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駿程讀書會記錄
    時間:111、04、09下午3:45 - 5:05
    地點:五樓智慧教室
    主題:人間佛教-佛陀本懷第二章(佛陀的人間生活)
    成員:中山七會會員25人
    召集人:林秀娟
    帶領人:陳淑華
    記錄:陳淑華

    一、內容導讀:
    (一).前言:
    1.本文《佛陀的人間生活》,一窺人間佛陀的本來面目,讓社會大眾認識正信、正常的佛教的原貌°
    2.佛陀他一生念茲在茲眾生的幸福安樂與否°說法49年,受到各界人士推崇°二、佛陀的人間生活
    (二).出家求法:
    1.緣起:
    他為什麽想要出家:
    a.因為觀照到人生社會的種種無常現象:
    b.當他發現政治不能解除人間的生死苦惱、煩惱無明,因而興起出家念頭:
    c.最終找到了人生的究竟歸宿°
    2.過程:
    Q.家人同意他出家了嗎?
    a.他的父王浄飯王不同意他出家,悉達多太子便提出了四個願望,如果能滿足,他就可以不出家:
    (a).人生沒有生老病死的現象
    (b).內心沒有憂悲苦惱的逼迫
    (c).人間沒有悲歡離合的苦痛
    (d).世間上所有一切不增不減
    b.他的父王當然不能滿足他的這些問題°
    (三).出家修證的過程?
    a.只好在某一天的夜裡,和侍從車匿騎著白馬出城°
    b.剛開始他還拜外道仙人阿羅藍為師,想跟他學習解脫的方法,但一切都難以如願,最後惜達多太子進入個人的苦修°
    c.在苦行生活裡,以麻麥充饑,鳥雀在他頭上築巢做窩,可見他修行的情境°
    d.五大臣想要勸回太子,反而把五位留下來,跟隨他苦修°
    e.但經過多年,還是不能進入真理,悟知救度眾生的途徑°因此他毅然起座,決定轉換地方修道°
    f.在尼連禪河沐浴時,卻因為體力不支而昏倒°幸有牧羊女供養乳糜,才讓他恢復體力,但五位隨從誤以為他退失道心,而離他而去°
    g.最後希達多太子在現今菩提迦耶,在一株菩提樹下結草為座,並立下誓願:「如果不能證悟真理,我將永遠不離開這個座位」°
    h.在禪思冥想的過程中,他的煩惱不斷,外有功名富貴、聲色貨利的誘惑,內有貪瞋愚痴、疑忌不平的騷動°但他勇敢正視這一切煩惱,一一克服,終於在西元六百多年的十二月初八日,星月交輝的時刻,廓然大悟°
    Q.他證悟到什麽道理:
    (四).法界平等 醞釀治心理論
    1.據《佛本行集經》卷三十記載,頓時如同天崩地裂,虛妄的世界消滅,呈現在他眼前的,是另一個金光閃爍的真理世界°
    2.在這個真理的世界裡,他看見了法界平等,世間的生滅、空有、事理、成壞、愛恨等對待,都在一念之間完全消除°
    3.他悟到了「緣起性空」,一切因緣生,一切因緣滅,緣起緣滅是宇宙人生的真理;
    4.他自知可以用覺悟的真理向世人宣説,他口中喃喃發出:「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謂「生佛平等」的宣言°
    (五)、教團成立
    Q.佛教成立是在何時?
    1.佛陀想起過去跟他一起修行的憍陳如等五人,希望將悟得的道理和他們共享°
    2.向他們「三轉法輪」講説佛教的總綱「苦集滅道」°在《佛説三轉法輪經》裡記載:
    3.第一轉:他說:「世間的苦,逼迫性;人生的集,招感性;圓滿的生命,可證性;解脫的道,可修性°」這是佛教史上的第一次大轉法輪°
    4.第二轉:佛陀教誡五位同修者:「人間逼迫的苦難,你們應該知道;人生的煩惱無明,你們應該斷除;不死的生命,你們可以圓滿,解脫的道法,你們應該修證°」這是第二轉法輪°
    5.第三轉:他又説:「這許多苦難,我已經知道;這許多煩惱無明,我已經斷除;這種不死的生命,我已經證得;這許多道法,我已經修學°」這是第三轉°
    6.這五位修道者在聽聞佛陀説法之後,也都心地開朗,成為大阿羅漢°然後也做佛陀的弟子,所以他們就跟著佛陀共同度化眾生°
    7.在《過去在因果經》卷三中記載,他們就這樣成為佛陀最初的五位比丘弟子°而佛、法、僧三寶具足,一個宗教的雛形也就宣告完成°

