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Introduction
Pinned Items
Recent Activities
  • 潮州逍遙讀書會
    2025.05.08
    地點:塩埔林經理宅
    教材:佛法真義
    主題:佛法真義(信仰)

    一、信:,信為道元功德母。
    1、信實有:謂諸法之實事理中深信攻。
    2、信有德:請於三寶真净之德中深信架故。
    3、信有能:認於一切世、出世之善中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
    二、信心:信受所聞所解這法而無疑心,亦即遠離懷疑之清淨心。
    三、信仰:謂對佛法僧三寶之崇信飲仰。佛道修行之初,須立整固之信心,令不動摆,進勿探求智慧,達到開悟之境。
    四、無我:保佛教根本教義之一
    1、背情(生者)不外是由五取蘊(即構成凡夫生存的物,心兩面之五要素)
    假和合而成、别無真實之生命主体可言,稱人無我2、一切萬法皆依因緣(條件)而生(假我立者)
    其存在本來即無独自固有之本性生(自性)可言.稱法無我。法空
    五、信仰的條件:
    1、信仰實有的
    2、信仰道德高尚的
    3、信仰能力強大的、
    4、信仰戒行清净的、
    5、信仰智慧超燃的。
    6、信仰正法圓滿的
    六、迷信
    看風水、時辰算命,占相、卜卦,燒錫箱金銀紙等
    都是迷信行為,都是侮法所不容許。
    佛教是轉迷成悟,以開悟為目的之正覺的宗教,以如實和見
    一切法,遠離一切虚偽,達正等正覚為理想
    資料表源:《佛先大辭典》《《圭雲大師講演集》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5 個月前
    新園分會逍遙讀書會
    1、時間:114年4月8號下午7:00~7:30
    2、地點:鹽埔林經理宅
    3、書目:佛法真義,第一冊273頁
    4、出席人員:林冠宏、簡麗卿、謝麗琴、王淑華、周進欽、陳進發、林來金、江秀枝、邱子鳳、周金裕共10人
    5、召集人:簡麗卿
    6、帶領人:周金裕
    7、讀書會進行
    主題:佛法真義—(言語道斷)
    佛教講(言語道斷),讚嘆真理深妙不可說之用語。常和心行處滅一語連用。
    不立文字:以心傳心。
    標月指:指示月之指。佛教將真如比喻為月言語道断
    一言語道断〜讃歎真理理深妙不可読之用語。
    常和心行慮滅一語連用。
    法性真如心理,不可以說言該明,亦非分利思慧可知。
    心行之處滅絕,謂不及思思慮分別之境地。
    三不立文字:指从心傳心。
    釋呆認尚悟之内容,無法以文字語傳道,必須由
    師心直接傅予弟子心,此和小心傳心之境地,
    稲為L不立文字?。
    四、標月指:指示月之指。佛散新,真如“比喻高月,故哥
    不知真和(月)者,从諸种説明(指)真如(指)實相。
    標月指,即指佛所設之諸法,亦即八萬四門。
    五、拈花示眾,指佛陀拈花微笑示眾,迦葉尊者因了悟
    而破顔微笑之典故。
    後せ引申為默燃雨小相通之意
    六、一默一聲雷、默者無言之意
    諸佛菩薩或試成默,皆肥顯於妙理
    故絕摩經中三十三菩薩各說不二法門後,
    時維摩默然無言。
    文瑰軌道:去哉!喜哉!乃至無有文字證言。
    是真入不二洁門。
    第一義詩:最殊勝之第-真理又稱真如、聖諦、中道、法界
    資料來源:《佛先大辭典》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目前尚未有任何活動。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