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鳳山-世醒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1 個月前
    松二雲水讀書會

    日 期:2025/7/26(六)
    時 間:上午9-10點
    地 點:三峽複珍餐坊
    帶 領 人:張汶珠
    記 錄 人:彭翠雲
    活 動 攝 影:謝宥蓁
    成 員:張汶珠、楊寶連、陳月娥、施為貴、陳華芬、李美英、謝宥蓁、詹雅晴、徐玉雲、徐晨芯、廖碧雲、彭翠雲、陳彩雲、潘月鳳、許美玲、王翠瑛、楊苡秀。

    文 章:星雲大師全集第五類文叢《人間萬事》2 P-271-人生需要什麼

    帶領人:張汶珠
    人生需要什麼?1.有工作2.有目標3.有願力4.有善緣。有工作和目標,也因為有目標才有能力發願,發願後有有機會結善緣。這些都是環環相扣。

    成員代表分享心得:
    人生需要什麼?
    在眾多的需要當中,大師列舉四點勉勵我們

    1. 需要有工作
    (廖碧雲師姐分享)
    因爲工作是人生認同與貢獻社會的方式,即使退休後,將義工當作結善緣的工作,能讓生活有意義。

    (陳彩雲督導分享)
    工作是生活的根本,是自我實現的過程。

    2. 需要有目標
    (廖碧雲師姐分享)
    有目標才能讓人生方向明確,不致迷失。

    (陳彩雲督導分享)
    人生如無目標,如船無舵,易漂流不定

    3. 需要有願力
    (廖碧雲師姐分享)
    願力是一股持續推動的強大動力,它超越日常的物質需求,引領人追尋深層價值與成長。

    (陳彩雲督導分享)
    願力是比目標更深遠的動力。

    4. 需要有善緣
    (廖碧雲師姐分享)
    善緣是與他人建立良好關係的必然結果。平常能主動成為別人的貴人,自然在需要時,助緣就會出現。另外,我認為人生需要有正確信仰,身邊需要有善知識,當自己困惑、猶豫、偏狹,或無明的時侯,才能有指引走回正軌。因為有正確信仰,才能有正確知見,不人云亦云。對於大師的勉勵,期許自己能勇猛精進學習,成爲自利利他的人,自明明人的那盞燈。

    (陳彩雲督導分享)
    人不能孤立而活,必須與人和諧共處。大師教導我們,人生不只要活著,更要活得有意義,有方向、有願力、有善緣。這四點正是邁向幸福人生的核心關鍵。

    (高緞督導)
    人生需要工作.目標.願力.善緣以及自我價值的實現以及不斷學習成長的機會也能讓人生更加豐富而充實,目標能為人提供方向和動力,願力:願力指為他人為社會奉獻的心能讓人生更有價值和意義,自我價值感: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並為社會做出貢獻能帶來充實感和幸福感身心健康.

    健康的身體和心靈是享受人生和追求目標的基礎,總之人生需要都方面的追求和努力才能活得更加精彩和有意義

    【帶領人結語】
    大師說人生需要什麼?有四大需要,我們在道場的需要,是做義工,目標完成大師三好(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發願支持會務、參加活動,廣結善緣,實現人人行三好、事事都美好。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