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駿程讀書會記錄
    時間:111、04、29晚上7:30-9:10
    地點:線上視訊
    主題:人間佛教佛陀本懷第二章佛陀人間生活(三)
    成員:中山七分會會員16名
    召集人:林秀娟
    帶領人:陳淑華
    記錄:陳淑華

    一、內容導讀:
    (一)、佛陀成道 應機普照
    1.佛陀成道後,行走五印度,從南方的摩偈陀國走到北方的舍衛城,從波羅奈又走到毗舍離,走遍了恆河沿岸,從未停止度化利生的工作°
    2.他在49年弘化的生涯裡,最初直暢本懷,講説《華嚴經》21天,後因觀機逗教,再説《阿含經》12年,《方等經》8年、《般若經》22年、《法華經》和《涅槃經》共8年,這是大會的宣講,至於佛陀對個人特別的教化則是無量數次°
    3.度化的弟子有:
    先前提及的外道領袖、出家的王子、許多大富長者、頻婆娑羅王、波斯匿王、韋提希夫人、末利夫人等°
    4.佛陀的教法:
    (1).如無邊的大海,容納眾流;如日月之光,普照大地°
    (2).對商人説「經營」之道;對農夫説「耕種」之道;對政治家説「治國」之道;
    (3).對弟子的教化方式,常是應病予藥,都給予平等關懷°
    (4).不只在精舍修持,也和弟子們在各地跟「民眾」接觸,「説法教化」,甚至協助排難解紛°
    5.佛陀如何度化阿闍世王:
    (1).頻婆娑羅王在佛陀未成道時,曾經允諾 希達多太子要予他一半的國土勸他(佛陀)不要出家,當時的希達多太子未答應,但允諾如果成道必來度化他(頻婆娑羅王),果然成道後的佛陀也信守諾言回來度化頻婆娑羅王,而頻婆娑羅王也全心護持佛陀°
    (2).所以頻婆娑羅王的兒子阿闍世,受到提婆達多的挑撥,把他父王餓死在獄中°但殺害父親後的阿闍世,並未因得到王位而歡喜,反而心中不時的悔恨悲愁°
    (3).身體也生病了,名醫耆婆對阿闍世王説:「醫生能治身病,但不能治心病,國王的苦,是從心生起,佛陀是無上醫王,只要肯拜見佛陀,一定可以把心病醫好°」阿闍世於是歡喜前往拜見佛陀°
    (4).佛陀告訴他説:「世界上有兩種人,可以得到真正的快樂和幸福°一是修善不造罪的人,一是造罪知道懺悔的人°現在你抱持懺悔之心,知過必改就是好人°你以後要以正法治民,不要行非法的事;以德化民,不要用暴力治國°多行仁政,善名美德可以遠播四方,還是能受到眾人的尊敬°

    (二)七不退法 權巧化解戰爭
    1.阿闍世王討伐跋耆國,佛陀以七不退法,方便權巧的智慧,化解了一場血腥的戰爭°
    2.幫波斯匿王化解哀傷°佛陀對他説:「人生在世,從古至今,有四件事最可怖:
    (1).有生就會有死;
    (2).生病就會枯瘦難看;
    (3).死後神識就會離開身體
    (4).死後將與親人永遠訣別°
    3.任何人逃不出這種「生滅無常」的定律°徒然為死去的人悲傷,不如為亡者作福積德,這樣對亡者才有實質的助益°
    *老病死生是每個人必須面臨的事,無人可以倖免,這是生命輪轉的因緣軌則°
    4.Q.想問問大家您們對於生死的看法如何?害怕嗎?
    A:1.本來一直以為不怕,因為知道從出生以後,就一直往死亡的路上前進°但是最近同事的弟弟染疫,才驚覺到疫情離我很近,甚至死亡似乎也很接近,才感覺到害怕°
    2.我們念佛是想要往生極樂世界,但如果阿彌陀佛,突然要帶我們去,試問我們真的了無牽掛了嗎?
    3.那天聽永固法師的分享,她多年前以歡喜心面對絕症,而因為這份歡喜心讓絕症不見了,真的太不可思議°而想想如果是我們,一定是驚慌失措的説「怎麼是我?」°
    4.在我們身心還健康時,有時真的不要忌諱死亡,在身心上能做好萬全準備°
    *依照佛教的觀點,生不是開始,死也不是結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不斷生滅變異,能夠從生滅法中求證不滅的生命才是一種智慧°

