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美國-北卡-歡喜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2 星期前
    活動名稱:南台別院 安平第四分會 自在讀書會
    活動時間:114年8月 4 日 (一) 晚上08:00-09:00
    活動地點:線上
    帶 領 人:謝雅雯
    主 題:人間佛教,佛陀本懷
    記 錄 人:謝雅雯
    參加人員:7
    參與名單: 謝雅雯, 黃清芳, 王瑞美, 鄒梅祝, 劉新泰, 陳秀玲, 謝典來

    開場熱身:
    上半場大家分享昨日8/3參加全球佛學會考的經歷。
    秀玲: 平常沒有時間閱讀, 剛好雅雯師姐在群組PO上法師線上開示人間與實踐這次考試內容提要說明, 所以臨時抱佛腳, 也有學到東西。
    瑞美: 考試很緊張, 操作電腦仍不靈光, 還好有雅雯協助, 雖然沒有滿分, 但是法喜充滿, 有學到東西。
    雅雯: 這次遇到大雨特報攪局, 讓我們無法到南台別院協助大家考試, 後續的聯誼聚餐也暫停。但看到大家熱烈上傳在家考試的照片, 讓我很感動。感謝大家的踴躍參與學習, 我們明年2026年持續精進喔!
    典來: 這次因為大雨停班停課, 本來要帶我姪子到南台別院與大家結緣, 因緣不具足, 只能待下次了! 這次考試我錯了一題, 但是能夠跟大家一起學習成長, 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

    後半場:
    今天進入第147頁, 衣的文化, 雅雯分享敦煌莫高窟, 唐朝仕女壁畫, 還原當時唐朝仕族的服裝, 與書中提到, 從西域傳來的大紅石榴裙, 飛天髻, 都可以在壁畫中窺見。
    提到住的部分, 書中提到寺院的歷史源流, 是從東漢永平年間的鴻臚寺(白馬寺), 本為接待外賓, 但因印度高僧迦葉摩藤, 竺法蘭二位僧人駐錫良久, 後來國家賓館「寺」,就成為中國僧侶居住修行的道場。
    行的部分, 佛教講「三千威儀, 八萬細行」, 就是注重行住坐臥都要合乎威儀。大家還有提到佛教裡的排班訓練, 鐘版號令, 暮鼓晨鐘, 都是古時候流傳至今的叢林行儀。「舉佛音聲慢水流, 誦經行道雁行遊, 合掌當胸如捧水, 立身頂上似安油」將佛弟子行禮如儀表達十分貼切。
    社會慈善方面: 所謂「弘法是家務, 利生為事業」, 舉凡一切能利益眾生的教法, 都是佛弟子應做的本分, 是菩薩道的實踐, 也把人間佛教推動到社會大眾之中。
    下周我們從第152頁_設立義學, 開始共讀。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