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首頁
總會長介紹
Back
星雲大師略傳
星雲文集
關於讀書會
Back
認識我們
談讀書會
各類型讀書會
線上填寫表單
Back
讀書會家族網站申請
現有讀書會家族更新註冊
新讀書會成立暨家族網站申請表
書香義工報名表
聯絡我們
分享園地
Back
好書分享
方案設計
經營秘方
表單下載
閱讀花園
活動資訊
Back
活動訊息
活動花絮
讀書會家族
群組
活動
Videos
Audio
相片
People
Polls
Show results from selected filters below:
Check All
Uncheck All
相簿
活動
群組
相片
用戶
Videos
搜尋
Sign In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r password
記住我
登入
我忘記了我的帳戶名稱
我忘記了我的密碼
上傳封面照片...
拖曳照片,控制封面照片的呈現區域
普門-豐耕讀書會
Registered Users
Timeline
About
Albums
Videos
Audio
Followers
Events
More
Groups
Polls
Introduction
Joined 5 年前
2 Achievements
219 Points
Pinned Items
Recent Activities
普門-豐耕讀書會
豐耕讀書會.5月19日晚上8點到9點舉辦視訊zoom線上讀書會.由林孝雄督導帶領導讀《人間佛教佛陀本懷》第二章佛陀的人間生活.54頁「出家求法」帶領人以論流接棒的方式進行.方便深入瞭解課文的內容.
出家求法在記述悉達多太子在王宮裡的生活要什麼都能擁有.即將継位國王的悉達多太子.觀照到人生社會的無常現象.讓他對生命存在感到困惑不解.興起出家學道的念頭.比稟告父王淨飯王允准他出家.父王堅持他應該順從世間法繼承王位.悉達多太子提出要求父王希望滿足四個願望:
1人生沒有生老病死的現象.
2內心沒有憂悲苦惱的逼迫.
3人間沒有悲歡離合的苦痛.
4世間所有一切不生不滅.
針對以上四個願.望 周啟雄督導.廖英祝督導.黃茹卿師姊都選其中一項分享。
苦行的生活悉達多太子每天麻麥充飢禪修打坐.鳥雀在頭上築巢做窩太子也順乎自然.太子發現過去「五欲六鹿」的生活纏身不能讓人快樂.(五欲:財.色.名.食.睡五種欲望.六鹿:色.聲.香.味觸.法六種境界.)悉達多太子看見法界平等.世界生滅空有事理都在一念之間.他領悟到了「緣起性空」.一切因緣生.一切因緣滅.緣起性空是佛教的用語緣起就是世界上沒有獨存是性的東西.也沒有常住不便的.一切都在因緣和合所起.性空就是因緣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則不能有.這就是真空生妙有意義。
導讀人導讀這篇出家求法是在記述悉達多太子出家的事紀.
帶領人請大家分享對這篇出家的看法.
我們知道阿日督導的姪女羅佩宜從普門中學畢業後就在安國寺跟 髓祥師父身邊.祥師父也ㄧ直把佩宜當自己女兒看待.不知道什麼因緣下佩宜毅然剃度出家.現在在.佛光大學百興學紀念館服務信眾
我們感謝阿日督導細說佩宜出家的因緣和大家分享.
啟雄督導.英祝督導.茹卿師姊.會長都很熱列發言分享對出家的看法.
帶領人結語:
過去出家都是在社會上功成名就.榮華富貴.想要的一切都有了.但是看到佛法衰敗.真理得不到傳播.眾生痛苦.沒有人能夠幫助不忍眾生才放棄家庭妻兒老小和擁有ㄧ切去出家.出家要體會眾生苦.所以ㄧ出家就要弘法利生 發心出家剃度以後要好好修學佛法.弘揚佛法.廣度眾生的責任.不要辜負自己出家的悲願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普門-豐耕讀書會
2021人間佛教研討會.
《星雲大師全集》與人間佛教.
點點:普門寺
妙光法師導讀
《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學習管理.
佛法的管理;聞
思修傳達理念以達共識.
思:仔細推皷前因後果以免誤事.
