清意見不合時候,找出問題點出在哪裡?在雙方彼此發表個人意見前,先思考自己的論點是否是對的?還要不波及到周遭不相干的人或陳年往事一一又再說一次,也平心氣和不要堅持改變對方的想法,並學著欣賞不同的看法,嘗試找出雙方都認同的共通點,即使沒有也沒關係,過程中要保持理性冷靜,以理性的態度來溝通,失控的情緒永遠是破壞關係的殺手。後來,事情就是圓滿解決了。

    D 證: 看完我愛歡喜,您學到了什麼?
    若君分享: 劇中的小雯,雖然能力很強,但說話太直接,讓人下不了台
    加上心中早有成見,就很難容下其他的聲音
    而其他眾人,也應學習小雯做事認真、負責任的態度,才不會讓人覺得敷衍了事
    舞台劇需要眾人一起合作完成,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強項,所以,小雯應該要參考眾人的意見,廣納建言,雙方各退一步,找到最大的公約數,才能讓事情圓圓滿滿,皆大歡喜

    結語
    洪玟珮分享: 所謂「成見」,就是定型的看法,就是先入為主的執著;即使是錯誤的,也不肯更改,這就叫做「成見」。
    成見愈少,生命愈寬廣; 偏見愈少,思想愈開闊。
    世界不是一個人的,唯有放下成見,去除我執,想想別人,
    才能擁有全部的世界。


    4. 閱讀維摩詰經-香積佛品第十(由金松美, 張慧琴, 劉若君, 徐莉秋,汪孟君,李娟娟共同閱讀)
    5. 針對香積佛品文章的分享
    A. 聞: 文章中,香積如來是如何為天人說法?(一起答: 香積如來不用文字、言說,但以眾香令諸天、人得持律儀及諸行門。行者個個坐香樹下,聞諸妙香,即得具足一切功德、三昧,成菩薩道。)

    B. 思: 眾人吃完這香積飯後覺得如何?這讓你聯想到了什麼?
    松美分享: 我想到了夏天吃冰和冬天喝熱湯旳感覺, 但吃冰喝湯都只能得到一時的快樂. 吃了香積飯, 却能得到大安樂. 身心都能像樹木一樣時時地吐露芬芳. 我在想我是否有過吃香積飯的感覺過呢? 今年大年初四我們豐二回山當義工, 在服務的工作結束後, 坐下來享用我們的飯食時, 忽然覺得這飯食非常的美味, 原來在付出後的享用, 竟是最大的安樂. 所以能夠在我們做得到的時候儘力地去當義工, 除了被服務的人歡喜, 我們付出的人也獲得了無限的福報與喜悅.

    C. 修: 維摩詰居士所說的十種行善法門中,其中以〝忍辱克服瞋恚〞尤其適合我們這個世界,你有類似的情形嗎?當時的反應?
    李娟娟分享:

    D. 證: 看完香積佛品這篇文章,您有什麼領悟或啟發?
    孟君分享: 看完這篇文章,有一些領悟。關於香積飯,吃了可以讓人有大安樂,毛孔散發清香。我就想到,除了真實的吃到食物,可以讓人大安樂,我們聽到心靈雞湯,一樣可以有醍醐灌頂的感受。這一陣子,經常跟同學朋友聊天,每每都能從他們身上得到不同的領悟。經由朋友的談話,可以反省自己的言行舉止,驗證自己的所作所為是不是符合內心所想,也引導著自己往善的方向前行。
    另外,香積如來對香積國的菩薩說法方式,不用言語,只需坐在樹下,就可以感受香積如來的功德。但是釋迦如來佛對於娑婆世界的眾生,勸修十事善法。讓我想到針對不同的族群,會有不同的說法方式。無所謂高低好壞,讓菩薩能夠接受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

