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Introduction
Pinned Items
Recent Activities
  • 曰期:2023年10月01日
    時間:下午2:30-4:30
    地點:雲林講堂
    參加人數:6
    帶領人:陳*絹

    文章內容:
    人間佛教小叢書(230)P9-12頁

    * 第一類【經義】 / 016-018佛法真義(共3冊) / 017佛法真義2 / 佛學思想 / p064 吉祥
    吉祥
    所謂「天下好語佛說盡」。在佛經裡面,佛陀開示的言教,諸如:三法印、四聖諦、十二因緣、八正道、四念處、五停心觀等,這些都是佛陀對世道人心的指導,讓我們了解生命的去來,認清人生的實相,以及懂得如何淨化心靈,如何去除煩惱,如何解決人生的種種問題,如何讓自己的道德、人格、智慧不斷增上、不斷成長、不斷提升,最後得以獲致生命的圓滿。

佛陀對於人生目標的指導,對於人心淨化的開示,對於無明煩惱的去除,甚至對於能夠給人歡喜、給人信心、給人增上的好話,在各種經論裡面都有提到。例如,一般人都希望人生順遂,平安吉祥。在《吉祥經》裡,佛陀就指導了許多能夠獲致吉祥的方法。包括:

「勿近愚痴人,應與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為最吉祥」、「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從業要無害,是為最吉祥」、「邪行須禁止,克己不飲酒,美德堅不移,是為最吉祥」、「恭敬與謙讓,知足並感恩,及時聞教法,是為最吉祥」、「自制淨生活,領悟八正道,實證涅槃法,是為最吉祥」、「八風不動心,無憂無汙染,寧靜無煩惱,是為最吉祥」等等。

吉祥,就代表沒有災難,沒有災殃,一切都是美好的時刻,美好的因緣。世間上,哪一個人不希望「吉祥」呢?所以佛經裡也不斷的有「二六時中恆吉祥」,或是「晝夜吉祥」,或者「一切吉祥」的祝福語;當一個人在生活裡,時刻都吉祥了,也就不會有災難發生。

所謂「二六時」是印度計算時間的方式。白天有三個時辰,稱為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夜間也有三個時辰,稱作初夜、中夜、後夜。把白天的三日分,和晚上的三夜合起來,即為晝夜六時恆吉祥。用中國話來說,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是很順利,都是很圓滿、平安,都是很歡喜、很自在。

「吉祥」是每一個人都希望的,如中國過去帝王的時代,大臣們向皇上叩首,也都會喊「吉祥」!用現在白話的意思,就是「你好」!因此,如果我們見到人,不分親疏、不分怨仇,都肯得問候「吉祥」、「你好」,那麼「吉祥」二字,放之於四海,到處都能普遍通行。

吉祥是最圓滿的意思,所以現在國際佛光會,體悟到佛陀給我們的祝福,給我們的加持,因而在人與人之間推動,平時見了面時,都會互祝吉祥。甚至現在社會國家動盪之際,我也主張要「共生吉祥」,世間上各種生命的存在,都要能「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一般親密,才能吉祥,才有和平。如果人與人之間,都能你吉祥、他吉祥,統統都吉祥;人間一切眾生都很吉祥,那麼二六時中恆吉祥,不就是佛法普遍人間的意思嗎?
    @唱隊歌
    @隊呼
    下次讀書會日期112年10月22日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雲林快樂讀書會
    日期~112年9月17日
    時間~下午2:30~4:00
    地點~雲林講堂觀音祈福園
    參與人數~3+1
    教材~人間佛教的戒定慧(九)-4一句受用語應機點智慧
    一,全員共讀一遍本文
    二,一句受用語分享討論與結論
    1,我是佛
    昌 :我是佛就是非佛不做,凡事依佛教法行佛,待人處事不離佛法
    美 :我認為我是佛是一種承擔,一種責任身為佛光人要多說ok少說No,多參與活動廣結善緣自然就會與佛相應。
    絹 :2拒絕要有代替~就是說說好承擔事情時,若臨時有事需找同參幫忙完成這也是一種責任。
    茜: 3,錢用了才是自己的~錢財是五家共有(水,火,盜賊,國家,不孝子孫),錢財要能歡喜布施,福利社會慈善等等布施才是我們自己的。
    結論
    佛法如燈塔,可以指引我們人生的方向,使我們不致在茫茫的大海中迷失,因為有佛法就能開啟般若慧眼,般若如暗室的光,能照破我們心地的無明,銷融人我之間的差別對待,讓我們的心不被外境的苦樂所動,進而把執著的凡情轉為對眾生的慈悲。
    ***插播====今天有緣遇到要前往海外任職的三位法師來訪,善因好緣法喜充滿。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曰期:2023年7月30曰
    地點:雲林講堂三好觀音祈福園
    參加人數:5人
    流程
    2:30-2:40暖身運動/超慢跑
    2:40-2:50一起朗讀
    2:50-4:10聞、思、修、證導讀
    4:10-4:30點心、聯誼、分享
    文章內容:
    人間佛教小叢書(228)P19-28