修:言行合一.依法實踐全意投入
根善議:根為生理.善為人理善保六根.
不妄初心:對承諾的信守力為處世管理.吃苦耐勞以忍為力.
疑而好問:求知若渴累積小悟終能開悟.
捷徑實地:學習無捷徑不能妄想一步登天.自我要求看好自己的心.自在以離煩腦與人為善.聚集善因善緣和諧進步的管理.契理契機.隨順需求掌握人心為管理智慧.普賢授記解行管理.
平等尊重:尊重一切管理.力量能成其大.
1.將學習帶出教室走入人間永不忘最出一念發心.
2始於文殊.終於菩賢即由「智慧」進入.由「行願」出.能自利.利他才是學習管理的最終使命.
解行並重:
文殊的般若門是自覺的管理.自我的內化普賢的法界門是行佛的管理.利他的意崇.沒有般若智慧為前導就無法進入甚深法界.進不了甚申法界也就顯現不出般若智的力度與大用.智慧與行願兼備.學問與實踐並行就是「解行並重」的管理模式.
主題論壇:
與談人:
覺培法師.妙光法師.鄭石岩教授.
主持人:
李德全講師
《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學習管理.
李淑芳督導主持
研討會回饋分享 .
委請周論副會長分批.參與的分會團體拍照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普門-豐耕讀書會
豐耕讀書會舉辦《星雲傳承電影讀書會》
觀賞影片後我對大師的感言:
大師覺得給人家的讚美就是學習給.因此後來佛光山.大師就保持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緣是一個力量.助緣幫助這個因的成長.
佛光山五十週年紀念的時候.大師在佛陀紀念館.寫了佛光山的展望..大師即便沒有飯吃也不能放棄教育的工作.過去佛陀弘法是五印度.大師弘法是五大洲.大師就是跟著佛陀的這個步伐不斷與時俱進.大師血脈裡就是為了佛教.今生做和尚來生還是一樣和尚.不管誰都枺滅不了大師的堅持.
佛教要慈悲.慈悲超過一般的愛.好多愛廣泛的推動大慈大悲.
大師認為佛教其實要「因地制宜」大師弘法的方式.走入人間佛教弘法利生.佛教到人間就是「示教利喜」開啟眾生的幸福與快樂。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普門-豐耕讀書會
豐耕讀書會舉辦《星雲傳承》電影讀書會.
(人間佛教的集體創作)
高希均教授認為大師是什麼樣的人.
星雲大師是人間佛教在台灣.大陸.的開拓者.兩岸和平交流.和諧共處的示範者.當前世界上宗教.文化與教育的整合者.
星雲大師:對生死的看法
我這一生出生在北伐抗戰.軍閥割據.土匪橫行.後來十歲出家.出家的苦難不可言說.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共產黨說我是國特.國民黨說你是匪諜.我在兩邊都坐過牢.都要幾乎槍斃.好在我這個命不該絕.不過我覺得奇怪的是寺廟十年以後.人生觀很受佛教的影響.就覺得生亦何喜.死亦何悲.不覺得看這生死那麼重要.所以我在這死亡的邊緣好多好多次.我都不計較.所以我是覺得雖生於憂患.長於困難.但是喜樂的人生是沒有改變的這一生我都推廣歡喜快樂滿人間.
(大師跟很多人一起看展覽:大師老家的照片:1927年7月22日生於江蘇揚州江都靠近仙女廟的青磗院落裡)
星雲大師(指著人生二十最):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最大的毛病是自私.
慈惠法師:大師對做事的態度?
大師一直在這破銅爛鐵也能成鋼.殘兵敗卒也能打勝仗.他ㄧ直很習慣在這種不方便.很多的限制環境之下.他在做事.所以到了生病.他沒有辦法看書.手發抖.沒有辦法寫文章.應該講他是最大的損失.可是他的一生對困的事情.或者外界的障礙等等.在我心目中.好像對他都不成為問題.
慈容法師
你問他說:師父.累不累.苦不苦.痛不痛.他說不會啊.其時他ㄧ生.開過大刀的地方很多.比如說開心臟這個事大刀.