    結語
    洪玟珮分享: 維摩居士帶回的「香積佛飯」,不光是用來請客而已,它要說明什麼道理?主要是說一個「供養心」。

    學佛修行,首先要學習供養,也就是學習喜捨、學習結緣。試問自己,對父母,你有供養嗎?對師長、善人,你有喜捨嗎?對朋友、後輩,你有結緣嗎?現在的佛教徒,往往只注重自我修行,或認為只要出一點功德錢,就能為自己除罪消災。其實,布施金錢還只是初步的信仰。比金錢布施再高一點的,可以用力氣來幫助人;或者你說你沒有力氣,沒關係,給一個笑容、給一句好話,也是供養;或者是,你不會說好話,那也沒關係,以心裡的歡喜來祝福別人,也是功德無量了。



    6.金鋼經緣起
    說說我們了解的金鋼經
    金松美分享: 小時候在課本上讀到六祖慧能禪師寫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高超的意境讓我 非常的敬佩六祖惠能。後來在電視上看到「一代禪師」發現慧能法師是聽到了有人唸誦「金剛經」裏面那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一心出家學佛。我因而想去知道金剛經在說什麼。這是我知道金剛經的緣起。

    今年的佛學會考,正好是以金剛經為材料,從現在開始還有4個多月的時間可以和衆天女們一起研讀金剛經,有一種因緣具足的感覺。有衆天女的陪伴,我相信我一定能夠更容易攝受金剛經要教導給我的成就的。所以感謝有天女為伴。

    汪孟君分享: 金剛經對我來說,真的很遙遠,總覺得這都是高僧會念的。一開始接觸的就是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媽媽平常在家,就很喜歡抄寫經書,她總認為,抄寫經書對自己,對家人會是好的。爸爸退休後,跟媽媽在家裡比賽抄寫經書。最近,松美會長跟我聯絡,要我去考佛品考試,還是金剛經,真的是嚇到了。但是,她又說,她會舉辦讀書會,讓大家一起來讀金剛經,到時候考試就很簡單了。讓我放心很多。應該是,金剛經跟我的緣分到了。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Photogenic
    Photo uploader. To unlock this badge, you need to upload 30 new photos on the site.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豐原-天女散花讀書會 更新了封面照片。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豐原-天女散花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1 年前
    讀書會地點: 線上
    時間: 20240129 晚上7:30-8:40
    帶領人: 金松美
    與會人: 洪玟珮, 張慧琴, 劉若君, 徐莉秋, 李娟娟, 呂素芬, 林惠貞, 劉玉好, 劉妙珍


    1. 分享歲末聯誼PPT, 跟與會的大眾分享過去幾個月來的結緣活動, 接下來是
    2. 分享"我愛歡喜"影片~開心的鳯仙花.
    3. 針對我愛歡喜影片的聞思修證分享

    A. 聞: 歡喜他們班,後來決定種什麼花呢? (大家一起回答: 非洲鳯仙花)

    B. 思: . 颱風快來了, 只有1位同學主動跟歡喜去幫鳯仙花做防護罩, 讓你想到了什麼嗎?
    劉若君分享: 1.歡喜有危機意識,這也是我們面對突發狀況時,要第一妥善處理的事,讓傷害降到最低,損失愈少愈好。2.原住民達杜主動幫忙-在學佛及行佛的過程中,我們也應該學習達杜的精神,主動、積極、當仁不讓、捨我其誰的精神。3.歡喜很細心,颱風要來了,雖然他們班沒有得獎,為了不讓鳯仙花被風雨打壞,主動幫花做防謢,對花負責任,堅持到最後。4.經過莫莉爸爸的開導提示,他們明白種花不光是為了得名次,而是得到歡喜,享受整個種花的過程,一起共同合作的快樂時光。5.由於歡喜及達杜的身先士卒,加上莫莉爸爸的巧言勸導,這些善言、善行,如同【吸引力法則】帶來的影響,帶領大家來到花圃一起幫忙,反而得到校長的大力稱讚,為眾人心中帶來無限的歡喜!!!

    劉妙珍分享: 很多人都是遇到麻煩就逃跑, 影片中的莫莉因為園藝比賽沒有得名, 就沒有動力再去照顧花. 莫爸爸用他的智慧, 告訴莫莉種花不是為了得名, 而是賺到歡喜, 引發了莫莉再去幫忙種花的動力.

