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宏法-心悅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4 個月前
    頭份宏法社—竹南第一分會—心悅讀書會記錄
    日期:114年03月19日
    時間:早上:11:00~11:30
    地點:第五大隊
    篇名:悟者的心境
    出處:人間萬事12
    帶領人:鉯婷會長
    紀錄:鉯婷會長
    參與人員:鉯婷會長、莓瑄師姐、穎昌師兄、文哲師兄、
    參與人數:共4位
    閱讀主題: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信仰宗教的人,尤其是佛教的信徒,都很重視修行。修行就是要清淨身口意,例如,身要禮拜,口要念誦,心要觀想,要使三業清淨,才能與道相應。

      說到三業的修行,一般人想要拜佛,家無佛堂,寺院又遠;想要念佛唱讚,個人也無音樂素養,音律不準就無法讚歎如來。現在有新的修行方法,提供參考:

      一、每天想一個好人:每天想一個好人,把他記在日記本上。每天所想的對象不同,舉凡宗教的、哲學的、文學的,中國的、外國的,古今中外的偉人都可以。例如釋迦牟尼佛、孔子、老子、唐太宗、蘇東坡、林肯、泰戈爾、德雷莎等。如果能把他們的好事行儀也記錄在簿子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日日不同,一年下來,檢查你所想到的好人,是否真是好人?也要做個評鑑。這就如同念佛,念佛能成佛,心想好人,見賢思齊,當然也會成為好人。

      二、每天說幾句好話:所謂好話,只要是真正出自內心的讚歎都可以。讚歎大自然,讚歎古今英雄好漢,讚歎身邊的瑣事,例如:你掃地掃得真乾淨、你搬桌椅都沒有聲音、你做事很細心、你很有愛心、你很有因果觀念……等,只要是能讓人聽了歡喜,聽後能鼓舞信心的好話,每天都可以說幾句。

      三、每天想幾件好事:自己做過的,或是別人所做的好事,都可以想。例如,到育幼院探望兒童,到傷殘、養老的機構關懷老病,到偏遠山區從事醫療服務等。甚至自己正想要做,乃至媒體所報導的好事,例如想要加入社會義工行列,從事掃街、資源回收、愛心媽媽等服務,都可以想。

      四、每天讀幾頁好書:所謂好書,凡是宣揚忠孝仁義之精神,闡釋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種學說、道理,都是好書。人要每天吃飯,才有營養;相同的,每天讀幾頁好書,就是為精神增加食糧。

      五、每天唱幾首好歌:唱歌可以自娛娛人,尤其詞曲優美的好歌,例如《人間音緣》所發行的「愛就是惜」、「點燈」、「朝山」等歌曲,由於旋律清新、詞意發人深省,具有鼓舞人生的功能,每天可以跟著伴唱帶合唱,或是自己獨唱也可以。如果不方便,也可以哼「七音佛」,或念一卷《般若心經》代替。

      六、每天念一篇祈願文:現代社會很流行讀誦「祈願文」,甚至長久以來,基督教的整個宗教生活,就是一個「祈禱」。在我們的生活裡,如果每天能讀一篇「佛光祈願文」,對社會各種人士的酸甜苦辣,都能真心為他們祈願祝福,以此做為自己的修行,久而久之,身心得到淨化,自然會得到感應。

      以上所說「新修行法」,是為這個時代的大眾所特別開出的方便法門。每天六件事都能做到固然很好,如果感到有些困難,至少能在六事當中,選擇一半,持之以恆,交替實行。每天能夠完成三件事,做為自己的定課,則與每日拜佛、念佛、打坐、觀想等修行,意義是一樣的。有心修行的同道們,對此提案,何妨一試。
    心得:
    莓瑄師姐:很高興鉯婷會長帶領我們讀書會,在歡樂的氛圍中一同精進成長。此次習得了「新修行法」的六種方法,讓平日忙碌的佛光人用方便法門就能每天簡單的做到,真的是太棒了!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