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首頁
總會長介紹
Back
星雲大師略傳
星雲文集
關於讀書會
Back
認識我們
談讀書會
各類型讀書會
線上填寫表單
Back
讀書會家族網站申請
新讀書會成立暨家族網站申請表
書香義工報名表
聯絡我們
分享園地
Back
好書分享
方案設計
經營秘方
表單下載
閱讀花園
活動資訊
Back
活動訊息
活動花絮
讀書會家族
群組
活動
Videos
Audio
相片
People
Polls
Show results from selected filters below:
Check All
Uncheck All
相片
用戶
相簿
Videos
活動
群組
搜尋
Sign In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r password
記住我
登入
我忘記了我的帳戶名稱
我忘記了我的密碼
上傳封面照片...
拖曳照片,控制封面照片的呈現區域
新竹-心路讀書會
Registered Users
Timeline
About
Albums
Videos
Audio
Followers
Events
More
Groups
Polls
Introduction
Joined 7 年前
5 Achievements
2010 Points
Pinned Items
Recent Activities
新竹-心路讀書會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新竹-心路讀書會
新竹第四分會 心路讀書會 / 帶領人:游朝江/記錄:蔡淑瓊/攝影:蔡淑瓊
人員:蕭富,陳淑枝,游朝江,游林绣勤,張秀英,趙秋錦,鍾啟堯,顏盈婷,劉秀蓮,楊思琴,吳玉英,丁金環,詹淑芳,鄭秀華,蔡鶯妹,劉淑玲等16人
地點:新竹市法寶寺
時間:2025年08月19日9時~10時
課程內容:「佛陀的一生」
活動內容:
1. 大家一起唱讀書會會歌,呼隊呼,接著讀書會正式開始。
2. 播放「佛陀的一生」影片
3. 摘錄內容要點以ppt呈現,解說、提問與分享。
4. 最後游朝江督導帶領大家唱誦〈讚佛偈〉、稱念佛號回向,結束今日的讀書會。
活動心得:
釋迦牟尼佛,也就是佛陀,他的故事是從出生到成道,再到弘法利生的完整歷程。 佛陀本名悉達多·喬達摩,出生於古印度迦毘羅衛國(今尼泊爾南部)的一個貴族家庭。 他的誕生、出家、修行、證悟、說法,於八十歲時在拘尸那羅城涅槃,佛陀的一生故事,包含了對人生、痛苦、解脫的深刻思考,以及對眾生慈悲的教導, 弟子們尊稱他為釋迦牟尼佛。
佛陀的覺悟,最主要的便是四聖諦和八正道。
所謂四聖諦,便是遍及眾生界的苦惱,稱為「苦諦」;這些苦惱的原因,稱為「集諦」;若想解脫這些苦惱,便當斷絕苦惱的原因,稱為「滅諦」;如何斷絕苦惱的原因,則當修行正道,稱為「道諦」。
正道的內容,共有八項,所以名為八正道。其實,佛陀的證道,即是證實了世間的憂、悲、生、老、病、死、輪迴等苦患,以及苦患的因由,滅除苦因的方法;滅除了苦因,便不再接受苦果的生死,不生不死,即是永恆的、極樂的、真實的、絕對清淨的涅槃境界。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新竹-心路讀書會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新竹-心路讀書會
新竹第四分會 心路讀書會 / 帶領人:游朝江/記錄:蔡淑瓊/攝影:蔡淑瓊
人員:游朝江,陳淑枝,顏盈婷,蔡鶯妹,丁金環,林鄭秀華,李榮美,蔡淑瓊,游林綉勤,詹淑芳,江曾辛妹,楊思琴,任璧蓮,張秀英等14人
地點:新竹市法寶寺
時間:2025年07月19日9時~10時
課程內容:從肯定自我到安住心靈
活動內容:
1. 讀書會參與者大家一起唱讀書會會歌,呼隊呼,接著讀書會正式開始。
