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活動名稱:北海道場 八里分會 里悅讀書會
    活動時間:2024年05月1 (三) 19:30~20:30
    活動地點:ZOOM線上
    閱讀書目: 成就的祕訣─金剛經
    研讀範圍: 第四章 無相布施:無限功德
    帶 領 人:謝玉紋 記 錄 人:劉榮漳
    參加人員:8
    參與名單:葉進福督導,謝玉紋,劉榮漳,李錦鳳,陳靜芝,包翁寶桂,張玉秀,張劉照玉
    一、導讀
    本章有六部份:
    世事都是短暫聚合的因緣 無相與有相
    財布施 無畏布施
    法布施 人人皆能布施

    世事都是短暫聚合的因緣

    有一次,佛陀和阿難入城乞食,看見一群孩童在路旁嬉戲。他們在辦家家酒,聚集沙土,建造房屋和倉庫,並把土當作米。
    有一個小孩看見佛陀,天真地捧著沙土做的米,供養給佛陀,佛陀微笑地接受了。阿難很感困惑,為什麼佛陀要接受這把沙土?
    回去之後,阿難合掌恭敬問佛:「佛陀,這小孩布施那麼一點沙土,有什麼功德呢?為什麼你要接受那把沙土呢?」
    阿難,你忘了嗎?佛法從來不計事相的美醜貴賤,而在於發心的真偽,那小孩以無染的心,發無分別心、行大布施,不可輕視!小孩供養泥土的功德,於我涅槃後一百年間,將成為大國的國王,那小孩將名為『阿育』。那小孩將在人間興隆三寶,廣建八萬四千塔。」
    大智度論》談布施分為三種:除了財物的布施(財布施)外,還包括信心的給予(無畏布施)和佛法的傳揚(法布施)。
    《金剛經》強調無相布施,人間行者的布施應該效法佛陀,不住法布施、不住相布施,沒有四相(我、人、眾生、壽者)的執著,也沒有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的執著,無相布施的功德是無限的。
    以前,有一個最得疼愛的公主,從早到晚跟隨在國王身邊。
    有一天,下了場雨,淌著水的地面,漂著水泡,公主看見水泡,心裡非常歡喜,他對國王說:「我要用水泡,作成頭上戴的花環。」
    國王說:「這水泡不能用手抓住,怎麼能拿來做花環?」
    公主說:「如果沒有水泡做成的花環,我就絕食自殺。」
    國王聽了女兒的話,趕快召集能工巧匠,對他們說:「你們手藝精巧,沒有做不到的事。你們趕快用水泡為公主做花環。要是做不成,就殺了你們!」
    工匠們個個惶恐又無奈地說:「水泡真是沒有辦法做花環。」
    就在國王要處死這些工匠的時候,一個老工匠走出來,上前稟告國王:「我能用水泡給公主做花環。」
    那個老匠人對公主說:「我不懂水泡的好壞,請公主取來自己喜歡的水泡,好讓我替你做花環。」公主答應了。但是,公主的手一碰觸,水泡就破滅了。一天下來,一個水泡都撈不到。公主理解了水泡是因緣和合而成的幻象。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金剛經》說一切法,都像夢幻、泡影、露水、閃電,並不執著在消極的幻象上,可以說,佛陀要我們不住法,也不要我們住在這些須臾之間就會消失的露水、閃電裡,這些為了方便說法的比喻,講世事無常,提醒我們,不要執迷在世間萬物表面呈現的虛幻假象,了解本質的空性,如前所說,空含攝了有無,空是因緣,我們要能「借假修真」,找到真如般若實相。