蕭碧霞師姑:
師父就是太忙..有一次到南非.他就是痛的喔那個心臟.我都看得不忍心.好可憐.那種心臟痛.我都從來沒有看過人家痛的那樣.後來回來就是開心臟.他也是這樣.開過刀.人家叫他不能坐飛機.他沒有多久又坐了.他就馬不停蹄.一直就忙忙忙.
慈惠法師:像蓋佛陀紀念館的時候.他是坐輪椅在跑工地.那些工人看到流眼淚.說我們怎可以不認真工作呢?
如常法師:衆人反對的理由.
蓋ㄧ個佛陀紀念館.我想是師父這一輩子.歷經最辛苦的十三年.在這十三年他從眼睛看到.去看佛陀紀念館的地.尋尋覓覓.全台灣走遍.就找了五.六年.定下來之後.這時候有很多聲音.一個部分就是大師要開一個佛陀紀念館等於開一個佛光山.我們沒有人.佛光山ㄧ共一千三百個弟子.海外三百所道場到現在發展太快了.第二個.很多的法師跟大師說.師父我們沒有錢.第三個.很多信徒也跟大師講大師台灣現在很多蚊子館.你蓋的這麽大.未來佛陀紀念館變成蚊子館.佛陀紀念館會變成佛光山很沈重的負擔.大師承受非常非常大的壓力.在第八年當他重返工地的時候.他已經坐在輪椅上.
心保和尚:大師如何度人
大師是把無我這個精神用在慈悲上面.大師多渡了很多很多的人.不需要認識.不需要種種特別的因緣就是一份無我的慈悲.
星雲大師:
佛教發源於印度.在中國光大.兩千多年來佛教的路線錯誤.佛教不在都市發展.到山林裡邊去.失去了都市的人口.山林裡面有多少人?所以佛教的群眾就減少.佛教應該重視家庭倫理.父慈子孝.可是佛教重視寺廟出家修行它和家庭分開了.我覺得應該要護持人家的家庭佛教應該重視群眾.男女老少他們的福利所以人間佛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幻吾幼以及人之幼把人家看得比我重要.
滿潤法師:
人間佛教跟傳統佛教最大的不同他ㄧ直思考ㄧ個問題人需要什麼拿麼我們可以做什麼.所以師父給我們的就是說你要先給你不要想從他這邊希望獲得什麼.你先給.當你願意付出的時候他也會看到你的真心.
星雲大師:為何有給的性格
我很感謝父母生我ㄧ個性格就是貪欲心不強的肯能給人.大概也過去由於小的時候我的外婆她是一個佛教徒外面常常參加拜拜回來都帶點糖果給我們.我都拿來分給隔壁的小孩子吃外婆然後她就讚美我.讚美後我覺得給人獲得人家讚美就學習給.因此後來建佛光山我就保持著我給人信心.我要給人歡喜.我要給人希望我要給人很多方便.我不給她歡喜.他來我這邊幹什麼?我不給一個希望他將來怎麼和我來往.所以這叫緣.我就跟了很多人結了善緣好緣.這個宇宙萬物這個人生點點滴滴都與這緣有關係.
滿潤法師:大師為何在菲律賓為教育
為什麼我們會在馬尼拉做教育.因為這裡貧富懸殊大所以他讓孩子們有受教育的機會我們到了哪裡不是文化的侵略而是一種佛教的慈悲.
永光法師:悉達多劇
悉達多音樂劇現在已經十年了.演了一百零八場去過十一個國家.當孩子們演了一百場呈現給他九十歲生日的時候.師父居然講了一句.他說要悉達多音樂劇是我們佛教的榮耀.當時孩子跟我們全部都哭了.他們是天主教徒他們當然都用英文.我們當然是擔心這個社會會不會影響到宗教的問題.可是孩子們知道因為星雲大師在幫助他們已經超越宗教已經跨越種族那我們在佛光山還是以教育為系統.大師知道當地的孩子喜歡唱歌喜歡跳舞喜歡表演.所以他ㄧ直有個心願.在這裡成立一個學校.