    第二類【人間佛教論叢】 /
    人間佛教的戒定慧 /
    216 第三章 人間佛教的慧學 /
    268 三、 慧的應用——生活行儀,人間慧用

    (三)佛法新詮適用人間
    除了健全硬體設備,以及弘法方式力求日新月異外,我更儘量使用現代人能聽得懂的語言來詮釋佛法,務求讓佛教與生活沒有隔閡,例如:

    我把「六和敬」詮釋為:
    見和同解:就是「思想上建立共識」。
    戒和同修:就是「法制上人人平等」。
    利和同均:就是「經濟上均衡分配」。
    意和同悅:就是「精神上志同道合」。
    口和無諍:就是「言語上和諧無諍」。
    身和同住:就是「行為上不侵犯人」。

    我對「普賢十大願」作了如是說:
    一者禮敬諸佛,就是實踐「人格的尊重」;
    二者稱讚如來,就是實踐「語言的讚美」;
    三者廣修供養,就是實踐「心意的布施」;
    四者懺悔業障,就是實踐「行為的改進」;
    五者隨喜功德,就是實踐「善事的資助」;
    六者請轉法輪,就是實踐「佛法的弘傳」;
    七者請佛住世,就是實踐「聖賢的護持」;
    八者常隨佛學,就是實踐「真理的追隨」;
    九者恆順眾生,就是實踐「民意的重視」;
    十者普皆回向,就是實踐「圓滿的功德」。

    我對「皈依三寶」及「受持五戒」,做了如下譬喻:
    皈依三寶:
    佛如光,皈依佛,就是點亮心靈燈光,
    為自己建設了一間電力公司;
    法如水,皈依法,就是儲蓄甘露法水,
    為自己營建了一座自來水廠;
    僧如田,皈依僧,就是長養菩提花果,
    為自己開發了一畝良田土地。

    受持五戒:
    不殺生,就是對別人的生命不侵犯;
    不殺生而護生,自然長壽。
    不偷盜,就是對別人的財產不侵犯;
    不偷盜而布施,自然富貴。
    不邪淫,就是對別人的名節不侵犯;
    不邪淫而尊重,自然和諧。
    不妄語,就是對別人的信譽不侵犯;不妄語而守信,自然譽好。
    不吸毒,就是對自己的理智不傷害;不吸毒而正常,自然健康。

    我感於過去一般人認為佛教一再講布施,好像學佛就是為了要布施給人,自己又能獲得什麼利益呢?為了扭轉一般人的觀念,我在〈六波羅蜜自他兩利之評析〉論文中,對「六波羅蜜」做了如此註解:

    布施可以種一收十,改造自己慳貪的性格;
    持戒可以三業清淨,改造自己惡性的行為;
    忍辱可以自他得益,改造自己瞋恨的惡習;
    精進可以無事不成,改造自己懈怠的因循;
    禪定可以身心安住,改造自己散亂的思想;
    般若可以觀空自在,改造自己愚痴的認知。

