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美國-北卡-歡喜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2 星期前
    活動名稱:南台別院 安平第四分會 自在讀書會
    活動時間:114年8月 11 日 (一) 晚上08:00-09:00
    活動地點:線上
    帶 領 人:謝雅雯
    主 題:人間佛教,佛陀本懷
    記 錄 人:謝雅雯
    參加人員:7
    參與名單: 謝雅雯, 黃清芳, 王瑞美, 鄒梅祝, 陳秀玲, 黃朝榮, 張美玉

    開場熱身:
    今天特邀佛陀紀念館義工_黃朝榮師兄來為我們分享佛經AI繪圖<父母恩重難報經>。朝榮師兄多才多藝, 無師自通AI繪圖及程式編輯, 還榮獲聯發科企業的AI教育推廣聘書, 到高雄各大中小學推廣AI教育。今年還榮獲古今人文協會舉辦的<在旅程中遇見365>徵文比賽總冠軍。黃師兄為人低調謙和, 有感佛經艱澀難讀, 於是使用AI生成繪圖, 將佛經圖像化, 內容生動活潑, 也拉近我們與佛陀教法的距離。黃師兄還舉例有關佛光山總本山FB的AI影片, 都是目前AI科技浪潮下, 數位影音化的體現。會員們也熱烈反饋今天朝榮師兄分享, 覺得AI繪圖佛經, 讓佛經內容更貼近大眾, 而不是枯燥的文字。也吸收新知, 覺得非常有趣。

    後半場:
    今天從152頁開始共讀。設立義學方面, 提到寺院開辦義學, 成為當時文化教育傳播的重要據點。茶聖陸羽, 自幼在寺院中成長….梅祝師姐分享去年到湖北玩, 也有參觀陸羽故居, 我們請他下周將照片找出來與我們分享。
    保育造林: 提到古時出家僧侶也重視植樹造林, 佛光山沿襲古代叢林傳統, 每年佛光會舉辦環保與心保植樹運動, 即是保育造林的最佳體現。
    墾荒闢田, 碾磑製油, 這兩項都是幫助寺院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
    下周我們從第156頁開始共讀。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