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Introduction
Pinned Items
Recent Activities
  •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宜六分會星緣讀書會
    活動名稱: 宜六分會星緣讀書會
    活動日期:113年O5月5日(日)
    活動時間:下午14:00
    活動地點:武荖坑
    帶 領 人:吳如碧
    教 材:星雲大師全集-希望在哪裡
    參與人數:12位。
    文章篇名:希望在哪裡
    一個國家沒有希望,就不能富強;一個族群沒有希望,就不能延續;一個組織沒有希望,就不能發展。所以,人要活在希望裡,才能有美麗的未來。希望有時來自別人的鼓勵,而更多時候是靠自己立定目標,以完成希望。
    人生有希望就會活得精采。希望明天天氣晴朗,希望明天朋友來訪,希望明天新書寄到,希望後院小花早日開放;希望聽一場好的講演,希望讀一本好的書籍,希望交一個善良的朋友,希望找一份好的職業,希望有一份固定的薪水,希望擁有一間小屋,希望有個知心的朋友,希望不如意的事情都能遠離。人生因為有這許多希望,日子才會過得快樂,生活才會富有情調。
    希望是生命的動力,有希望的人生才能活出意義。我們的希望到底在那裡呢?略述如下:
    一、希望在明天:經過一夜的休息,精神、體力恢復,明天又可以活力充沛的在喜愛的工作上繼續衝刺,怎麼不令人歡喜,怎麼不是充滿希望的一天呢?
    二、希望在前面:有一隻小狗一直繞著自己的尾巴轉,大狗問他:「為什麼你要這樣轉呢?」小狗說:「聽說狗的幸福、希望就在尾巴上,我要把它抓住。」大狗說:「只要你往前走,幸福、希望不就跟著你走了嗎?」所以,希望在那裡呢?希望就在你的前面。
    三、希望在早起:所謂「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早起可以享受新鮮的空氣,享受寧靜的環境;早起可以讀讀書、看看報,計畫一天的工作,如此從容不迫的過一天,怎麼會不感到歡喜呢?
    四、希望在勤勞:成功是每個人的希望,要讓希望不落空,就必須勤勞付出。所以,勤勞就有希望。
    五、希望在學習:學習一種語言,學習一項技能,學習慈悲、學習給人、學習快樂、學習熱誠,學習是人生的原動力,是人生的希望所在。
    六、希望在主動:希望不能等別人給我,希望是要自己主動去創造。主動把家裡打掃乾淨,主動拜訪朋友,主動完成作業,主動計畫未來,凡事主動,就有熱誠,就有希望。
    七、希望在發心:發心幫助他人完成一件好事,發心幫助他人閱讀一本好書,發心到醫院裡做義工,發心到寺院裡禮佛誦經。有了發心就有動力,有動力就有希望。
    八、希望在結緣:每天要想:我今天如何與朋友結緣呢?我今天能為社會做些什麼好事呢?我今天能幫助弱勢者做些什麼呢?就把今天當作「為人日」吧!為你、為他、為大眾,心裡所想都是助人,就不會為自己的一切患得患失,人生自然會充滿希望。
    希望是非常美好的,有希望就有樂趣,有希望就有成就,有希望就有未來。希望在那裡?希望原來就在我們的心裡。
    心得分享:師兄文傑分享~退休後每天在想:我今天如何與朋友結緣呢?我今天能為社會做些什麼好事呢?我今天能幫助弱勢者做些什麼呢?就把今天當作「為人日」吧!為你、為他、為大眾,心裡所想都是助人,就不會為自己的一切患得患失,人生自然會充滿希望。這就是我退休後生活,希望在哪裡。時實行三好多閱讀大師書籍。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宜六分會星緣讀書會
    活動名稱: 宜六分會星緣讀書會
    活動日期:113年O5月2日(四)
    活動時間:晚上19:00
    活動地點:李敏雪督導居家
    帶 領 人:吳如碧
    教 材:星雲大師全集-奮發
    參與人數:9位。
    文章篇名:奮發
    一、人窮志不窮:英雄不怕出身低,一個人即使出生在貧窮之家,只要養志,只要有願,所謂「堯何人也,舜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世間上沒有自然的釋迦,也沒有天生的彌勒;羅馬不是一天造成,北京也不是一天成功的。一切都是經過多少的賢能幹才,投注了智慧、實力、財務、發心,所以都市才能建大樓,郊區才能蓋工廠,高速公路才能一條一條開發,公園才能一處一處建設。一個國家不在乎貧富,在乎有志的人才。你有立志嗎?你有發願嗎?古來多少志士仁人,乃至佛教的諸佛菩薩,那一位不是靠著發願而有成呢?所以人要立志,要發願。