    所以:
    (一)布施,是給人呢?是給己呢?看似給人,實際上是給己。布施能度「慳貪」,是自己發財之道。

    (二)持戒,是束縛呢?是自由呢?看似束縛,實際上是自由。持戒能度「毀犯」,是自己平安之道。

    (三)忍辱,是吃虧呢?是便宜呢?看似吃虧,實際上是便宜。忍辱能度「瞋恚」,是自己做人之道。

    (四)精進,是辛苦呢?是快樂呢?看似辛苦,實際上是快樂。精進能度「懈怠」,是自己成功之道。

    (五)禪定,是呆板呢?是活潑呢?看似呆板,實際上是活潑。禪定能度「散亂」,是自己安心之道。

    (六)般若,是外求呢?是內求呢?看似外求,實際上是內求。般若能度「愚痴」,是自己明理之道。

    另外,對於佛教經典時常利用「偈頌」來重述經文的意思,古德也提倡用四句偈來表達經義。四句偈簡明易記,就如中國的詩歌,容易讓人朗朗上口,所以我也學習古德,用四句偈來表達佛法。例如,佛陀十大弟子各有第一,我就依照他們的專長,寫下:「舍智連通說富那,須空旃論迦頭陀,那律天眼波離戒,阿難多聞密行羅。」另外,我也曾以一首四句偈:「密富禪貧方便淨,唯識耐煩嘉祥空,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天台宗。」點出八宗的特色。

    過去古德用科判講經,我曾經把《金剛經》用「無住生心、無我度生、無相布施、無得而證」四句話,概括講解。我也曾把《大乘起信論》、《般若心經》等,做成表解,讓人一目了然,易於掌握要點。

    很多人研究佛教史多年,對整個中國佛教二千多年的發展,始終不容易理清脈絡,因此我就想到把佛教自秦漢年間傳入中國後的二千餘年歷史,分為六個時期,正好總結人間佛教的內容。六個時期分別是:

    一、東傳譯經時期(秦漢魏晉時期)
    二、八宗成立時期(隋陳李唐時期)
    三、禪淨爭主時期(五代趙宋時期)
    四、宮廷密教時期(元明皇朝時期)
    五、經懺香火時期(滿清民國時期)
    六、人間佛教時期(二十世紀以後)

    聞的提問
    1、大師除了健全硬體設備,以及弘法方式力求日新月異外,用什麼方式來詮釋佛法?
    2、大師如何詮釋「六和敬」?
    3、大師對「普賢十大願」用哪些我們聽得懂的語言來詮釋?
    4、佛如什麼皈依?佛就是怎樣?
    5、法如什麼?皈依法就是如何?
    6、僧如什麼?皈依僧就是如何?
    7、「五戒」是?
    8、不殺生,就是?
    9、不偷盜,就是?
    10、不邪淫,就是?
    11、不妄語,就是?
    12、不吸讀,就是?
    13、所以作到了受持五戒,自然就能夠如何?
    14、大師對「六波羅蜜」做了如何的註解?
    15、布施,是給人呢?還是給自己呢?
    16、持戒,是束縛呢?是自由呢?
    17、忍辱,是吃虧呢?是佔便宜呢?
    18、精進,是辛苦呢?是快樂呢?
    19、禪定,是呆板呢?是活潑呢?
    20、般若,是外求呢?是內求呢?
    21、佛教經典時常利用「偈頌」來重述什麼的意思?古德也提倡用什麼來表達經義?
    22、大師用哪四句話來詮釋十大弟子跟他們的專長?
    23、但是用哪一首四句偈來點出八宗的特色?
    24、大師把「金剛經」用那四句話來概括講解?
    25、大師對整個中國佛教二千多年的發展,理清脈絡,把佛教自秦漢年間傳入中國後的二千餘年歷史,分為那六個時期?