覺培法師:
我真的沒有想到.大家耕耘了六十個年頭所教育的這些徒眾.我在他們身上真的看到一個很鮮明的特質就給.那種給的慷慨可能家庭不是那麼富有那麽優渥可是他們覺得是當然.當我們提出說.光明大學那邊菲律賓那裡要成立一學校.他們也願去支持.哪怕也到過那個地方.
永光法師:為何佛光山能在非佛教的國家為教育
菲律賓天主教的國家第一個佛教團體在這裡的大學星雲大師永遠都跨越宗教都是跨越種族他的心是何等的偉.心是何等的浩瀚.
星雲大師:過去佛教和其他宗教不同
佛教和其他宗教有一個不同的地方.其他的宗教都拜神那些神在我的了解全世界七八十億人口可能有七八十億的神明.每一個人都創造了他自己要的神明.他要發財他就創造神爺;他要讀書他就創造文昌帝君.其實這個神明都是他自己.神鬼不是宗教.真正的宗教是自己自己的心我覺得信仰就是自己的神明自畫像是自己的雕刻師但是有的人不知道把自己雕塑的更美更好他就隨便地糟蹋自己自我糟蹋很可惜所以我覺得不是神明來保佑我們自己做自己的神明很重要.
慈惠法師:佛光山的師父都很拼是因為大師對弟子們的教育是什麼?
全世界五大洲每ㄧ個人都在拼.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努力在做到了這幾年來師父常常講不要這麼拼一個禮拜總得留下一兩天.說我今天不開門關起來自己自修.還是沒有人肯關門還是拼.天涯海角也沒有什麼考核制度也沒有什監督.督促都沒有.可是為什要這樣.後來我發現到教育.他出家的時候給予了一很明確的教育;我今天出家是做什麼的?
覺元法師:
佛光山有四大宗旨.其中一個宗旨以教育培養人才.我想佛光山能夠培養那麽多的出家法師.是因為大師看到教育的重要.因為佛光山第一棟的建築物是叢林學院也就是佛學院大師認為教育是所有ㄧ切的根本所以才有可能全世界分登三百多個道場來自各個國家有緣人後來都投入了佛教的工作.
如常法師:
佛光山成功的秘密叫做集體創作.我看到星雲大師用他的遠見怎麼樣把ㄧ件事情.各種人才都匯集在一起很快速地把這件事情能夠共識執行到圓滿.
心保和尚:
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今天法水寺的落成可以說是場每一位人的成就.
滿謙法師:
我們在大眾當中是集體創作.我是眾中的一個.可是眾中又有我.我想在佛光山出家裡面.師父給我們的人格精神各方面的影響非常大的.
星雲大師:
我想人間佛教未來.已出世的發心.做入世的事情.不要太消極.要把佛法講得積極.不要太悲觀.佛教是很樂觀的.放不是不要.放下是休息一下更有力量.苦是一種增上緣.苦對我們很有利益.所以不要把吃苦搞得好像沒有辦法.苦要克服.苦了以後就有快樂;空.空就是有.無常
是沒有定形.可以改變.我們是自己的主人.我可以改變自己.改變ㄧ些環境.改變人我的關係.你能改變就會成功.
所以人間佛教對社會很需要.國家很需要.尤其佛教沒有政治的影響.不參與政治.但是我們關心社會.能讓佛法對社會.家庭.人我.提供一些幫助這個社會.國家才會改好.改在.改善.金身合璧讓兩岸之間.從文化
上.藝術上.宗教上.再加強一些友好的聯誼與發展.雖然海峽相隔.我們的感情.我們的文化.我們的信仰.佛光普照一家親。
滿謙法師:
師父希望不要有戰爭他希望佛教能夠興隆.他希望我們所有的大家要爭氣所以我想師父他掛念的事情.他不會去掛念他個人.
慈容法師;
二三十年來.師父對我們教育當中會跟徒弟們講.不要怕不要怕說苦.苦是營養.苦是養分人總是從苦當中會更增長受到委屈當中會讓ㄧ個人更有力量這個就是他的感受.所以他有時候對於佛光山的領導方式都是他希望徒弟們對於工作上面要怎麼樣.這是他本身的體驗.
