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歡喜讀書會--戶外健走野餐行

    🟠日期:2025.07.06(星期日)
    🟢時間:上午:11:00~12:30
    🟣地點:美國華府協會
    📘主題:星雲法語6-做人四原則
    👩帶領人:陳明升
    🧑總回饋:陳明升
    👸記錄人:劉麗
    🤴參與人員:陳謝玲娟、徐凡絜、陳明升、徐百華、金巧屏、王冬梅、蔡淑梅、李眉高、吳家菱、劉麗、Johnson 姜翔生、余慧嫦、施怡如,共 13 人。

    📢📢讀書會流程
    1、 暖身:三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開經偈
    2、 帶領人介紹文章【主題:做人四原則、出自:星雲法語6、作者: 星雲大師】
    3、 每人讀一段文章
    4、 帶領人提問問題。
    5、 參與人經驗分享。
    6、 總回饋。

    星雲法語6-做人四原則
    👩帶領人:陳明升

    大師說:心,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心之妙用無窮,我們的心可以記憶,可以想像,可以感
    受,可以思考,舉凡一切理解、分辨、醒悟,都要靠心。人心海底針,有時連自己
    也摸不清,一下子歡喜,忽然又變得哀傷,今天大發慈悲,明天可能又千方算計。
    心念如何影響我們呢?
    第一、疑心,會破壞感情。
    第二、信心,能凝聚共識。
    第三、瞋心,會瓦解人性。
    第四、愛心,能營造和平。

    分享人: 陳謝玲娟督導:做人四原則
    修行乃修心,疑心、瞋心;信心、愛心,一半一半,好壞參半的做人;增長信心+愛心,減少疑心、瞋心;做一個能被他人接受的人,人成即佛成!

    分享人: 徐凡潔會長:唯識課程教我們,當發現自己有瞋心時就要趕緊轉念,否則瞋心種子又要回熏到阿賴耶識。時時提醒自己要觀照自己的心念,多在第八阿賴耶識種好的種子,才會有好的循環。

    分享人: 金巧屏師姐:星雲大師常說不忘初心,人之初性本善,經常敲打自己修行培養一念心,時時確認清淨心是否保住。三界唯在我一念之中,起心動善念,何來起疑心。有了慈悲喜捨心,信心愛心充滿了更不會有瞋心的念頭。

    分享人: 徐百華師姐:四種心其實都是你的一念心,秉著「沒有可以為難我的人,沒有走不過的困境」。大師把這四心列為做人的四原則,這其實是邁向成功的座佑銘。

    分享人: 李眉高師姐:「疑心,信心,瞋心,愛心.」我個人的感覺是四個心可以相互牽制共生,當疑心起時由信心破解,當瞋心起來時用愛心去化解。

    分享人: 劉麗:起疑心時大膽問,有信心時不焦躁。起嗔心時省原由,有愛心是常隨順。
    用平常心對待事物,用平等心照顧念頭。

    分享人:蔡淑梅師姐:佛光會就像我們的大家庭,大家互相扶持共同成長,時時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以佛光會員應具有的三好、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落實在生活中,也是落實佛法在日常生活中。

    分享人:吳家菱師姐:我們大家來佛光會,其中一個原因是為了修行,佛家以「明心見性」為宗旨,通過修行使內心光明,認識到自己內在本具的佛性,對此深信不疑。疑心會阻礙修行的進程,瞋心是煩惱的根源,故瞋心一起,菩提種子便完全消滅,所以要時時刻刻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只要能安住於善念、信心及大願,就能與諸佛菩薩相應。

    分享人:施怡如:首先必須先做好自己,修好自己的善心,有利人之心,有包容心,有理解心,還要有慈悲心感謝感恩。

    👦🧡陳明升:總回饋:
    如同在《華嚴經》裡有四句話說:「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這顆心無所不能,想要什麼,心都可以成就。所以,凡事一定要往好處想,就如同現在大家學的唯識入門,在審慮思的時候,就要把不好的念頭改造,留下善美的種子。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