    思與修的提問
    26、佛法上的「六和敬」是?
    27、大師對「六和敬」的詮釋?
    28、我們經常課誦的普賢十大願?用共修的方式唱一下。
    29、大師對「普賢十大願」的詮釋?我們也唱一下?
    30、什麼是皈依三寶?
    31、有什麼利益?
    32、什麼是受持五戒?
    33、有什麼利益?
    34、大家知道幸福哪裡來嗎?為什麼?
    35、為什麼行六度波羅蜜可以自立利他?
    36、佛陀的十大弟子?
    37、八宗?
    證的提問
    38、在你的人生中有沒有和文章中相關的經驗?
    鈺分享:宣講時將大師的文章,「生活中的修行」重點改編成歌詞,調寄「山歌調」,幫助大家記憶。
    39、在這次的討論中,你有領悟到什麼?
    分享:原來幸福不難!只要皈依跟受五戒!所以學佛真好!其實「五戒」就是「不侵犯」!
    40、在這次的內容中你有學到什麼?
    分享:原來大師的人間佛教就是「與生活沒有隔閡」,如文章內的重點;「就是」自己去「改造」「實踐」「建設」「自然」就能擁有幸福人生!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1120717相片分享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Reposted from 雲林-快樂讀書會
    雲林講堂斗六分會
    快樂讀書會[人間佛教小叢書(228)P13~18頁
    日期:112,7/18PM14:30~16:30
    人數:6人
    帶領人:*絹
    導讀文章:由生活行儀到人間慧用
    內容:
    1,聞--一起共讀文章一遍
    2,思-威儀的攝受非常重要,大師說到在叢林教育上可學習許多出家大德身上學習應有的威儀,如何在不違傳統佛教的根本教義下,運用運用現代化的弘法方式,大師曾利用說唱弘法,人間音緣,梵唄音樂會等等希望達到解行並重的效果,佛教隨著信仰普及不再局限於寺院中,但寺院是精神的象徵,寺院有僧眾駐錫...
    雲林講堂斗六分會
    快樂讀書會[人間佛教小叢書(228)P13~18頁
    日期:112,7/18PM14:30~16:30
    人數:6人
    帶領人:*絹
    導讀文章:由生活行儀到人間慧用
    內容:
    1,聞--一起共讀文章一遍
    2,思-威儀的攝受非常重要,大師說到在叢林教育上可學習許多出家大德身上學習應有的威儀,如何在不違傳統佛教的根本教義下,運用運用現代化的弘法方式,大師曾利用說唱弘法,人間音緣,梵唄音樂會等等希望達到解行並重的效果,佛教隨著信仰普及不再局限於寺院中,但寺院是精神的象徵,寺院有僧眾駐錫道場,有佛法僧三寶才有佛教寺院,才能傳播教義,才能住持正法。
    3修-落實生活,策劃不同活動,接引不同年齢層的信眾如~暑期兒童班,親子活動班,參訪聯誼等等…
    4,證-可參考佛光菜根談,佛光祈願文等淺學易懂的大師著作做分享接引新人。
    5,隊歌~讓我們快樂一起來讀書,快樂快樂來讀書,看你歡喜又快樂,讓我們大門為你開,歡迎!歡迎!歡迎你,歡迎快樂來讀書(重覆一次)
    6,隊呼~快樂做好事 快樂說好話
    快樂存好心 快樂做好人
    快樂 快樂 快樂 啊~讚啦!
    More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雲林-快樂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9 個月前
    雲林講堂斗六分會
    快樂讀書會[人間佛教小叢書(228)P13~18頁
    日期:112,7/18PM14:30~16:30
    人數:6人
    帶領人:*絹
    導讀文章:由生活行儀到人間慧用
    內容:
    1,聞--一起共讀文章一遍
    2,思-威儀的攝受非常重要,大師說到在叢林教育上可學習許多出家大德身上學習應有的威儀,如何在不違傳統佛教的根本教義下,運用運用現代化的弘法方式,大師曾利用說唱弘法,人間音緣,梵唄音樂會等等希望達到解行並重的效果,佛教隨著信仰普及不再局限於寺院中,但寺院是精神的象徵,寺院有僧眾駐錫道場,有佛法僧三寶才有佛教寺院,才能傳播教義,才能住持正法。
    3修-落實生活,策劃不同活動,接引不同年齢層的信眾如~暑期兒童班,親子活動班,參訪聯誼等等…
    4,證-可參考佛光菜根談,佛光祈願文等淺學易懂的大師著作做分享接引新人。
    5,隊歌~讓我們快樂一起來讀書,快樂快樂來讀書,看你歡喜又快樂,讓我們大門為你開,歡迎!歡迎!歡迎你,歡迎快樂來讀書(重覆一次)
    6,隊呼~快樂做好事 快樂說好話
    快樂存好心 快樂做好人
    快樂 快樂 快樂 啊~讚啦!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雲林講堂 斗六分會
    快樂讀書會 【人間佛教小叢書(228)P3-12頁】
    日期: 6月25日下午2:30-4:30
    地點:雲林講堂三好觀音祈福園
    人數:4人
    帶領人:*美
    導讀文章:慧的應用—生活行儀,人間慧用
    《星雲大師全集26·第二類【人間佛教叢書】·人間佛教的戒定慧》

