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南台三-羽讀諸友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1 年前
    2022/12/1 羽讀諸友讀書會心得分享 #155
    地點:府東別管
    參加人員:叢德莉 、王美君、葉素芬、黃彩恩
    李錦雀、劉玉環、張淑貞
    🏵研讀書目:雲居晨悟-心保和尚過堂講話
    🏵️心保和尚著
    🏵️11/25~12/1

    🐞 11/25
    世間上,萬事萬物都需要一個歸處。一個人在外面流浪太久,會想回家,家就是個歸處﹔處理事情,終歸要回歸這件事的本意﹔整理資料,最後也要歸檔存查。無論什麼事物,都必須各歸各類,以方便日後使用。我們學佛修行,希望能成聖成佛,但成佛之後會到那裡?其實佛、菩薩最終都是回歸到涅槃裡。
    涅槃~並不是死後的世界,而是超越生死的悟境,是沒有生死變異、不生不滅的境界。發掘自我而後認識自己,當心外求時,能夠靜下來審視自己,不為己而為亦不做妄想,自然了得隨緣自在。

    🐞11/26
    八正道是我們修行的方法,也是通向涅槃解脫的方法與途徑,更是眾生從迷界渡到悟界所持之力。實踐八正道可攝入戒、定、慧三學,所以修戒、定、慧就是修八正道。
    正語、正業、正命即是戒學
    正念、正定就是定學
    正見、正思惟就是慧學
    而以正精進為策勵戒定慧三學的完成。有了八正道不但讓我們修行有法可循有背可靠,更能讓我們為人處事正當又正派。

    🐞11/27
    星雲大師讚歎忍辱之法:「忍辱好,忍辱二字真奇寶…..讓人一步又何妨,量大福大無煩惱。」按龍樹《寶行王正論》,有六種波羅蜜統攝大乘義:佈施、持戒為利他,忍辱、精進為自利,禪定、智慧為解脫。 此六波羅蜜為戒、定、慧三無漏學所含攝,又統攝菩薩所修的一切行門。種種法相依相靠,觸類旁通,只要精進就能夠成就種種法門,自利、利他而得解脫。

    🐞11/28
    星雲大師說:「禪不是學問、禪不是知識,禪是沒有分別,禪就是本來面目。」我們常說:「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世間本來如是,也不用我們操心、掛礙。因此,生活中要多觀照我們的心,不要喪失覺性。就好像當我們不張開雙眼,什麼都看不到。所以善用我們這顆心的本來面目,自然心無掛礙,自在在人間。所以時時保有清明的心,溫暖看世界,一切無礙。

    🐞11/29
    星雲大師:「我們每一個人,每天在天堂地獄來來回回,不知有多少次?」確實當內心升起怒火,跟貪瞋癡相應時,眼前示現如同在地獄般。相反的,如果我們與人相處升起歡喜心,就如同身在天堂般。我們的心很容易受外境的影響,如何讓自己身在天堂或地獄,要隨時隨地的觀照自己的心念,讓自己隨時生起般若智慧,不受外境影響。

    🐞11/30
    佛教說眾緣成就,即星雲大師常說集體創作,每個因緣都不容易,每個因緣都要珍惜。修行也是如此,我們須有種種法門的成就。不論是信願行、聞思修、戒定慧、六度四攝、三十七道品每個法門,都應該好好專注。只要功德圓滿,自然菩堤道成。

    🐞12/1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一天過去了,生命也隨之減少一天。就如同在水裡悠游自在的魚兒,忽然發覺河池中的水越來越少,不禁慌亂無主,哪裡還有快樂可言呢?人往往都認為今天過了還有明天,今年過了還有明年,殊不知生命就在呼吸之間漸漸的消失了。所以要常常提醒自己我們究竟還有多少時日可以過,把握每一天的精進不空過,才不會無常來時慌亂無助。 ‏ — feeling great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