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首頁
總會長介紹
Back
星雲大師略傳
星雲文集
關於讀書會
Back
認識我們
談讀書會
各類型讀書會
線上填寫表單
Back
讀書會家族網站申請
新讀書會成立暨家族網站申請表
書香義工報名表
聯絡我們
分享園地
Back
好書分享
方案設計
經營秘方
表單下載
閱讀花園
活動資訊
Back
活動訊息
活動花絮
讀書會家族
群組
活動
Videos
Audio
相片
People
Polls
Show results from selected filters below:
Check All
Uncheck All
相片
用戶
相簿
Videos
活動
群組
搜尋
Sign In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r password
記住我
登入
我忘記了我的帳戶名稱
我忘記了我的密碼
上傳封面照片...
拖曳照片,控制封面照片的呈現區域
台北-松四三學讀書會
Registered Users
Timeline
About
Albums
Videos
Audio
Followers
Events
More
Groups
Polls
岡山-星燈法雲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1 星期前
台北-松四三學讀書會
📕📘松四三學讀書會
🔶日期:114.11.10(一)
💛時間:下午15:40~17:00
🔷地點台北道場11樓教室四
💚主題:幸福 (人間萬事/第9 冊/ p268)
🧑帶領人:劉雄達
🧑總回饋:劉雄達
👩🦰記錄人:馮淑真
👩⚕️參與人員:劉雄達、王聰結、葉素鳳、馮淑真、馬嘉綾、詹達娥、郭志蘭、陳彩卿、黃滿足、黃紅芬、常紹琪 、楊秀麗、杜偉安、王智明、陳政祿、陳秀珠(共16人)
📢📢讀書會流程
1、 暖身:運動健身操、欣賞人間音緣幸福是啥物
2、 帶領人介紹文章【主題、出自、作者】
3、 每人讀一段文章
4、帶領人提問問題。
5、參與人經驗分享。
6、總回饋。
🧑帶領人:劉雄達
問生活上、身體上、財務上、精神上、信仰上的幸福,這五點讓你在生活中感受到幸福做分享❓
1️⃣分享人:王聰結:【 信仰上的幸福】; 幸福;身體少病. 少惱,生活上家庭和樂平安是幸福,而有宗教的信仰才是最大的幸福,如信仰人間佛教,讓我們有力量,有希望有依靠,能得自在解脫,養成念佛習慣臨終必蒙阿彌陀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成就𣎴退轉菩薩,這是最殊勝的幸福。
2️⃣分享人:楊秀麗:【身體上的幸福】:無病無痛就是幸福。大家都知道健康是最大的財富。那怎樣才能讓自己身體健康呢!每天至少要喝2000cc的水、每餐吃7、8飽不挑食,營養才會均衡,每週3天以上的運動,每次30分鐘左右,早睡早起,不要忌諱看醫生,有病就要看醫生,早發現早治療,定期的健康檢查,才能守護健康,每日多大笑,多參與活動,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就能開開心心的度過每一天。
3️⃣分享人:馮淑真:【信仰上的幸福】:以前沒有信仰佛教時,人生渺渺茫茫,就像浮萍渺茫無依,現在有了信仰心就有歸處,從茫然中找到方向幸福,因為信仰裡有力量,有希望,有依靠,信仰裡有無比的幸福。信仰讓人心安、有寄託、感恩、知足。
4️⃣分享人:陳政錄:【生活上的幸福】感恩這個時代人類文明的進步,讓我們生活與身體的幸福,食衣住行方面比較古人更是舒適方便與富足。
5️⃣分享人:陳秀珠: 【生活上的幸福】:生活中的家居日用,衣食都能溫飽,日常所需都不覺得匱乏缺少,人生也不必太富有,剛剛好就好,能擁有健康的身體,就是最大的幸福。
6️⃣分享人:黃紅芬:【精神上的幸福】:加入松四分會已有一年多了,參與活動與義工服務,心中充滿法喜,在這裡人人都是善知識,彼此都互相成就,讓我感受到溫暖與幸福。
7️⃣分享人:常紹琪:我覺得年齡不同對幸福的定義也有所差別,年輕時較著重財富,認為有錢可以做很多事,年長如我此時會覺得活好當下是最幸福的,身體健康的幸福,身邊有點錢能讓自己做開心的事也是幸福,看著孩子孫子長大,固定時間聚在一起,也是幸福,不奢望、不攀比,就是幸福!