    網路搜尋:首頁 / 第二類【人間佛教論叢】 / 人間佛教的戒定慧 / 216 第三章 人間佛教的慧學 / 268 三、 慧的應用——生活行儀,人間慧用
    268 三、 慧的應用——生活行儀,人間慧用
    在《大乘起信論》提到,眾生「一心開二門」,即「心真如門」與「心生滅門」。又說一心的本體、相狀、作用廣大無限,所以稱體大、相大、用大。「體相用」三者不可分割,本體的精神、意義,要能隨機、隨緣、隨宜的權巧應用,才能發揮他的價值。

    般若智慧就是我們的「心真如門」,般若不是談玄說妙,要表現在生活行儀上,成為人間慧用,才有意義。當初佛陀在靈山會上拈花,迦葉破顏微笑,師徒印心,禪於是成為人間的一道光明;佛陀成道前,放下苦行,接受牧羊女的供養,五比丘相約不理睬佛陀,但是當他們見到成道後的佛陀,被佛陀的威儀攝受,忍不住跪地禮拜,並且再度隨侍佛陀,於是成為佛教「最初的僧寶」。佛陀的行儀度化,就是人間的慧用。

    山東湛山寺倓虛大師,有一次在佛前上香,一位王居士剛好來寺,居士深受大師虔誠肅穆的行儀感動,主動捐錢為他建了「湛山寺」,做為弘法道場。在禪門裡,祖師栽松、鋤田、篩米、掃地等生活行儀,都是禪;就是喝茶吃飯、著衣持缽、出坡作務、應酬往來、揚眉瞬目、語默動靜,也都藏有微妙的禪意和開悟的因緣,這也是人間的慧用。

    在叢林裡面,所謂「行如風、立如松、坐如鐘、臥如弓」,行止間特別注重威儀。甚至平時上殿要排班,吃飯要過堂,舉止進退皆有規矩,在在都要學習。但是一般人心裡會想:「都幾十歲的人了,還不會走路嗎?吃了幾十年的飯了,還不會吃飯嗎?」這是因為不了解寺院的規律。寺院不同於俗家,在寺院中,一舉一動都是修行,走路吃飯睡覺都可以參禪,這其中都有很深妙的解脫境界。所以,到了叢林裡,你會感到自己確實是不會走路,不會吃飯;身心千般束縛,積年累月成了習慣,確實需要一一用心擺脫。吃飯端碗,要如「龍吞珠」;持箸夾菜,要如「鳳點頭」;行進走路,要像雁陣一字排開,上身不能動,像頭頂著一盆油,四平八穩的走,在叢林裡真是事事修行,處處法門!有一首偈語,很能說明這些律儀:

    舉佛音聲慢水流,誦經行道雁行遊;
    合掌當胸如捧水,立身頂上似安油。
    瞻前顧後輕移步,左右迴旋半展眸;
    威儀動靜常如此,皈依三寶復何憂。

    佛門講究「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用意在培養一個人出眾的威儀。昔日馬勝比丘以威儀度化舍利弗,成為千古的佳話。因此,樹立良好的形象,不但是做人的基本條件,更可以成為度眾的方便法門。是以傳統的叢林道場很重視制度,不但個人有戒牒,僧團也有清規。所謂「清規」,是指禪宗寺院組織章程及寺眾日常生活的規則,也就是禪宗叢林關於大眾行、立、坐、臥等威儀所訂定的僧制,為眾僧所必須遵守的儀規,類似現代的「共住規約」,是為僧眾日常修行的規範,以及僧團組織、行事的依循。因此,「清規」是健全僧團的圭臬。

    當初百丈禪師為禪宗叢林立下《百丈清規》,使得中國的僧團走向制度化、合理化的僧伽生活。例如明定四十八單職事,各司其職,使得寺務運作組織化、系統化;又訂定各種修持行儀、日用軌範等,使得僧眾具足威儀,心不放逸,身不踰矩。尤其設立住持一職,領眾薰修,綜理寺務,叢林規模於焉建立。

    叢林清規,禮法有度;叢林生活,祥和有序。叢林道場體現了中國儒家所嚮往的天下為公、人人崇樂好禮的理想藍圖,無怪乎時人每見僧團兩序行儀,無不慨嘆「禮失求諸野」!

    為了樹立叢林規矩,落實生活佛法,我在佛光山特別建設寬廣明淨的雲居樓,提供全山徒眾與來山信眾、遊客一起過堂。每天到了用餐時間,全山職事、學生上千人,僧俗依序排班過堂的莊嚴隊伍,常令遊客讚歎、感動,可見莊嚴的威儀也能度眾。

    在佛門,語默動靜安詳,一切合法合宜,就是禮儀;身語意的行止,表現在外,就是生活的禮儀。禮儀合度,也能發揮無言的說教。唐朝時,曾因上表〈諫迎佛骨〉而被貶至潮州當刺史的韓愈,有一天去參訪大顛禪師,大顛禪師正在坐禪,久久不出定。侍者看韓愈等得不耐煩,心裡很著急,便在大顛禪師的耳邊說:「先以定動,後以智拔。」意思是說:「禪師!你的禪定已經打動了韓愈的心,現在你應該要用智慧跟他說法。」韓愈一聽到這兩句話,很高興,他說:「幸於侍者口邊得個消息。」

    「先以定動,後以智拔」,就是人間的慧用,乃至仙崖禪師「感化夜遊沙彌」、金代禪師「養蘭不是為了生氣」,以及佛陀的「殺一救百」、末利夫人的「飲酒救人」、一休和尚的「做人女婿」、丹霞禪師的「燒佛取暖」、石屋禪師的「教人偷心」等等,都是般若的人間慧用。

    此外,歷代不少僧眾以自己的風儀影響帝王,成為佛教的護法。例如,終南山惟政禪師曾入朝為唐文宗解釋「蛤蜊觀音」之事,啟發文宗對佛教的信仰。西域高僧佛圖澄,度化殘暴殺人的石虎、石勒,解救無數生靈,二石尊佛圖澄為師,時常請教社稷大事。佛圖澄的弟子道安大師,曾勸諫苻堅休戰。唐朝玄奘大師,在主持譯經大業的同時,經常隨駕太宗左右接受諮詢國事,玄奘大師圓寂時,唐高宗罷朝三日,悲慟的對大臣們說:「朕失去了一件國寶!」玄奘大師受到朝野崇仰之深可見一斑。

    甚至禪宗初祖達摩祖師來到中國時,與梁武帝一番「對朕者誰」、「並無功德」的論道,雖然彼此機緣不契,達摩於是轉往嵩山少林寺面壁,但這段對話卻影響了後來中國佛教「有為法的福田不究竟,無為法的福德性才究竟」的思想。

