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岡山-星燈法雲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6 個月前
    2025年3月星燈法雲讀書會內容記錄
    日  期:2025年3月12日(三)
    時  間:20:00-21:00
    地  點:Line會議室
    參加者:陳淑芬、謝佩誼、蔡淑雅、林郁婷、周麗霜、徐婉玉(共6人)
    帶領人:陳淑芬
    記 錄:林郁婷
    主 題:《禪學與淨土》之「淨土思想與現代生活(三)」

    透過分段導讀方式讓大家了解文章內容並以「聞、思、修、證」的方式引導大家思考分享。
     
    問1:文章中提到建立人間淨土有6點,那一點是你生活中感到困難而如何排解?
    1、佩誼:人際關係的和諧淨土,文中p349提到對別人的指謫化為對自我的檢討⋯這段話。學佛後,面對人我問題時會先反省自己,多看對方的好,以三好四給的實踐,相信自然解決問題。
    2、婉玉:我也是人際關係的和諧,過去是服務業,對於人我之間都希望達到和諧的互動,不會去主動挑起衝突。然而對於實踐行住坐臥的淨土中,提到「行如風,立如松⋯臥如弓」特別有感觸,參加水陸法會時看到容師父的威儀而攝受,因此時時提醒自己不要站三七步而重視儀態。
    3、麗霜:實踐眼耳鼻舌的淨土,其實我們每天都會碰到,經常實踐慈眼視衆生,三好四給的心意,基本上都會過得很快樂的。
    4、淑雅:實踐居家環境的淨土。我們所接觸的環境容易影響人的心情,所以環境清潔帶給人好的心境。

    問2:在第五點實踐思想見解上淨土中,有提到四點,談談你受用的那一點?
    1、郁婷:要轉身。其實對人我之間都會保留一點距離,但以敬為先,減緩人我之間的問題。

    問3:在生活中遇到莫須有的問題,談談你如何面對及解決?
    1、麗霜:對於莫須有事,不予理會,用時間去證明,多說無益。但牽扯到人品品德的話,就會反應說明

    問4:在生活你是否遇到說話很絕的情況,談談你如何面對?
    1、婉玉:目前是沒有,但站在旁觀者的立場去看待,想想若是有對立時如何去排解,若是別人超過了,會以幽默方式去化解,不會硬碰硬。

    問5:談談你在生活中,如何將厭煩心,換心成歡喜心呢?
    1、淑雅:會聆聽對方的心事而了解問題狀況,多少給予開導,讓對方心情好過一些。

    問6:談談你如何換心改性的經驗呢?
    1、佩誼:學佛後,將佛法應用在生活工作中,而得到很好的回饋。遇到問題,會先反省自己,且往好處想。

    問7:在生活中,如何認識人間的阿彌陀佛?
    1、麗霜:日前看到有關善導大師的教法,提到念佛是很方便的法門,念阿彌陀佛是一種回應和關照。有困惑時,念佛而可以沈澱自己的心。

    問8:談談你在念佛時,有過什麼樣的相應感觸呢?
    1、婉玉:在上班騎車時常常心中念佛,無論建築物、廣告字數都可以觀想西方三聖或是念佛的字數,感到歡喜,也曾在為了救護車而即時停車時化解後方來車的追撞,真是不可思議。

    問9:文章中提到不同心境來念佛,談談你是用那一種心境來念佛?
    1、淑雅:隨性依當時的情況來決定念佛的方式,而達到心靜。如上班途中的遼濶,就歡喜的念。遇到同事受傷念佛回向,那份專注力量,帶給自己和他人都受益

    問10:談談文章中那一段落最受用?
    1、佩誼:要轉身那一段。不要急著看到學佛的效果,如俚語「柴不要砍到底」有時給自己轉寰的空間。
    2、婉玉:我們看了學了很多佛法,最重要的是落實在生活中。轉身其實是放下執著,不計較,也是放過自己。兩人轉身也是給彼此空間冷靜。
    3、淑雅:p345「面上無瞋是供養⋯,不斷不滅是真」這四句偈感觸最受用,多多思惟其意義。
    4、麗霜:p344的實踐眼耳鼻舌的淨土及p348一人內心沒有淨土⋯,必然是非常痛苦的。每個人都有能力去建設自己的淨土,不受別人影響。
     
     
    下次讀書會時間
    1、日期:2025年3月26日(三)
    2、時間:20:00~21:00
    3、地點:Line 會議室
    4、主題:《佛法滿人間》p30-41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