8️⃣分享人:馬嘉綾: 物質滿足很難長久永恆,跟子女去餐廳吃飯,芽菜沙拉再來芽菜沙拉,好吃快樂,子女很懷疑問吃沙拉有這麼快樂嗎?我回答~不是吃沙拉很快樂。是我珍惜當下跟你們相處時光。自我回想我這一生能遇佛法是多麼幸福快樂,佛境界那麼高,我即巳經走到成佛路上。
9️⃣分享人:王智明: 【精神上的幸福】一個人擁有的有形物質愈少, 幸福感反而愈多.
我的岳母幾年前開始有失智現象, 但她還記得她擁有一些存款, 定存單, 銀行存摺和印章. 這些重要的東西她會東藏西藏,但過一段短時間她就忘掉藏到哪裡了,這時就會懷疑同住的家人偷了她東西,家人相處的氣氛變得緊張,連住在隔壁的媳婦都不太敢進到岳母房間.後來家人約定好盡量不讓岳母去接觸金錢相關的事情,就連過年也特意不給她紅包,久了之後岳母就忘了她有任何錢財,也不再會怪罪同住的家人,大家更願意多花時間去陪伴老人家,全家相處因此變得更和樂,也更有幸福感.
幸福感主要來自己心理層面,當自我的慾望和對外的期待愈少,不受到外在環境的人事物影響,就更容易有幸福感,佛教信仰是由修持自身,個人發心做起,不外求,因此不易受周遭環境的人事物影響,更能讓我們有幸福感。
🔟分享人:杜偉安:
常常聽到的有一句話,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想說的是凡事想一二,也就是告訴我們要時時刻刻往快樂的地方去想,如此才會是天天幸福,這也是一種超越的幸福,與大家一起勉勵。
🧑⭕⭕總回饋:劉雄達
幸福是大家所想要與期盼的,大師說幸福有五個層面分別是
生活上的、身體上的、財物上的、精神上的、信仰上的。
一、人生各階段對幸褔的期盼不盡相同,現階段我覺得能如期完成一件會務事情,盡力問心無愧即是幸福。
二、常言家和萬事興,家庭和樂家人平安健康即是幸福,家中若有一人生病則全家皆將會受影響,誠如夢窗國師說:無病第一貴,如蘋果創辦人賈伯斯即使財富萬貫、醫學科技先進的今日也無法挽救生命。
三、橫財使家財暴富也未必是幸福,淑真與嘉綾親友的實例:
因擔心上門討借而刻意疏遠人群,懷疑生煩惱,下一代過度依賴祖產而不事長進未必是好,所謂「富不過三代」「祖德流芳,留財不如留德。子女比我們好,留財做什麼!子女比我們差,留財害了他。」
四、幸福是能夠日用無匱乏、常感覺歡喜滿足,能生在台灣相比在阿富汗、加薩等地,又在佛光山教團下修學佛法,我們真是萬分地幸福喔,
希望大家能知福、惜福感恩、精進修行再造福,所謂積善修德、有功於世、福蔭子孫。誠盼大家入了佛光寶山、精進學習、積極參加活動、行三好四給五和等利人利世修行,念佛行佛終將成佛,這是大師說的信仰上所成就的最大的幸福。
1
0
0
0
0
0
岡山-星燈法雲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
最新文章
2024年人間佛教讀書會初階/精進培訓暨認證帶領人聯誼座談
2025 閱讀研討會報名狀況查詢
2024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 閱讀研討會《星雲大師全集導讀》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讀書會家族最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