2. 課程內容:從肯定自我到安住心靈
3. 摘錄內容要點以ppt呈現,解說、提問與分享。
4. 8/3 佛學會考題庫練習。
5. 結束前游朝江督導帶領大家唱誦〈讚佛偈〉、稱念佛號回向,結束今日的讀書會。
活動心得:
1. 肯定自我不等於執著自我,肯定是信心與慈悲的展現。
2. 舉「鴻雁」自我肯定譬喻不因外界眼光偏差、誤解而否定自己。鴻雁常聚集成大
群活動,飛翔成v字型,飛最前面的那隻必須用力,讓氣流上升,後面夥伴輕
鬆飛翔;隊友中有生病或被槍擊掉下來者,會有夥伴協助休息,是有義氣的鳥類。
3. 「小沙彌救蟻」故事值得我們學習:小沙彌的善舉,源於對眾生的慈悲心,而這
份慈悲心為他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延壽回報。
4. 百喻經-頭尾相爭故事值得大家深思:一條蛇,蛇尾對蛇頭說:「我應該走在前面。」
蛇頭說:「一向都是我走在前頭,為什麼要改變呢?」相持不下。結果蛇頭就自
管自向前走去,蛇尾卻纏住了樹牢牢不放,只得讓蛇尾走在前面。蛇尾因為沒有
眼睛,越走越高最後從斷崖掉下。頭代表智慧,尾代表愚癡。 修行者要懂得沉
潛、謙讓,強出頭的結果必錯誤百出,造成難以彌補的惡果。
5. 自我肯定兩種方法:正→ 八正道,邪→身語意所犯的八種誤謬(八邪)。
6. 正見能夠遠離邪見;正思惟能遠離邪思惟;正語能遠離妄語、綺語、兩舌、惡口
等邪語;正業能遠離身體行為等邪業;正命能遠離不合理、不道德等邪命;正精
進能遠離不合理、不道德與無益等邪精進。正念能遠離一切邪念,正定能遠離一
切外道邪定。
7. 對世間的美事、善舉、好話善事要自我肯定,對自己的所想、所言、所願要負責,
做自己的主人。
8. 看手相、臉相,不如看「心相」,「心」是我們的主人;自己心中能夠自我肯定,
就可以做自己的主人。
9. 經典金句:《六祖壇經》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華嚴經》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
《華嚴經》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六祖壇經》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10. 信仰的核心--認識自己肯定自我,自我肯定的修行路是成佛之道。我們要勇敢
大聲說「我是佛」。
11. 帶領人游朝江督導要大家站起來唱這首歌:一切好事,從我本身做起;一切好
言,從我口中說出;一切善心,從我內心開發;一切善人,從我至誠禮敬。一
邊打拍子唱,大家唱得很有精神很歡喜。
12. 今天還幫大家複習8/3 佛學會考題庫,不論是非題還是選擇題,大家都能很快
給答案,似乎已做足準備十分有把握。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新竹-心路讀書會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新竹-心路讀書會
新竹第四分會 心路讀書會 / 帶領人:游朝江/記錄:蔡淑瓊/攝影:蔡淑瓊
人員:蕭富,陳淑枝,游朝江,顏盈婷,蔡淑瓊,蔡鶯妹, 吳玉英,楊思琴,丁金環,林錦霞,游林綉勤,劉秀蓮,林鄭秀華等13人
地點:新竹市法寶寺
時間:2025年06月21日9時~10時
課程內容:《無量壽經》的淨土思想
活動內容:
1. 讀書會參與者大家一起唱讀書會會歌,呼隊呼,接著讀書會正式開始。
2. 課程內容:《無量壽經》的淨土思想
3. 摘錄內容要點以ppt呈現,解說、提問與分享。
4. 結束前游朝江督導帶領大家唱誦〈讚佛偈〉、稱念佛號回向,結束今日的讀書會。
活動心得:
1. 讀書會開始先唱3首人間音緣:〈四給〉、〈佛光菜根譚〉、〈悉發菩提心〉,之前有唱過,再次齊唱加深印象,多唱幾次熟記於心,平時想唱就唱心情舒暢 !