    可見一切法,只要能方便權巧、契理契機、隨緣教化,就是人間佛教的慧用。

    讀書會紀錄
    律動、共讀、分享

    下次讀書會日期:7月16日
    帶領人:*絹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雲林講堂 斗六分會
    快樂讀書會 【人間佛教小叢書(198)P29頁】
    日期: 6月11日下午2:30-4:30
    地點:雲林講堂三好觀音祈福園
    人數:6人
    帶領人:*鈺
    導讀文章:解決問題
    《星雲大師全集.迷悟之間10》
    網路搜尋/迷悟之間12-生活的層次
    首頁 > 星雲大師文集 > 迷悟之間12-生活的層次
    解決問題
      人生要解決的問題很多,有能力的人,會想辦法解決問題,沒有能力的人,都是找理由推諉問題。
      人從出生後,第一個所要面對的,就是身體健康的問題,如果沒有對抗病媒的能力,就會被世間自然淘汰,因此注射預防疫苗,就是解決出生後的第一個問題。
      及長,入學讀書開始,所要面對的,就是大大小小的考試,從國小、國中、高中,一直到大學、甚至碩博士,學校總會出一些問題,來測試你所讀的書是否受用。畢業後,求職時也要通過筆試、口試,看你是否有能力解決職場所要面對的問題。
      出了社會,除了生活上的問題外,還有人際往來的問題、經濟問題、婚姻問題、職位升遷問題,以及國家社會問題,乃至兄弟間對父母養老的問題等,真是繁不勝數。
      現代有些人,遇到了職場問題、學業問題、感到迷惘的時候,就以自殺來解決,這是弱者逃避現實的方法,而不是解決問題之道。
      當問題發生時,應該先告訴自己「勇敢面對」、「不要退縮」,只有勇於面對問題,才能找出問題的癥結點。例如,考試落榜,是因為用功不足,還是準備的方向錯誤?知道了,再求努力;求職不錄取,是因為比我有能力者過多,還是面試時太過緊張呢?知道後,就要多充實自己,並以平常心面對;情場失敗了,是因為二人的個性不合,或是家庭教育懸殊?找出原因後,可以挽回固然很好,如果已形同陌路,何不找一個可以與自己合得來的,或是想想自己沒有認識另一方之前,不也是一個人自在的過活嗎?
      知道了問題點,要能人我互調、要能退後一步、要能為別人設想,能吃虧、謙讓的人,必定能獲得人緣,也必能成為最大的贏家。
      解決問題最大的困難,就是「不知道問題在哪裡」,連問題在哪裡都不知道,要如何解決呢?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如果自己不能找出問題,可以請問別人,如果別人願意主動告訴你,你要能虛心接受,如果一再推諉問題,那就無法解決問題了。
      解決問題,是克服困難以及進步的動力;解決問題,就如同搬開阻擋在你面前,讓你無法前進的石塊,當你沒有能力以自己的力量解決時,可以請善知識協助,或是聽聽長者的經驗之談,以求解決的辦法,如果你只是一昧的逃避,你人生的路,將永遠被「石塊」阻礙,而不能前進了。
    《人間福報》二○○三年二月二十七日

    讀書會紀錄
    時刻表
    2:30-2:40人間音緣欣賞&活動筋骨
    2:40-2:50閱讀、朗讀文章
    2:50-3:50聞、思、修、證導讀分享
    3:50-4:20茶敘、心得交流
    4:20-4:30隊歌、隊呼、心經、回向

    1、這篇文章的篇名?作者?出處?
    2、有能力和沒有能力的人,有何不同?
    3、人從出生後第一個要面對的問題是什麼?解決的方法?
    4、讀書的時候面對了什麼問題?
    5、畢業後求職面對到的是什麼問題?
    6、現代人用什麼方法來解決問題?但是大師在文章特別提到,這並不是解決之道。
    7、當問題發生時應該先如何?
    8、文章裡面有哪些的例子?
    9、知道問題點要能如何解決?
    10、問題最大的困難是?
    11、解決問題是什麼的動力?
    12、解決問題就如同什麼?
    13、當我們自己沒有能力時可以如何?