    (三)、智慧之光 照破闇昧心靈
    1.世間無常,人身難得,時光難再,佛陀也會藉由一些利生的故事,來勉勵懈怠的大眾要精進服務,具備正知正見°
    2.佛説譬喻經裡:
    大象是指「無常」,對我們緊追不捨°枯井就是「生死」之淵;四條大蛇是組合我們人體的地、水、火、風「四大」;緊靠著生命線的枯藤°黑白二鼠,是指時光不停的咬著枯藤°蜜蜂滴下的五滴蜜,就是財、色、名、食、睡「五欲」°
    *這個旅人嚐到些許的甜蜜,竟忘了切身的危險°這個故事精闢深刻,實在發人深省°
    3.友有四品喻如花、如秤、如山、如地,説明交友之道°
    4.盲人摸象:
    譬喩眾生的愚痴,好像瞎子摸象,偏執一方,墮於偏見,不能洞悉世事的本來面目°《佛説長阿含經》世間上最可怕的不是貧窮、饑渴、恐怖,是愚痴°
    *因為愚痴不明事理,不明事理的人,顛倒、邪見、惡行,不但影響自己、影響一時,而且影響他人、影響後世°
    5.結鬘童子喩:
    愚痴的人,才會關心無意義又玄奧的問題°佛陀關注的是與生命、人生的相關切身問題°

    (四)、經證記載 孝親衛國典範
    1.佛陀會生氣嗎?佛陀會罵人嗎?佛陀會發脾氣嗎?我們在佛經裡發現,佛陀有時候慈悲給予眾生教化,有時也會發脾氣,甚至也會罵人,但是他罵人、發脾氣並不是像一般人罵的得那麽醜陋粗俗°

    (五)人間佛陀 教法傳揚國際
    1.根據《佛説興起行經》載,佛陀歷經被木槍刺腳、被擲石出血、食馬麥、受苦行、患頭痛、患背痛、患骨節疼痛等十次災難°
    2.波斯匿王曾經針對此問題請問佛陀:「您的品德威嚴是天上人間所沒有的,為什麼還會遭受那許多災害呢?」
    3.佛陀慈悲的回答:「大王,諸佛如來的永恆之身是法身,為度眾生,才應現這些災害,傷足患背、乞乳服藥,乃至涅槃,以其舍利分塔供養,這些都是方便善巧,欲令一切眾生知道業報不失,令他們生起怖畏的心,斷一切罪,修諸善行,獲證永恆法身,無限壽命,清浄國土°
    4.人間的佛陀一向倡導平凡、平常、平淡、平等、生活化、人間化°
    5.大師説:我們要還原人間佛陀的本來面目,才能把人間佛教應用十方,傳揚國際°
    6.從佛陀出家求法、成立教團,以及日常生活、教化弟子、利生服務各方面來認識佛陀,了解他真實的人間生活,相信更能為現代人所接受和信仰°
    7.佛陀是人,不是神,畢竟佛陀的人間佛教,是真實無欺無妄的教法°

    二、討論:
    Q:讀了這個章節,有對那個
    內容比較深刻的印象?
    A:1.對於譬喻經裡對「愚痴」的説法,好像我們眾生都如此,常會去關心一些無意義的事情,然後自尋煩惱,其實我們要常思惟檢察自己有把佛法落實在生活中嗎?
    2.最近騎摩托車跟一位婦人擦撞,是那人闖紅燈,只因慈悲心問她有否受傷,卻被索賠1萬
    元,想想世上還真有貪心之人°我還一直檢討自己到底錯在哪裡°
    3.同學安慰她,沒關係,有失就有得°
    4.對跳進枯井的故事有一點心得:人在生活中,沒有產生智慧前,都是以自我為中心,認為是每天都在享樂中度過,而不知其實人生還有很多有意義的事情可做,讓我們感覺更充實更有智慧,他們以為在吃喝玩樂中過日子很快樂,卻無法了知世間的實相°

    三、結論
    今天第二章結束了,我的記錄比較多,是因為想讓大家當成教材來復習,所以內容會多一些,請同參們不要嫌棄°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