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台北-古今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2 年前
    普門-拈花讀書會(線上)
    主題:迷悟之間1-身心安住
    時間:2021年4月28日 19:30-20:45
    參加人員:李孟儒 李佩璇 梁秀芳
    盧碧足 陳碧煌 共5人
    帶領人:李孟儒

    身心安住

    在西方社會,非常重視人們居家的空間,大眾享有寬闊住所的權利。反觀我們社會,一家老小擠在數坪的公寓,生活像在雞籠、魚缸般的狹小空間,面對水泥牆壁、鋼鐵門窗,嗅不到清新空氣,照不到溫暖陽光。你說,居住在四周僵硬的現代人,如何享受身心自在、通體舒泰的安住之樂呢?

    經云:「不住色聲香味觸法。」那麼,我們的身心應以何安住呢?如果住在身體裡,身體終會衰老,無法永久;如果住在房屋裡,房屋終會毀壞,不能恆常;如果住在金錢裡,金錢總在流動,不會永遠;如果住在愛情裡,愛情難免變化,不易久長。

    禪宗二祖慧可,不惜斷臂求法,只為想了知「身心安住」之道;六祖惠能,由於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頓開茅塞,看見自家面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人問杜魯門總統,如何在任務繁重和心理壓力之下,仍能保持鎮定的心情?他說:「我心裡有個安全的避風港。」可見,「身心安住」是圓滿生命、擁有快樂人生的關鍵。

    吾人所以不能安頓身心的原因,是錯把身心住在人我是非中憂慮苦惱,住在患得患失中比較計較,住在貪求擷取中欲壑難填,住在恐懼顛倒中寢食難安。以上等等,致使每日的生活悽悽惶惶,惴惴不安。

    吾人的身心應該安住在社會裡,奉獻群眾,幫助士農工商得以維持運轉;吾人的身心應該安住在自然法則裡,尊重生命,順天而行;吾人的身心應該安住在慈悲法喜、真理滿足中,才能享受祥和寧靜——你曾有此「身心安住」的妙用嗎?
    經典說我們的心「念念如瀑流」,一般人將身心放住在五欲聲色裡,而聖者賢人安住在清淨法樂裡,而菩薩則以示教利喜為事業,以清淨無染為安住。

    希望政府對民間居住環境的規劃,不只是人身的安住,也應有心靈的居所,從提升教育文化、敦親睦鄰、改良社會風氣、提倡家庭倫理、尊重正信宗教方面努力,讓人民物質與精神的身心,都有一個圓滿的安住。


    問:任務繁忙或有壓力時,你如何讓身心安住?

    佩璇:我的生活比較固定,比較少會遇到繁忙的狀況,若有壓力時候,我就會念佛號來穩住自己。


    秀芳:通常遇到這個狀況我會先深呼吸幾次,接著在念佛號,這樣可以讓我很快就平靜下來。為了要讓自己專注的念佛,我會把佛號專注在一個點,比如說心竅或者是眉心。
    碧煌:我會先離開那個空間,出去透透氣。處在狹小的空間,還有鋼鐵的門窗,不如到戶外走走,平復一下情緒。

    碧足:我也是會用念佛及深呼吸的方式來安住身心。工作上難免有壓力,就藉由念佛來減輕壓力。

    問:文章提出4個不能安頓身心的原因,那麼你是錯把身心住在哪裡?

    秀芳:我是錯把身心住在人我是非中憂慮苦惱。常常會不小心就跳進去人我是非中,等我一回神才知道
    苦惱的水已經滿了,我會做功課讓苦惱的水傾斜,倒光。之後覺得心會很清明。

    問:可分享您跳進去人我是非憂慮苦惱的過程嗎?

    秀芳:曾經被會員質疑我的能力,還有嚴厲批評,覺得受了委屈,因此陷入憂慮苦惱。
    事後想想,應該是自己「我執」太重的關係,要抽離這樣人我對待的問題。

    佩璇:我也是會有一些苦惱,我也會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
    剛剛兩位有提到這個人是我在意的,或是在我心中有份量的,他說了些什麼話或是對我有誤解,我就會很在意。因為我希望能夠呈現完美。
    比如說對媽媽或對老師,都希望表現出最好的一面,這是從小就有的框架。所以當有人說我什麼,剛好碰到那個點,就會生起苦惱。
    或許我無形中給人的印象是較嚴肅,或對朋友來說,我是有棱有角,因此讓人誤解也說不定,總總累積久了,就變成我的煩惱。
    要感謝讀書會讓我成長很多,雖一個月才讀兩篇文章,一年下來得到很多的收穫。文章中啟發我很多,每一次的經驗分享除了整理自己的思緒,還可以反省,也可以讀大師的智慧。文字是有力量的,是會潛移默化的。此時的我 ,對於別人惡意的批評,已經覺得不重要了,不會再陷入這種人我是非的苦惱中了。

    碧煌:我也是有人我是非憂慮苦惱的問題。以前我也很在乎人家說我什麼,自從接觸到佛法之後,我會先反省自己,是不是他們說的那個樣子,如果不是,我就放下。我不會放在心上,因為生命有限,不需要浪費時間在這問題。
    朋友能交就交,不能交就當擦肩而過的路人,不需要把心思放在不能交的朋友上面。
    雖然也曾被毒舌過,我回他「阿彌陀佛」。用佛號轉念,安住自己。

    碧足:文章提到4個錯把身心住的問題我都有,住在人我是非中憂慮苦惱中可能更多。
    最近在工作的時候發生的一件事情,主管不明就裡地就罵我,他非常主觀的認為是我的錯,當下我也很生氣,後來忍下來跟他道歉,結果主管為我訂中午便當,並對我很有禮貌。或許他為剛剛的那個態度跟我道歉吧!
    在工作的時候難免會產生一些問題,可以選擇離開現場、離開那個磁場,也可以選擇不要把難聽的話聽進去。
    我的筋比較大條,所以我不太會被這些問題影響。

    問:透過今天的討論,收穫最多的是什麼?

    佩璇:今天這篇文章,跟以往較不同,之前的文章是可以反觀自省,而今天這篇文章感覺是大師的人生智慧,也是大師身心安住的法門,不但是要利益眾生,也是要教導我們,身心安住的方法。

    秀芳:我覺得佩璇分析的很好,我也覺得這篇文章是大師他的實踐法門。當然透過今天的討論我也受益良多。最後我用會友的一句話來結語。
    不比較不計較,好好吃飯睡覺。這也是安住身心很好的方法。

    碧煌:今天的收穫就是聽到大家的分享,覺得受益很多。

    碧足:學到怎麼去看待事情,不需要太執著,看開一點,就是對自己好。

    結語:我們生存的社會,因為空間狹小,鋼鐵門窗,讓人很難身心安住。把身心住在五欲裏,終日惶惶不安。大師告訴我們,應該要安住在慈悲法喜中,才能享受祥和跟寧靜。
    今天的討論非常的精彩,謝謝各位的參與。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