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台北-信義二幸福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3 年前
    信義二 幸福 讀書會記錄
    日 期:110.04.18
    地 點: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廠
    出 席:18人
    帶領人:陳智慧、沈蕙玉
    茶師:黃水盛、黃夏薇
    記錄人:陳榮駿

    書目:佛法真義第一冊p.95-97
    主題:四依止

    一、讀書會行程:
    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我們似乎應該到戶外走走 放鬆一下心情,所以四月份的讀書
    會,我們擬定到南港茶製場做户外的讀書會
    ⚘4/18 (日) 地點:南港茶製場
    ⚘集合時間:上午8:50
    ⚘集合地點:捷運昆陽站4號出口
    ⚘交通:捷運昆陽站前搭(小5公車)
    ⚘中午用餐:茶製場館內
    二、前言:透過團體讀書會經由聞、思、修、証相互吸收善知識
    三、主題內容綱要:四依止
    四、提問討論:
    首先在讀書會成員接力讀完「四依止」內文後,帶領人拋問題開始一場精彩而熱烈討論,讓我
    們一起悠遊於大師的文字般若法海中。
    1.帶領人做全文消文
    主題:四依止
    在大師的文章裡有一「我們住在哪裡?」文中說:佛陀告訴我們不可以住於色、聲、香、味、
    觸、法等六塵裡,也不可住於財、色、名、食、睡等五欲之中,因為五欲六塵會蒙蔽我們的心
    性,不能自在,不能解脫,只會增加煩惱。
    那我們要住在哪裡?
    就是要住在信仰裡,住在佛法裡,但是佛法廣大無邊,要如何安住我們的正知正念,就是要住
    在「四依止」裡:
    一、依法不依人》
    剛開始依人學法這是學佛的過程,最後就要依法不依人才是真理。
    二、依智不依識》
    「識」是指眼、耳、鼻、舌、身、義再加末那識、阿賴耶識共八識,還有更多....因為生活中
    本來就會有一些差異和雜亂產生,依般若智慧還你原來的樣子。
    三、依義不依語》
    要詮釋佛法的意義及道理,用全世界各國的語言,闡述佛陀親口說因果、緣起、佛性、三法
    印、四聖諦..真理、真義不會改變,語言只是一種符號一種工具來作為傳達而已。
    四、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佛法有了義、不了義。
    不了義是方便道,就是用簡單的道理來接引,給他利益給他歡喜。
    了義才是究竟的解脫道。佛法修行的究竟目標就是讓人解脫煩惱 離苦得樂,讓每一位眾生都能
    得度,才是真正的佛心佛義。
    結語:四依四不依,又作四依止,是大乘佛教經論中用來簡別佛陀正法教的判定準則。這四種
    依止為:
    依法,不依人:以教法為依,不依人。
    依義,不依語:以義理為依,不依文句。
    依智,不依識:以真智為依,不依心識。
    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以決定諦實的了義經句為依,不依仍有餘義未了,有待解釋闡明的
    不了義經句。
    2.提問:
    ●分享該章節中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說說理由是什麼?
    代瓊:覺得「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很難理解,用方便法門去達到目的,依個人根器理解佛法也會
    程度不同,佛法要常常薰喜。
    思夷:當會長最怕初發心義工在活動中碰到道場資深義工師姐大小聲吆喝,覺得道場也是一個社
    會,要想想我們來當義工的初發心是什麼?是要跟大眾結緣,是要修練自己的心性,是要為常
    住做事,不要因一個人就退了道心,那損失就是自己了,這就是「依法不依人」
    春美督導:依法不依人~心中有正法就不會走偏,遇到困惑就常念觀世音菩薩聖號(隨時隨
    地)平靜心靈。
    ●有沒有呼應的人生體驗小故事,跟大家分享?
    思夷:一個小故事:有一位旅人,摸黑趕路,到了一處地方要休息,剛好摸到旁邊有一缸清水,
    便如飲甘露喝下水安穩得睡著了,一醒來發現自己睡在墓地,身旁的那缸水是放骨頭的甕子,
    昨晚那顆安穩的心剎那間不見了,這故事告訴我們要有平常心平等心,心不要隨著外境轉,人
    生過得快不快樂都是掌握在你這顆心。
    薇珍:太執著會產生壓力,也容易生病。太執著會產生壓力,造成煩惱,對身體有傷害,回到
    初心,找回真正的自己,學習接受別人的建議,不要受負面言論影響,。
    ●這章節中哪一個佛法觀念最有啟發?可以談談如何實踐在生活中?
    玉招:心裡有佛法一切問題都會解決,心裡也會好受
    蕙玉:心胸擴大到虛空,才能達到真正的佛義,讓心靈平靜喜悅。
    佩華:四依止:佛陀告訴我們不可住於六塵裡,五欲之中,五欲六塵會蒙蔽我們心性,不能解脫自
    在,徒增煩惱
    1.依法不依人:最初依人學法,佛法真理和某一人相應要勤奮用功,一起討論,勿太多意見,深入佛
    法慈悲心會示現,柔軟語言接引大衆,最後要學習並更要注重「依法不依人」其意義正確性
    2.依智不依識:我們講的都是「分別心」,趁我們健康時能做就做不能等,道場就是讓我們學習成
    就佛法的去處,學大師的你大我小謙卑心
    3.依義不依語:不管何種語言皆是用來詮釋佛法義理的,我們終要「依義不依語」依個中道理,意

    4.依了義不依不了義:想辦法以智慧善巧消除煩惱,用慧力對治它,解脫它,超越它,接引衆生得度
    所以四依止,佛教徒以此作學佛和信仰的準則
    謝謝大家今天撥空參加戶外讀書會
    中午在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廠用苦茶油麵線,並由示範廠王先生導覽製茶過程,並教
    導採茶竹婁如何繫在腰上,並用台語唸「製茶打油詩」,豐富又有趣的讀書會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