    二、事難心不難:事有難易,心無難易。有心,事難也不會難;無心,不難也會難。我們的心意,為國家、社會、大眾、人類,犧牲小我,成就大眾。有心,庫克船長可以把一艘商船開到澳洲;有心,鄭成功憑著少數人力,可以把侵略台灣的荷蘭人驅逐離開。就算是愚公吧,有心,也能把太行山打通,讓山東、山西可以往來。所以,做人要有心,有心就有力。
    三、才缺德不缺:我們的才華雖不如別人,但我們的道德不能不如別人。才華不夠,可以慢慢學習;道德不全,則不能完成人格。假如有完美的人格,就是武訓乞討,也能興學育才;就像林默娘,一個平凡女子也能成為聖人媽祖。才華成就的事業是一時的,道德莊嚴的事業才是永久的。我們以才取人固然需要,以德取人更為重要。 
    四、學淺量不淺:我們可以承認自己「才疏學淺」,但不可以「量不如人」。天下事業,要看度量大小而能決定成就大小。你的度量只能容一家人,可以做家長;能容一村的人,能做村長;能容一縣的人,可以做縣長;能容一國之人,才可以做國家的領袖。所以,全民的領袖要能把全民放在心上;佛陀的心胸懷抱一切眾生,因此祂可以做法界眾生的救主。
    現在我們要呼籲世界人士,每個人都不要有本位主義,人人放寬心量,有世界觀,能容納世界;量大的人多了,世界國家都會因此得救。有志的大家,為了人類的未來,為了生生不已的生命,大家應該奮起飛揚,一起奮發!
    心得分享:師兄嘉進分享~由於是弱視者、電眼盲心卻不盲,今年過年隋著宜六分會回山參加燈會,也照亮一道光明心燈,事難心不難:事有難易,心無難易。有心,事難也不會難;無心,不難也會難。就算是愚公吧,有心,也能把太行山打通,讓山東、山西可以往來。所以,做人要有心,有心就有力。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宜六分會星緣讀書會
    活動名稱: 宜六分會星緣讀書會
    活動日期:113年O4月18日(四)
    活動時間:晚上19:00
    活動地點:李敏雪督導居家
    帶 領 人:吳如碧
    教 材:星雲大師全集-自覺
    參與人數:9位。
    文章篇名: 自覺
    教育的類別很多,有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等,其中以「自覺的教育」最為重要。佛陀之所以成為覺者,就是他能「自覺」,而後「覺他」,最後達到「覺行圓滿」。
    佛陀自覺了什麼呢?必定是自覺到自己的能量不夠、慈悲不夠、耐力不夠、智慧不夠、心地不明、助人的悲心太少、給人的助緣不足、對眾生的苦難無力幫助;由於覺悟到自我的缺陷、自我的不足,因此發心解決現前的問題。有了自覺,就會自動自發、自我要求、自我解決;吾人能自覺、能發心,學習必定更容易進步。
    人生要自覺什麼呢?略述如下:
    一、自覺自己的能力不夠:自覺工作的能力、講學的能力、助人的能力、明理的能力都不夠,就如同菩薩常生起慚愧心,「恥有所不知,恥有所不淨,恥有所不能」。因為能力不夠,所以更要發菩提心,勇猛精進,以發揮人生最大的力量。
    二、自覺對人有所不起:做人要經常感到對不起別人:對人沒能幫上忙、對人沒能有所利益、對他人的問題未能協助解決等。因為感覺對人不起,所以要發心、回向,付諸行動,才能真正幫助別人。
    三、自覺自己的悲心不夠:人要經常自問:別人在貧窮困苦中,我能救助他嗎?別人在艱難危險中,我能幫忙他嗎?別人在困惑迷惘中,我能助他心開意解嗎?別人在執著無明時,我能讓他客觀明理嗎?如果不能,表示自己的悲心不夠,應該奮發圖強,完成自我。
    四、自覺自己的願力不堅:人都懂得要思考:學問如何成就?做人如何成功?事業如何表現?能力如何健全?但是要做到卻不容易。因為自己沒有堅毅的願力,沒有「不達目的誓不休」的勇氣,因此每當遇上困難,很容易就從前線敗下陣來,頹喪不已。因為有了這番自覺,所以要更加發心立願。
    五、自覺待人不夠真誠:對於朋友,我有真誠的與他相處嗎?對於家人,我有真誠的協助他們嗎?對於同事,我有真誠的給予助力嗎?對於社會,我有真誠的貢獻心力嗎?即使對人不能有所幫助,也不能欺騙、應付,應當至誠表達。真誠是做人處事的根本,待人不誠,怎可怪人待我不好呢?