慈惠法師;
佛光山五十週年的時候.師父寫了佛光山的展望裡面有幾句很重要的話.第一個就是說我既使沒有飯吃也不能放棄教育的工作教育是很重要的.再來一句出家眾要過清貧的生活因為你窮才會努力你才會想拼他不希望說往後ㄧ直腧.他甚至於要縮小.因為他知道佛法本來就在經典裡面講得很清楚.這個世間叫做成往壤空.一個東西成立了.他有存在一段時間.下面就慢慢衰退.然後就壞掉了.然後又再起來他本來就是這麽一個循環.
覺培法師:
師父有很多的危機感.佛教的人口在整個世界的統計裡頭是遞減的.所以整個佛教人口的信仰在減少意味著我們佛教並沒有成功地去把佛該做的事情做到比如說讓更多人認識佛教這件事情師父覺得我們沒有做好更多的是我們也許還停留在不是那麼了解現代人需要的方法上卻浪費太多的時間其實師父是有迫切的危機感的也因此師父看到在世界大會的主題共識與開放的這件事情上這幾個字讓師父很深刻佛教跟教團之間的能不能有一個共識傳播佛教者本身胸襟能不能更開放一點.
心保和尚:
每一個宗教.如果沒有辦法被社會接受我想他就沒有傳承所以大師也看出這一點.他要用重重法讓大家接受佛教.
慧傳法師:
佛法真好很奧妙所以大師才會講.未我們佛光山的五十年除了教育.文化.藝術還有音樂其中講到體育跟資訊學術的發展.其中就有一個體育.大師就這樣告訴我們用這樣的體育運動能擴大他人的人事參與.
滿謙法師:
過去佛陀弘法是五印度.大師弘法是五大洲.大師是跟隨佛陀的步伐.但是他又不斷地與時俱進他有很多的創意因為佛教其實是因地制宜的.每一個地方其實我們看到.他弘法的方法不會ㄧ樣.但是精神義理是一致的.
覺誠法師:
我到了印度回去跟師父報告.我說師父印度的佛教沒有了.剩下0.1%佛教徒.師父跟我說這就是妳的責任.我們的責任是先光大佛教復興佛教.
覺培法師:
大師的血脈裡頭是為了佛教大師說妳聽好為了佛教不惜一切!
星雲大師:
我是一個和尚.我來世還要做和尚!
Q1;文章中提到.佛教目前遇到的問題為何?
Q2.大師認為身為佛教弟子的使命?
Q3.我們如何發揚佛教?
Q4.有哪一段讓您印象特別深.或特別感動?
Q5.假如ㄧ句話來對此段下註解您會用什麼句子?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普門-豐耕讀書會
豐耕讀書會
林孝雄督導報導
中山四分會月例會.後舉辦豐耕讀書會.我們指導法師有誠法師分享大師的作品「玉琳國師」、亂世情緣.
年十九出家江蘇磬山崇恩寺.天下第一祖庭.介紹玉琳國師和藥師經的因緣.
玉琳國師為「藥師琉璃經的流通寫序文「人間亦有楊州鶴.但沒如來功德船」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普門-豐耕讀書會
福田大堂讀書會第三組.組長羅妙琴督導主持課程
觀賞星雲大師與弟子DVD影片78分鐘.