2. 阿彌陀佛在成佛以前,為一國王,喜聽佛法,在聽聞世自在王如來說法後,內心
無比歡喜出家為僧,法號法藏比丘。因見眾生沉溺於娑婆之苦,六道輪迴,而生起了大菩提心,期望能拔脫眾生生死之本。世自在王如來知道法藏比丘志願宏深,就為法藏比丘講說二百一十億個諸佛國土,細說這些國土天人之種種特色、及善惡差別好壞,提供法藏比丘作為願力的參考。法藏比丘沉靜凝思,歷經五劫,加以攝取諸佛國土莊嚴殊勝之處,作為建立一個清淨佛土的藍圖。便發下四十八願,要為八方上下憂苦眾生,建立一個佛國淨土,來拔脫眾生苦難。當法藏比丘向世自在王佛說完他為眾生所發的四十八大願之後,並且誓言,願望不成,不取正覺。法藏比丘成就佛果,名阿彌陀佛,亦名無量壽、無量光佛。
3. 《無量壽經》是淨土宗的根本經典之一,其思想架構不僅構築了淨土法門的核心
思想,也深刻影響了佛教信仰的發展。
4. 《無量壽經》的淨土思想,主要闡述了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以及眾生如何透過
念佛往生其中的淨土法門。淨土思想的核心是依賴阿彌陀佛的願力,強調「信、願、行」三資糧,並以念佛為主要的修行方法,使眾生得以超越輪迴,往生極樂世界,成就佛果。
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分類與核心,48願可分為三大類--攝法身願:如光明無量願、
壽命無量願、展現阿彌陀佛的法身特質;攝淨土願:如國無惡道願、形色相同願,
描繪極樂世界的莊嚴淨境界;攝眾生願:如十念必生願、臨終接引願,強調阿彌
陀佛的救度力量。
6. 依正不二的意思提醒修行者環境與自身修行密切相關,透過念佛、發願、修行,
可感得清淨依報。 依正不二的意思不僅是無量壽經淨土思想的核 心概念更與華
嚴宗「事事無礙法界」相互輝映。
7. 依報與正報的定義:依報指極樂世界的環境,包括七寶池、寶樹、宮殿、光明等
極樂世界莊嚴境界,這都是阿彌陀佛願力所成就。正報指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包括往生者的友情眾生,彼佛具足清淨法身,眾生皆具備淨化身口意,無有輪迴之苦。
8. 往生條件的核心
無量壽經中的四十八願,特別是第18、 19 、20願明確指出往生的條件:第18 願
念佛往生願:強調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即使僅念十聲佛號亦可往生。
第十九願發菩提心願,要求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臨終時阿彌陀
佛必定接引。第二十大願修行廻向願:強調 聞佛名號,繫念極樂,植諸得本,
至心迴向,則可往生。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新竹-心路讀書會
新竹第四分會 巧會讀書會 /帶領人:簡麗珠/記錄:蔡淑瓊/攝影:蔡淑瓊
人員:陳淑枝,游朝江,林綉勤,陳忠和,許麗卿,簡麗珠,周梯益,蔡淑瓊,吳天賜,林錦霞,湯芝輝,楊鈺城,黃玉嬌,何台生,劉秀蓮,鄭秀華,黃淑珍,蔡鶯妹,顏盈婷,李思儀,彭忠賢,戴碧珠,陳文俊,張美麗,丁金環,李榮美,張秀英,黃玉煌,黃玉雪,黃玉鈴,葉昭雲,鄭史玉女,趙寶珍,曾林瑞香,張書汀,曾秀珍,楊徐玉嬌,妙聞法師等39人
地點:新竹南下遊覽車上及溪頭森林溪景區
時間:2025年06月19日9時~15時
課程內容:森心人與自然的巧妙相遇
活動內容:
蕭副會長在這次的杉林溪活動轉變為讀書會的形式,結合巧慧與心路兩個讀書會,於覽覽車上,介紹杉林溪勝景及安全事先鋪陳,讓大家透過閱讀與討論深入探索園區的生態、美景及文化背景。接續展現成活動心得分享,一、杉林心語傾聽自然與自我(蕭富帶領分享)二、森心人與自然的巧妙相遇(簡麗珠帶領分享)。
一、杉林溪自然生態園區內,位於「青龍蕨類步道」旁,有一個大型書本裝置,專門介紹蕨類植物的生態與多樣性。
二、介紹這個裝置的內容:
1. 生生不蕨
2. 綿延不蕨
3. 天生蕨配
4. 蕨無僅有
5. 讚不蕨口-食
6. 蕨代風華-衣
7. 蕨絕妙建-住
8. 蕨絕對可-行
9. 蕨處逢生
10. 夢中蕨醒
活動心得:
這個裝置以開放式書本的形式呈現,內部展示了蕨類植物的各種資訊。這個大型書本裝置不僅是一個學習的工具,也成為園區內一個獨特的景點,吸引遊客停下腳步,深入了解蕨類植物的世界。
1、「蕨」4億年前到今天,從蕨類森林到森林底層,從陸生植物的主角至今退居一隅,但它們今日在我們身邊仍佔有重要地位。
2、整個裝置就像一本書可以翻閱,很特別,目錄有10個章節。經過簡麗珠副會長的解說,了解到原來蕨類與我們日常生活食衣住行息息相關。
3、蕨類植物沒有花朵與種子靠孢子來進行繁殖。有部份蕨類從外觀上可能看不大出來,所以我們日常生活中見到的植物如田字草、滿江紅、槐葉蘋等都是蕨類植物。
4、蕨類植物的生長環境相當多樣,但普遍偏好潮濕、陰涼、通風的地方。它們不開花、不結果,靠孢子繁殖,對水分和濕度要求較高。
5、可以在哪些地方找到蕨類?
郊山步道、登山道: 鳳尾蕨、觀音座蓮、石葦 台灣低海拔山區常見
自然生態園區、森林遊樂區: 鳥巢蕨、巢蕨、鹿角蕨 如杉林溪、阿里山
溪邊、山澗: 紫背蕨、水蕨 水氣足,蕨類茂密
室內花市、園藝店: 山蘇花、鹿角蕨(盆栽) 可人工栽培觀賞
都市綠牆、公園植栽 鳥巢蕨、鐵線蕨 做為觀葉植物使用
6、蕨類植物可以用來做為植物染料,綠色染料(小毛蕨、腎蕨),紅色染料(龜毛蕨)。
7、鐵路尚未電氣化之前火車最主要的燃料就是煤炭,新式的電動車、電動機車、電動腳踏車,的電力在台灣人有40%是由燃煤產生的。而煤炭是古代蕨類植物埋在地底高溫高壓而形成的。
8、涼拌過貓,炒山蘇這兩道常吃的桌上菜就是蕨類。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鳳山-世醒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6 個月前
新竹-心路讀書會
新竹第四分會 心路讀書會 / 帶領人:蕭富/記錄:蔡淑瓊/攝影:蔡淑瓊
人員:蕭富,陳淑枝,林錦霞,丁金環,顏盈婷,李思儀,黃淑珍,劉秀蓮,鄭秀華,黃玉煌,黃玉雪,黃玉鈴,葉昭雲,簡麗珠,周梯益,陳文俊,張美麗,彭忠賢,戴碧珠,林綉勤,李榮美,蔡鶯妹,吳天賜,蔡淑瓊,陳忠和,許麗卿,何台生,黃玉嬌,張秀英,湯芝輝,楊鈺城,鄭史玉女,趙寶珍,曾林瑞香,張書汀,曾秀珍,楊徐玉嬌,妙聞法師等38人
地點:新竹南下遊覽車上及溪頭森林溪景區
時間:2025年06月21日9時~15時
課程內容:杉林心語傾聽自然與自我
活動內容:
蕭副會長在這次的杉林溪活動轉變為讀書會的形式,結合心路與巧慧兩個讀書會,於覽覽車上,介紹杉林溪勝景及安全事先鋪陳,讓大家透過閱讀與討論深入探索園區的生態、美景及文化背景。接續展現成活動心得分享,一、杉林心語傾聽自然與自我(蕭富帶領分享)二、森心人與自然的巧妙相遇(簡麗珠帶領分享)。
1. 杉林溪花卉介紹:從一年四季不同花卉的生長週期,探討植物生態與自然保育。
2. 著名景點解析:深入了解石井磯、青龍瀑布、聚英村、花卉中心、松瀧岩及天地眼的歷史與特色。