    六、自覺耐煩不夠:做人做事應該要耐煩,我們可以捫心自問:我耐煩嗎?別人說話,我不耐煩聽;別人做好事,我不耐煩知道;面對公共事務,我不耐煩合作。不耐煩,就會一事無成,所以要改善。
    自覺的內容很多,你有自覺應該要助人嗎?你有自覺每日行善多少嗎?乃至自覺所學有用嗎?自覺工作發心嗎?自覺身心健全嗎?倘若沒有自覺,即使給你再好的東西、教你再多的道理都沒有用。所以,人要不斷自覺,自覺才會進步。
    心得分享:師姐麗美分享~自覺自己的願力不堅,因為自己沒有堅毅的願力,沒有「不達目的誓不休」的勇氣,因此每當遇上困難,很容易就從前線敗下陣來,頹喪不已。因為有了這番自覺,所以要更加發心立願。所以來帶給自已許多無名的煩擾。今天來參加讀書會透過帶領及大家分享很溫馨和諧心中壓力頓時解除了,讀星雲大師文章真好。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宜六分會星緣讀書會
    活動名稱: 宜六分會星緣讀書會
    活動日期:113年O4月11日(四)
    活動時間:下午2:00
    活動地點:大洲
    帶 領 人:吳如碧
    教 材:星雲大師全集-不能揮霍
    參與人數:14位。
    文章篇名:不能揮霍
    家庭,最怕子孫揮霍祖產;正派人士,最怕揮霍感情;政治人物,最怕揮霍權力;有為青年,最怕揮霍生命。世間上,每個人都不能任意揮霍,本來是你所擁有的東西,但是你不珍惜,隨便糟蹋,一旦揮霍殆盡,到最後一無所有,懊悔嫌遲。以下數事,提醒大家不能任意揮霍:
    一、金錢不能揮霍:金錢得來不易,必須量入為出。有些年輕的公子哥兒,懷著萬貫家財外出創業,可是他揮金如土,「有時不知無時苦」,到了床頭金盡,呼天不應,喚地不靈,真是悔不當初。
    二、時間不能揮霍:時間就是生命,生命是非常寶貴的。現代醫學發達,可是當一個人病倒在床上,透過各種儀器急救,想要多挽回幾天的生命,都非常困難。因此,在健康的時候,一天要當幾天用,起早待晚,或利用零碎時間,把時間拉長到三百歲,那才活得夠本。所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人要懂得惜時如金,千萬不要把時間虛耗在打牌、跳舞、遊樂上面,這不但是浪費時間,也是抹殺生命。
    三、友誼不能揮霍:友誼是難得而可貴的,人家給我們一分的友誼,我們要一分珍惜;十分友誼,我們要十分珍惜,不可以把別人的友誼當成廉價商品,隨時可以棄之不要。所謂「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在外面揚名立萬,也要靠朋友的資助;紅花雖好,也要綠葉襯托,縱然自己才華蓋世,也需要朋友給我們的助緣。
    四、信譽不能揮霍:一個人點點滴滴,為自己樹立了信譽,這是非常寶貴的,千萬不可以兒戲,把信譽拿來揮霍。今天在這裡少了一些信譽,明天到那裡又少了一些信譽,等於買賣作生意,到處蝕本,等到揮霍淨盡的時候,想要再樹立信譽,就非常困難了。所以縱有一些信譽,自己更要兢兢業業,讓自己的信譽增加,讓自己的信譽發光,贏得別人的信賴。做人寧可吃虧,寧可在其他方面有所損失,但不能在自己的信譽上有一點虧損。
    五、福報不能揮霍:一個人的福報有多少,就好像銀行裡的存款,再多,如果揮霍無度,也有用盡的時候,所以佛教叫人要惜福。福報是我們的資本,要慢慢用,要用得適當,用得有價值、有意義,不可以隨便揮霍,糟蹋福報,浪費福報,等到沒有福報的時候,再想擁有福報,那就困難了。
    六、生命不能揮霍:每個人都有一個生命,有的人生命是五十年、六十年,有的人的生命是七十、八十年;不管長短的生命,都不可揮霍。一天有一天的事,一周有一周的事,一年一月都有一年一月的事,我們要用人生數十年短暫的歲月,創造無限事業的生命與價值。
    世界上什麼東西都可以用金錢購買,唯有生命是金錢買不到的,生命是有定期的,怎麼可以把定期的生命任意揮霍呢?我們可以把生命奉獻給佛教信仰,奉獻給大眾福利,奉獻給弱勢團體,奉獻給人間的公益、真理,但是不能隨便揮霍。