「佛教靠我」
我是一個和尚.我來世還要做和尚.過去小的時候家庭貧窮.外婆是一個佛教信徒.娘生給我一個性格就是不貪慾心.不強捨心.肯給人喜愛.外婆常常參加拜拜.回來都帶給我糖果.我都拿來分給隔壁的小孩吃.外婆讚美我.我覺得給人獲得人家的讚美就覺得學習給.因此後來佛光山.我就保持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不給他.歡喜他來我這裡幹什麼.不給他一點希望.他將來怎麼和我來往.我就跟很多人結了這樣的善緣好緣.就是先給.你不要想從他這邊希望什麼!當你願意付出的時候他也會感到你的真心、緣是一個力量.助緣幫助這個「因」的成長.所以社會很多都是好人.所以就是有好的「 緣」給他.所以佛祖觀音佛祖配合相應。
國民黨說我是匪諜?好在我這命不該絕.我們教育當中不要怕不要怕說苦.苦是養分是從苦當中受到委屈這個就是我的感覺.所以有時候對於佛光山的領導方式.對於工作上要怎麼樣這就是我本身的體驗。
佛光山五十週年紀念的時候.我寫了佛光山未來的展望.第一個就是說.我即便沒有飯吃也不能放棄教育的工作.教育是很重要的.能讓佛法對社會.對家庭人我.出家要過清福的生活。
佛教的人口在整個世界的統計數字顯示佔居大多數的宗教.所以整個佛教人口信仰意味著我們佛教並沒有成功的去把佛教該做的事情做到.比如說要讓更多人認識佛教也許不是那麼了解.現代人需要的方法上其實有迫切的危機感與共識開放上的這件事.佛教跟佛教團體之間能不能有一個共識胸襟能不能再開放一點.所以我也看出這一點.我要用種種方法讓大家可以接受佛教. 所以我才講到體育跟資訊能夠擴大它的人事參與。
過去佛陀弘法是五印度.我弘法是五大洲.我就是跟 隨著佛陀的這個步伐.但是我不斷的與時俱進.因佛教其實要「因地制宜」我弘法的方式不會一樣.走入人間從事佛法的弘法工作。
看到印度的佛教沒有了.剩下極少數的佛教徒.我們的責任要光大佛教.復興佛教.我的血脈裡頭就是為了佛教.我今生做和尚我來生還是一樣做和尚.不管誰都枺滅不了我.我是第一個把佛教國際化的第一人.認為佛教沒有人情味.但是我覺得不是的佛教到人間就是要「示教利喜」開啟衆生的幸福快樂.我愛人間的尤其佛教說要慈悲.慈悲超過一般的愛.好多愛廣泛的推動大慈大悲。
佛教才走出印度越過喜馬拉雅山.在公元四年佛教傳到了中國.玄奘大師七八世紀到印度時發現佛教已經在印度沒落了、很多人在歷史上看到佛教被回教入侵受迫害.佛教當時只在貴族.印度就是一個例子.佛教重視寺廟.出家修行.它和家庭分開了.覺得應該要護持大家的家庭.應該重視群眾男女老少給他們的福利.所以人間佛教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人看得比我重要.我做的人家懂.懂得體恤每一個地方它需要的是什麼。
印度的社會骨子裏它就是不相信平等.很多家庭的環境好.我覺得那個思想是一個平等的思想.發現用慈悲的方式來跟這裡的人結緣.印度的醫療物資非常的缺乏.政府其實有錢.但主要要的是它不理會它的人民.所以我們唯有透過宗教的力量.信仰的力量跟著他們結緣.沒有想到因爲慈善的因緣卻讓我們有了沙彌的教育的因緣.假如能用平等心待大家.我看到的每個人的天賦.我就給你什麼樣的發揮.在印度教育水平的落差太大了.有的小孩完全不識字.我們帶書給他.他也沒有辦法看.所以決定去教導他們識字.大人以爲我們要改便他們的宗教信仰.他們是有戒心的.後來發現我們教給小孩子的內容非常的好.就放心把小孩交給我們了.可允許讓我們去揮灑印度小孩的教育。
觀賞DVD影片後安排心得回饋.徐牡丹督導. 孫成蘭督導分別分享他們的觀感.
我們非常感謝妙琴督導提供難得珍貴的DVD映片觀賞影片.感謝葉淑芬督導操作映片心存感激.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普門-豐耕讀書會
福田大堂讀書會第三組.組長羅妙琴督導主持課程
觀賞星雲大師與弟子DVD影片78分鐘.