3. 銀杏湖的生態觀察:透過資料與影像分析湖畔的銀杏、水杉與湖泊生態。
4. 杉林溪步道探討:不同步道的難易度與適合的探索方式,分析生態步道對人體與自然環境的影響。
5. 環境保育與規範:討論園區內的環保規則與如何維護生態環境。
6. 販賣部與服務介紹:探索園區內商店的文化價值,了解當地特色商品及飲食選擇。
讀書會心得:
• 杉林溪的自然之美:透過書籍與資料深入了解杉林溪的生態系統,感受一年四季不同的花卉美景。
• 保育與永續發展:討論杉林溪如何經歷地震與颱風的災害並浴火重生,思考自然保育的重要性。
• 步道與環境維護:探討不同步道的設計與挑戰,如何在自然環境中做到永續旅遊。
• 銀杏湖的魅力:分析銀杏湖的人工湖建設與其生態價值,並欣賞湖畔四季不同的風景。
• 文化與旅遊體驗:學習杉林溪園區的歷史與人文特色,思考如何透過旅遊促進地方發展。
透過這樣的讀書會方式,可以讓參與者不僅能夠深入了解杉林溪的生態與環境,也能透過資料與討論獲得更深層的認識,使活動更具教育意義。你覺得這樣的調整如何?是否還有其他想加入的內容?
活動心得:
1、佔地40公頃的杉林溪森林生態渡假園區海拔1,600公尺,一年四季花期不斷。1~2月鬱金香櫻花、3~4月牡丹花、台灣杜鵑、水晶蘭、紫藤、5~6月台灣蝴蝶戲珠花、5~8月繡球花季、7~8月昆蟲季、9~11賞鳥趣、10~12 銀杏賞楓、水仙、
葉牡丹。
2、春櫻吐蕊、夏石楠花開、秋蘭飄香、冬楓香是一處兼具渡假、觀光及教育的知性自然原野很值得社會團體、家庭親子、學校師生來親近、探索及體驗的生態園區。
3、著名景點依序為石井磯、青龍瀑布、聚英村、花卉中心、松瀧岩與天地眼。
4、杉林溪前後歷經民國88年九二一地震及民國90年桃芝颱風的接連重創,浴火重生後,在青龍瀑布前斥資百萬新建一座「九九吊橋」,代表另一全新的開始。
5、步道前段至越嶺古道口為水泥路,非常適合所有年齡層輕鬆慢行,並可使用推車及輪椅;步道後段為枕木階梯,不適合輪椅、推車行走。
6、園區有滿滿負離子能量,適合深呼吸維持身心舒暢。
園區無設置露營/露營車場地,禁止明火、烤肉、炊煮、游泳、垂釣及施放煙火。除吸菸區外,全區皆禁止吸菸。人間仙境、請勿吸食人間煙火。
7、帶著尊重自然的心,勿盜採、破壞、刻字、汙染及捕獵,以免觸法。
8、謹慎安靜的旅行,避免干擾野生昆蟲動物的生息,以預防叮咬。珍惜自然資源隨手做環保,垃圾減量及分類回收資源,留給園區清爽的環境。
9、2021年新設的人工湖「銀杏湖」,湖畔兩岸種植 130棵銀杏及數十棵水杉,在秋季一片金黃色倒映湖面會非常漂亮。
10、青龍蕨類步道全長 1600公尺,是直線型的森林步道所以必須沿原路返回,與越嶺古道並列園區第三長的步道,在杉林溪森林生態度假園區中屬於挑戰型的森林步道。
11、青龍瀑布擁116公尺高的峭壁,垂掛而降,有「中部最美的瀑布」雅號。」及「杉林溪第一瀑」的美名,相比之下青龍二瀑是涓涓細流,體力好的人可以順遊雙瀑。
12、花卉中心目前展覽各式牡丹花,今天大家可以盡情欣賞大飽眼福。
結語:文化與旅遊體驗:學習杉林溪園區的歷史與人文特色,思考如何透過旅遊促進地方發展
+3
1
0
0
0
0
0
鳳山-世醒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新竹-心路讀書會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新竹-心路讀書會
新竹第四分會心路讀書會
帶領人:/記錄:蔡淑瓊
攝影:蔡淑瓊
蕭富,林錦霞,丁金環,蔡淑瓊,蔡鶯妹,鄭秀華,劉秀蓮,詹淑芳,陳淑枝,楊思琴,顏盈婷,林綉勤,游朝江等人