    總結,世間上的物質,多餘的東西,都可以與人共享,唯獨金錢、時間、友誼、信譽、福報、生命,不能揮霍。
    心得分享:師姐純娟分享~世間上的物質,多餘的東西,都可以與人共享,以前自己非常喜歡網購成癡,漸入佛門見收斂以前的習氣。世間上,每個人都不能任意揮霍,金錢、時間、友誼、信譽、福報不能揮霍。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宜六分會星緣讀書會
    活動名稱: 宜六分會星緣讀書會
    活動日期:113年03月21日(四)
    活動時間:晚上19:00
    活動地點:李敏雪督導居家
    帶 領 人:吳如碧
    教 材:星雲大師全集-
    參與人數:9位。
    文章篇名:善財七法
    世間上的人都希望發財,所謂「向錢看」已成為社會風氣。其實,錢財不一定指有形的黃金美鈔,或是房屋地產、有價證券等,這些有形有價的錢財之外,另有一種不受人注意的善財,更為寶貴。一般有形的財富都是向外去求,無形的財富,如以下的七種善財,則在自己的心中,本為自己所有,就看自己如何去發掘。茲將「善財七法」,略說如下:一、慚愧:慚愧就是自覺對不起人,自己覺得很愧疚。一個人如果能覺得對不起父母、對不起兄弟姊妹,對不起妻子兒女,對不起社會大眾,對不起朋友;有「對不起」的慚愧心,則所謂「慚恥之服,無上美德」,人有慚愧知恥的美德,就會受人尊敬,這就是無形的財富。
    二、感恩:有的人每天只希望別人給他,這就表示自己貧窮,如果心存感恩,只想給人,就表示自己富有。有兄弟二人在地獄受審,準備投胎。大哥希望擁有「接受」的人生,因此投生為一個乞丐,日常生活都由別人給他;小弟心存感恩,只希望能「施捨」給人,因此出生在富有之家,成為一個富翁。感恩的人生,無限美好,感恩才是富有。
    三、喜捨:喜捨不一定要施錢財,你不吝於說別人的好話,不吝於給人笑容,不吝於伸手與人相握,不吝於為人服務,所謂「你丟我撿,是我有福;你要我給,是我富有」。一個喜捨的人生,就是快樂的人生;慳吝不捨,即使是天上的雨露,如果不肯普施萬物,上天於我何益?

    四、惜福:人生都會有一些福德因緣,要好好愛惜,不能糟蹋;如同銀行的存款,不要亂花,日用錢財,不能亂用。現在人都懂得存款、儲蓄,不也是生財之道嗎?

    五、助成:助成別人,看似幫助別人,實際上也是自己增光。你建公園,我幫助你,我也可以散步;你建華廈,我幫助你,我也可以躲雨;你修橋鋪路,我幫助你,我也可以行走。對於別人的好事,能隨力贊助,對別人好,也會對己有益。現在很多大公司、大企業的董事長,不將資產交給兒女,反交給工作夥伴,因為你助成我,我也會助成你。

    六、智慧:有財富是福報,會用財富才是智慧。智慧是別人偷不去的財富,有智慧的人不看一時之財,不看個人之財,有智慧的人才會大公無私。例如,居禮夫人最先發現了鐳,但她捨棄申請專利的機會,把研究成果公諸於世;像佛教的須達長者,他以黃金鋪地,購地建寺,利益眾生,他們都是歷史上有智慧的富人。

    七、結緣:結緣看起來是給人,實際上是給自己。讚美別人一句好話,可能收入的比一句好話多出千百萬倍;不經意幫人做一件好事,所受的回報也許難以計數。世上榮華富貴的人,並非完全靠天地父母對他特別照顧,還是要靠自己廣結善緣而獲得。總結:綜上所述,求外面的財富千難萬難,發掘自我的財富,則輕而易舉。聰明的人兒,何不向自己內在的寶藏去發掘呢?
    心得分享:師姐秀華分享~自己對錢財沒什麼概念,但一生卻樂於上班,上班是件快樂助人的事,每天可行三好我已樂在工作,認為智慧是別人偷不去的財富,有智慧的人不看一時之財,不看個人之財,有智慧的人才會大公無私,時時奉獻。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目前尚未有任何活動。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