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hearts)松二歡喜線上讀書會

    日期:6/21(三)
    時間:10:00-11:30
    地點:線上
    題目:《佛法真義》第3冊
    「革新佛教」p.233
    「以清規代替戒律」p.235
    學員:陳麗娟、陳華芬、陳麗真、林寶珠、張汶珠、施為貴、Bibi

    《革新佛教》
    印光大師:佛教要復興,必須從改革「三濫」:1濫收徒眾 2. 濫掛海單3. 濫傳戒法的陋習。

    太虛大師:佛教流傳二千多年來,所謂「法久弊生」,提出「三革」:1. 教制要革新(制度要健全)2. 教義要靳(義理要契機)3. 教產要革新(經濟要有)。

    革新佛教~雖非立竿見效,但只要從每一個人的觀念上和思想上注意起,仍然是有辦法的,只要大家都能化私為公、倡導人間佛教,把人間的「人」都健全了,其他的是非煩惱,就不用一一去麻煩了。

    《以清規代替戒律》
    清規:因應時代需要而另訂,唐朝百丈禪師,乾脆避開戒律,另訂叢林清規,讓僧團走向制度化、合理化的僧伽生活。

    戒律:佛制戒維持僧團清淨和樂、究竟解脫。

    國有國法、法諺云:有社會有法律。

    佛光山、佛光會的運作皆以「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為準則。大乘行者著重於「饒益有情戒」,應以不捨一個眾生、心懷悲願的精神來實踐佛陀的戒律。鼓勵社會大眾奉行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心的「三好」運動,把修行落實在生活中。

    【分享】
    麗娟~
    “戒律”是佛陀為「攝僧制戒、隨犯隨制」而制定,是給人自由,是圓融、隨機方便的;而”叢林清規”是讓僧團能走向制度化、合理化的僧伽生活。二者都很重要,佛光山因為有”佛光山清規‘’作為大家行事的軌則,所以即使大師圓寂了,佛光山還是能運作如常,讚嘆大師的深謀遠慮。

    麗真~
    奉行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心的「三好」運動,把修行落實在生活中。將佛法實際運用於生活中,大師真的很有智慧,無論是學佛者或不是學佛者,都能在日常生活中,端正自己的身、口、意,真的很受用
    感恩 阿彌陀佛

    華芬~
    大師是一位創新的先驅,無論在生活上的規範或是徒眾在行為方面都有不同的見解,只要我們能奉行大師的三好四給並落實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尊守了戒律不會輕易犯戒。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