    1、您對哪一段印象深刻?
    *絹:常常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會讓自己很煩。
    *鈺:這就是當局者迷,就是大師文章中說的「不知道問題在哪裡」
    *卿:有些時候我們有問題,不方便講出來。
    *鈺:對!所以大師說「要找善知識」跟「有經驗的長者」不要找瞎子引路。問對人。或像*絹師姐說的可以到道場「找佛祖」至少跟佛祖說說心情也會比較好。
    *卿:我有一次就曾經因爲孩子的問題到寺廟哭,談話後雖然師父說也沒有辦法幫我解決,但也得到舒壓。把情緒紓緩。
    2、人生曾經遇到什麼難忘的問題?像文章提到的讀書、感情、就業等等。
    *昌:印象中沒有遇到什麼不能解決的問題。但像這次讀書會培訓,承擔佈置組的工作,那天晚上就睡不著,因為沒有經驗,還好總部回覆,等他們到了再佈置就好,我就放心了。
    *鈺:所以你用的方法就對了,你用「找善知識」跟「有經驗的長者」、請示上級。
    *昌:把會場、分組、用餐的桌子都先準備好。⋯⋯⋯雖然當天早上全部都再改過,但也是最好、最圓滿。
    *美:所以「法無定法」都是最好的。
    3、您解決問題最常用的方法?

    1、有沒有自己解決問題或幫別人解決問題的經驗?
    *美:最近有幫一位比較不熟悉道場環境的吳督導解決問題;當他們來打掃時,有信徒來再問道場的事,於是他轉由我來聯絡,後來了解後得知,原來是一個老信徒,只是多年沒參加活動,新的雲林講堂第一次來! ⋯⋯。
    這幾次看到她開始都有一起出來共修,並打算參加大悲慘法會,這是我最歡喜的地方。
    *鈺:讚嘆你不但幫別人解決了問題,同時也如大師說的,不放棄任何因緣,多接引了一位信徒來到場,是非常好的一個分享。
    *鈺:有一次分會剛好辦捐血活動,早上七點多穿好工作服要出門時,接到一個朋友打電話告訴我:「我公公倒臥在浴室門口往生了!我怎麼辦?」於是告訴他:莫慌!先打電話給警察、念佛,然後自己帶著念佛機前往。⋯⋯⋯協助他們等警察處理好,葬儀社將大體送往生命園區後才離開,接著參加捐血活動。這是我最難忘的幫人解決問題經驗。

    1、在這次的「解決問題」文章了解討論後有沒有領悟到什麼?學到什麼?
    大家:遇到問題要冷靜⋯。視問題情形,盡量自行解決。或問善知⋯。
    2、未來自己會用什麼方法來解決問題?
    *鈺:像大師文章中提到應該先告訴自己「勇敢面對」、「不要退縮」,只有勇於面對問題,才能找出問題的癥結點。當我們沒有辦法幫人家時要像大師說的;拒絕要有代替。千萬記得如文章第八段所說;解決問題最大的困難,就是「不知道問題在哪裡」!切記!
    最後希望大家來個公約;當別人「不知道問題在哪裡」時,要像大師最後一段提到的「善知識」,當別人的善知識,提醒他哦!

    茶敘、心得分享
    隊歌、隊呼
    心經、回向

    下次讀書會日期:6月25日
    帶領人:*美

    記錄備註:
    大家發言踴躍,記錄筆拙,疏百漏萬,敬請海涵。祝大家快樂讀書、讀書快樂!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雲林-快樂讀書會 更新了大頭照。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雲林講堂 斗六分會
    快樂讀書會 20230604成立嘍
    本週日6/11下午2:30
    在佛光山雲林講堂
    觀音祈福園正試開始~
    一起來讀書喔!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目前尚未有任何活動。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