「佛教靠我」
我是一個和尚.我來世還要做和尚.過去小的時候家庭貧窮.外婆是一個佛教信徒.娘生給我一個性格就是不貪慾心.不強捨心.肯給人喜愛.外婆常常參加拜拜.回來都帶給我糖果.我都拿來分給隔壁的小孩吃.外婆讚美我.我覺得給人獲得人家的讚美就覺得學習給.因此後來佛光山.我就保持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不給他.歡喜他來我這裡幹什麼.不給他一點希望.他將來怎麼和我來往.我就跟很多人結了這樣的善緣好緣.就是先給.你不要想從他這邊希望什麼!當你願意付出的時候他也會感到你的真心、緣是一個力量.助緣幫助這個「因」的成長.所以社會很多都是好人.所以就是有好的「 緣」給他.所以佛祖觀音佛祖配合相應。
國民黨說我是匪諜?好在我這命不該絕.我們教育當中不要怕不要怕說苦.苦是養分是從苦當中受到委屈這個就是我的感覺.所以有時候對於佛光山的領導方式.對於工作上要怎麼樣這就是我本身的體驗。
佛光山五十週年紀念的時候.我寫了佛光山未來的展望.第一個就是說.我即便沒有飯吃也不能放棄教育的工作.教育是很重要的.能讓佛法對社會.對家庭人我.出家要過清票的生活。
佛教的人口在整個世界的統計數字顯示佔居大多數的宗教.所以整個佛教人口信仰意味著我們佛教並沒有成功的去把佛教該做的事情做到.比如說要讓更多人認識佛教也許不是那麼了解.現代人需要的方法上其實有迫切的危機感共識與開放上的這件事.佛教跟佛教團體之間能不能有一個共識胸襟能不能再開放一點.所以我也看出這一點.我要用種種方法讓大家可以接受佛教. 所以我才講到體育跟資訊能夠擴大它的人事參與。
過去佛陀弘法是五印度.我弘法是五大洲.我就是跟 隨著佛陀的這個步伐.但是我不斷的與時俱進.因佛教其實要「因地制宜」我弘法的方式不會一樣.走入人間從事佛法的弘法工作。
看到印度的佛教沒有了.剩下極少數的佛教徒.我們的責任要光大佛教.復興佛教.我的血脈裡頭就是為了佛教.我今生做和尚我來生還是一樣做和尚.不管誰都枺滅不了我.我是第一個把佛教國際化的第一人.認為佛教沒有人情味.但是我覺得不是的佛教到人間就是要「示教利喜」開啟衆生的幸福快樂.我愛人間的尤其佛教說要慈悲.慈悲超過一般的愛.好多愛廣泛的推動大慈大悲。
佛教才走出印度越過喜馬拉雅山.在公元四年佛教傳到了中國.玄奘大師七八世紀到印度時發現佛教已經在印度沒落了、很多人在歷史上看到佛教被回教入侵受迫害.佛教當時只在貴族.印度就是一個例子.佛教重視寺廟.出家修行.它和家庭分開了.覺得應該要護持大家的家庭.應該重視群眾男女老少給他們的福利.所以人間佛教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人看得比我重要.我做的人家懂.懂得體恤每一個地方它需要的是什麼。
印度的社會骨子裏它就是不相信平等.很多家庭的環境好.我覺得那個思想是一個平等的思想.發現用慈悲的方式來跟這裡的人結緣.印度的醫療物資非常的缺乏.政府其實有錢.但主要要的是它不理會它的人民.所以我們唯有透過宗教的力量.信仰的力量跟著他們結緣.沒有想到因爲慈善的因緣卻讓我們有了沙彌的教育的因緣.假如能用平等心待大家.我看到的每個人的天賦.我就給你什麼樣的發揮.在印度教育水平的落差太大了.有的小孩完全不識字.我們帶書給他.他也沒有辦法看.所以決定去教導他們識字.大人以爲我們要改便他們的宗教信仰.他們是有戒心的.後來發現我們教給小孩子的內容非常的好.就放心把小孩交給我們了.可允許讓我們去揮灑印度小孩的教育。
觀賞DVD影片後安排心得回饋.徐牡丹督導. 孫成蘭督導分別分享他們的觀感.
我們非常感謝妙琴督導提供難得珍貴的DVD映片觀賞影片.感謝葉淑芬督導操作映片心存感激.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普門-豐耕讀書會
豐耕讀書會照片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普門-豐耕讀書會
豐耕讀書會
林孝雄督導報導
元月份月例會.後舉辦豐耕讀書會.我們指導法師有誠法師分享大師的作品「玉琳國師」、亂世情緣.