地點:法寶寺二樓
時間:2025年05月10日9時15分~10時
課程:從我做起
活動內容:
1. 讀書會參與者大家一起唱讀書會會歌,呼隊呼,接著讀書會正式開始。
2. 課程內容:金玉滿堂1 第十九課 從我做起
一切好事,從我本身做起;一切好言,從我口中說出;
一切善心,從我內心開發;一切善人,從我至誠禮敬。
3. 摘錄內容要點以ppt呈現,解說、提問與分享。
4. 結束前游朝江督導帶領大家唱誦〈讚佛偈〉、稱念佛號回向,結束今日的讀書會。
活動心得:
1. 人間音緣〈從我做起〉這首歌,歌詞不長卻言簡意賅,游督導帶領我們唱了三遍之後大家就能朗朗上口了。
2. 平常我們來道場服務或學習,要求別人的同時,自己也要從本身做起。生活中奉行三好原則,存好心包括好氣場,讓週遭的親朋好友感受到自己的善心美意。
3. 禪宗兩則公案非常有啟發性:其中一則:有兩人結伴外出參學,其中一人心生退
卻,另一人鼓勵他會盡力幫助他,但是吃飯、拉尿、走路,要自己解決,才能一起上路。另一則小蝸牛嫌自己背上的殼笨重不好看,羨慕天上的飛鳥,地下的蚯蚓都有依靠;蝸牛媽媽告訴牠,身上的殼不美麗又笨重,但卻是自己安全的保障。
4. 禪宗黃檗禪師的「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當作如是求」,聽經聞法雖
好,但凡事要自己去落實,反求諸己,萬里的路程別人是不能代替我們走的。
5. 我們要學習直下承擔,自我肯定,捨我其誰,凡事靠自己,不寄望在別人身上,
才會有成功的一天。
6. 自我修行的必要性
(1) 解脫煩惱:透過修行人們能夠減少對外界的執著,進而減輕痛苦。
(2) 培養慈悲心:觀世音菩薩以慈悲為懷,修行能幫助我們學習如何關懷他人
(3) 提升智慧:修行不僅靜坐冥想,更是對自身行為與思維的反思,進而提升智慧。
(4) 宇宙和諧共存:透過修行,人們能夠更深刻理解生命的本質,與世界達到和諧。
7.從我做起,每次來做義工心得分享,蔡鶯妹師姐:做得法喜充滿,越做越年輕越
健康;詹淑芳師姐:每次來做都心存歡喜心,而且還可以跟師兄師姐碰面聊天。
陳淑枝督導:每次輪到掃淨房,若沒有人來掃,會長都主動承擔完成。
8.游朝江督導認為來道場做事是沒薪水拿,比公司有薪水的做得好,這是心態問題。
9.會長認為每次要掃大殿或典座等各項活動,都靠大家的發心,非常感謝。
10.如何從自己做起,改變內心世界?帶領人游督導提出下列實用的5項供大家作為
努力目標。
(1)培養責任感(2)從小是事做起(3)持續學習與成長 (4)影響他人 (5)堅持信念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目前尚未有任何活動。
You need to login to read the rest of the stream items.
登入
or
現在註冊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
最新文章
2024年人間佛教讀書會初階/精進培訓暨認證帶領人聯誼座談
2025 閱讀研討會報名狀況查詢
2024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 閱讀研討會《星雲大師全集導讀》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讀書會家族最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