    C. 修: 歡喜他們班的同學因為沒有得名而喪氣, 日常生活中, 你是否有發生過類似的事件嗎? 你當時的反應?
    洪玟珮分享: 想到自己國小時, 和3個女生一起打羽球, 有時第1名, 有時第3名, 輸了時並沒有很失落或喪氣, 有一些原因, 1是喜歡打球, 很快樂, 2. 是同學們一起努力打球, 一起贏, 一起輸, 所有事都是大家一起感受與分享, 3. 大家營造了很好的默契. 4. 最重要的是教練的態度, 無論我們是贏, 還是輸, 教練都是一樣的微笑面對我們. 所以我們沒有傷心, 只有快樂.

    D. 證: 看完我愛歡喜, 您學到了什麼呢?
    徐莉秋分享: *清楚目標之後,分配工作把事情做好、做滿,團結力量大。
    • 失敗是人生必經過程,學會如何面對失敗。
    *在失敗的時候,不將錯誤推給別人,才能真正反省與面對問題。
    *因此只要繼續學習,繼續保持好奇心,失敗就是ㄧ次ㄧ次隨堂測試而已。
    *可怕的不是失敗而是逃避的心態。

    4. 閱讀大師文章: 天女散花(由金松美, 洪玟珮, 劉若君, 徐莉秋共同閱讀)
    5. 針對天女散花文章的分享
    A. 聞: 文章中說舍利弗為什麼把花彈開呢? 一起回答: 「花不如法!我們是出家人,怎能把身上弄得花花點點的?」
    B. 思: 天女說: 花沒有分別心, 是舍利弗有分別心, 讓你想到了什麼呢?
    張慧琴分享: 出家人有分別心是因為陷入了執著之中了, 才會有不如法的想法. 就像我們如果陷入了執著, 事情就會變得複雜化. 如果可以寛廣的心來面對事情, 世界也會跟著變寛廣.
    劉妙珍分享: 在日常生活中, 可能會覺得自己沒有執著了, 但其實潛意識裏還會有執著存留著. 一旦出現考驗, 一樣陷入執著之中. 我覺得花是一種試紙, 我們是否執著遇到試紙(花), 就會原形畢露.
    C. 修: 世界本無事, 因為我們妄做種種分別,所以才有很多的是非煩惱. 你是否有發生過類似的事件嗎? 當時的反應?
    李娟娟分享: 剛當會長時, 常會有人來說某人怎樣怎樣, 我心想, 我沒有真正相處過, 也不知當時的情況, 所以也就沒有正面回應, 也沒有去在意, 過了半年之後, 就不再有人來說什麼了.
    D. 證: 看完天女散花這篇文章, 您學到了什麼呢?
    吳昭淮分享: 今天讀的天女散花一文:舍利弗說的:花不如法及種種羅漢們撥不落花瓣等。事實上: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只要我們有很大的包容心及愛心,就不會有執著。而心即佛,佛即心。我們接觸佛法,最重要就是修行(修正行為)。無時無刻都應充滿正向能量並將它散播出去,不僅提昇自己,別人也會因此而更好(!)願我們都能看見我們所擁有的,我們就擁有了全世界。願我們都作自己生命的主人!並學習大師的精神將真理,平等,圓滿,功德供養十方!像天女散花一樣(!)
    劉玉好分享:

    林惠貞分享: 松美會長第一次主持讀書會台風很穩, 主持的方式很不一樣, 讓大家有思考的空間, 希望會長越做越順, 能夠帶領大家越來越好.
    結語:
    金松美分享: 宇宙人生在佛眼來看非二是一,人會有煩惱是因自己本身的分別心而生起差別相,能悟世間不二,即可和諧,若有所差別即不能平等,能將身邊的人事物看成與自己有關,即無分別心,故世間對與不對是沒有絕對的,而是由心去製造好與不好。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目前尚未有任何活動。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