年十九出家江蘇磬山崇恩寺.天下第一祖庭.介紹玉琳國師和藥師經的因緣.
玉琳國師為「藥師琉璃經的流通寫序文「人間亦有楊州鶴.但沒如來功德船」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普門-豐耕讀書會
豐耕讀書會
林孝雄督導報導
林孝雄督導導讀《人間佛教幸福百法》「化解危機」
人生路上.一帆風順,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人民的旅途中.坎坷不平.前途難免埋伏這各種危機.所以不能不防.不難不化解,颱風來了你懂得防颱措施.會解除危機;地震發生時.地動山搖.房子倒了如果你有豐富的防震常識.知道地震時如何逃生.自然會減少傷亡.危機也能度過。
人在社會上.經常會遇到政治的迫害,經濟的艱難.人情的誤會.事業的挫折.當我們不幸面臨到這種危機時.應該如何化解?
1.柔和泰然面對.危機來了.不要驚慌,比方說遇到一個粗暴的人誤會你.罵你甚至打你.你能柔和以對或許有人覺得太吃虧了.但其實柔和和泰然的力量勝過粗暴.佛教的道樹禪師和法術高的道士比鄰而居.道樹禪師以不變應萬變.終能戰勝有法術神通的道士,我們牙齒是剛硬的舌頭是柔軟的.但年老時堅硬的牙齒掉光了.柔軟的舌頭依然存在,對於ㄧ些突然變化的境界,讓人猝不及但是只要你能處變不驚,泰然面對.就能化解危機安然度過。
2.運用智慧經驗.即使一個無知的孩童.他也知道火會燒人.刀後傷人因此不敢輕觸刀口,爬山遇險.沒有充足的裝備.經驗.不敢爬山,游泳滅頂.旁無教練不敢游泳,所以.當危機發生的時侯.如想化解.必須要有經驗判斷要有智慧化解。雲霧很濃能見度不好.要注意前面也許有障礙或陷坑:即時天氣晴朗的時侯.也要備妥雨具。老馬識途.就是要憑其經驗,老人的智慧.經驗的累積,危機不怕,只怕你沒有經.沒有智慧
3懂得逆向.當有了危機出現的時候.你會想到解除危機的第一案.第二案.第三案.可是各種方案都無法奏效時.不妨來個逆向思考.可能會解除危機。所謂「逆向」思考.因為危機是人為的.例如他認為你對他不好.因此心生報復。這時你不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你可以逆向操作.主動對他好,可能他會打消報復之意。丈夫有了外遇.身為妻子的一般都會心生嫉妒.甚至吵吵鬧鬧;如果你能逆向思考.不要跟他冷戰也不要跟他吵閙.如你能逆向思考反而更體貼的煮好的飯菜等他回來.對他更加的溫柔.輕聲細語的關心他.慰問他的辛苦.可能會因此回心轉意,如此自能化解家庭破裂的危機。
4能夠回頭轉身.人生前面的半個世界.充滿重重的危機.我們何必ㄧ味的只是向前?何不回頭經營後面的半個世界?我們的身體周遭埋伏著各種危機我們可以轉個身避開鋒頭.不要首當其衝,人生當得勇敢的時侯.當然要冒險犯難.當得退讓的時侯.要更加的謙卑,對
於化解危機.回頭轉身.改心換性.這是最重要的法寶。
受到疫情的影響停止舉辦讀書會.五月份起督導群福田讀書會舉辦Zoom視訊讀書會導讀《人間佛教幸福百法》內三篇文章.我和啟雄督導長都在家分享視訊讀書會課程.效果很棒!
我們豐耕讀書會也希望能舉辦視訊讀書會可以在家進修滋潤佛法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目前尚未有任何活動。
You need to login to read the rest of the stream items.
登入
or
現在註冊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
最新文章
2023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3閱讀研討會《星雲大師全集導讀》
2021年人間佛教讀書會初階帶領人認證
2021 閱讀研討會
2020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佛光山新馬泰印線上
2020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讀書會家族最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