    (六).法為中心 開發自性智慧
    1.這時南北印度有了道場,佛陀率領弟子在各地展開傳道,都獲得社會上大力支持,連北方憍薩彌羅國的「波斯匿王」也加入了信徒行列°
    2.這樣有了南北兩個國家的國王護持,由上而下傳道,就會非常順利的展開,信徒與日俱增,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整的教團°
    3.佛陀的偉大在哪裡?
    在於度眾方法和其他宗教不同°
    他不認為自己是「天下第一」一再強調「我在眾中」,是眾中的一個°
    4.他告訴弟子要「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在《雜阿含經》,表明信仰真理最主要的是信仰自己,開發自性的慈悲
    、智慧°
    5.教團是以「法」為中心的教團,並且提出學道要「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
    (七).教團的成立:
    (1).弘揚佛法:如何散播救人救世的真理°
    (2).度生弘化:人民如何救苦救難°
    (3).六和敬:僧團組織、衣食住行的生活等問題,佛陀為了安住僧團訂立了「六和敬」作為和合共住的原則°
    a,「身和同住」-行為不侵犯別人,大家相處和樂°
    b,「口和無諍」-言語要親切,彼此沒衝突°
    c,「意和同悅」-大家志同道合,內心和悅平靜°
    d,「戒和同修」-在法制上,人人平等°
    e,「利和同均」-在生活上,衣食住行享用平均分配°
    f,「見和同解」-聽聞佛陀説法,以取得思想上的統一°
    自作自受
    (八).無故謾罵 將會自作自受
    1.有一次佛陀在鹿母講堂説法受到一位婆羅門迎面而來,衝著佛陀開口怒罵,佛陀不予理會,安詳的繼續前行°婆羅門氣憤的抓起一把泥土向著他擲過去°正好有一陣風把他拋出去的土吹了回來°
    2.佛陀慈祥的對著婆羅門説一首偈語:「有於不瞋人,而加之以瞋,清浄之正士,離諸煩惱結°於彼起惡心,惡心還自中,如逆風揚塵,還自坌其身°

    3.「獅子身上蟲,還食獅子肉」典故-外道要破壞佛陀說法,他們説:「我們做你的弟子,穿你的衣吃你的飯,但敗壞你所説的修行、戒行°」這就是佛教史上著名的獅子女身上蟲還食獅子肉°
    4.佛陀的遭遇及弟子們的信心具足,不受動搖,而鞏固了教團的安全°
    5.佛陀憑著大智大勇、大無畏的精神,終於從印度九十六種外道的勢力範圍內突圍而出,把佛教弘揚起來,成為古老印度最偉大的文化、最偉大的人間佛教°

    二、討論:
    Q.讀到佛陀的修持經過,了解到他有著常人所不能及的忍耐力與智慧,請問您們在生活中如何面對謾罵你的人?
    A:1.我要看對方罵的內容如何,有理的會接受,無理的有時會反駁回去,讓他了解到什麽是對錯°
    2.我會看對象,如果是老闆或長官當然是忍耐,如果是平輩就看事情而定°
    3.以前別人罵我,我會反罵回去,但學佛以後,了解因緣法,就明白了有因有果,而能用善解的方式來了,似乎也在無形中,改變了自己的壞脾氣°
    4.遭受別人謾罵時,有時冷靜的去了解這個人為何而罵,或者了解這個人的個性,就能讓自己不會有瞋心,而能原諒她°這也是一種修持°

    三、結論
    今天因為時間上的關係,沒有辦法做較深入的討論,是比較可惜的部份,下次會再做改進,謝謝大家!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