    無相與有相

    有位信徒非常虔誠,有次遇到水災,他只好爬到屋頂上避水,水漸漸漲高,終於淹到腳下,他急忙的祈求道:「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趕快來救我啊!」
    不久,他發現一個原住民駕了一艘獨木舟要救他,他卻說:「我不要你這高山族來救我,我要觀世音菩薩來救我。」雨水繼續上漲,已高及腰部,他很著急的再祈求道:「慈悲的觀世音菩薩,趕快來救我啊!」
    來了一艘快艇,要載他到安全地方,他又說:「我一生最討厭科技文明,無論什麼機械東西我都不喜歡,我要觀世音菩薩來救我。」大水已經漲到胸部,他害怕的大喊著:「觀世音菩薩,快快來救我啊!」
    然後來了一個美國人駕直升機救他,他還是搖搖手說:「你是外國人,我不要外國人救我,我要觀世音菩薩救我。」在他就快要被水淹死的時候,一位禪師救起他,他對禪師說:「像我這麼虔誠的信仰,為什麼觀世音菩薩不來救我?」
    禪師說:「你還真是冤枉了觀世音菩薩,當你大聲呼救時,菩薩一次又一次地搭救你,菩薩化身成了獨木舟、快艇、直升機前來救你,你不但不感謝,還挑三揀四。」
    我們的心識一旦落入執求的妄相,就如盲人摸象,無法察覺實相的全體。觀世音菩薩度眾生,不執著固定的法,不執著固定的相,我們在世間行布施,就要無相布施,才是功德無限。
    倘若行布施的念頭不清淨:為了求名,為了求利,為了得到回報,為了怕墮入惡道,為了求福祉而布施,都是有相布施,是屬有限的功德。若是有無報償都不計較,不求任何利益,不計任何代價,完全為了眾生的需要而行的布施,就是無相布施。無相布施的功德是無限的。
    無相布施,就是布施時沒有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物,當然布施後更不存求報的念頭,這種三輪體空、無相而施的功德,才是無限功德。
    布施時,應要做到:
    一、不貪求勝境,應隨緣布施。
    二、不吝惜所有,應隨力布施。
    三、不分別怨親愛憎,應隨喜布施。
    四、不妄想未來果報,應隨心布施。
    身口意三業的修為,口業最容易布施,不需要有很多的錢財,也不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只要口出善語,就如花香,可以使人感染到歡喜和愉悅。
    四種語言布施
    一、要說清白無染的善語。
    二、要說止非息諍的妙語。
    三、要說正法善道的實語。
    四、要說利益安樂的法語。

    財布施

    《金剛經》雖然強調無相布施才是無限的功德,也認為財布施比不上法布施,因為,色身的飽足很容易布施,要讓眾生懂得開發自己內在的智慧,就不能只靠金錢物質。財物的施予,畢竟能令眾生的生存得到暫時的幫助,佛陀要我們不住相、不住法布施,並不否定財布施。
    有形的財富,終有散盡毀壞的時候;無形的財富,如人與人的情義布施,彼此分享成果的交流互動,善友的護念提攜,聞法知足的安適等等,都是能夠讓我們永續經營的內在財富。

    無畏布施

    以前「健康幼稚園」舉辦春季旅行,車子因故障意外而燃起大火。幼稚園的林靖娟老師,原本可以逃出車外,他卻拚命地從烈焰中救出小朋友,一個接著一個,能救多少,就救多少。最後在車子的殘骸中,她還擁抱著、護衛著幾位也被燒成焦炭的小朋友。
    為了救人,林靖娟老師正是以身命施人而一無所懼的大勇者,是真正的大菩薩!
    無畏布施是大慈大悲的清淨功德,勝過百年有求有得的福德;無畏布施以真正的慈悲心,不分別怨親愛憎的隨喜布施,令眾生不生怖畏恐懼,建立對佛法的信心,從信心清淨不逆到能夠妙用般若的智慧。

    法布施

    佛陀說,能夠信受奉持《金剛經》,即使短短的四句偈,又能夠為他人解說,那麼,他所得的福德果報更要勝過布施七寶的人。什麼緣故呢?
    因為,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財布施,是有為法,這樣的布施是有限的,所得的功德也就有限。為他人說法的法布施是無為法,能夠幫助一切眾生斷煩惱、了生死、出三界、成就佛道,因此法布施的功德勝於財布施。
    《華嚴經》說:「譬如暗中寶,無燈不可見;佛法無人說,雖慧不能了。」講說法的人就像是燈火,為人照見微妙的佛法,若沒有人講說佛法,再怎麼聰慧的眾生也不能得悟。

    人人皆能布施

    師父說:來往各地弘法,我收過各種貴重的禮品,其中最令我感動的,卻是在印度邊區的拉達克,一個小女孩供養的一朵小黃花。
    在歡送的人潮裡,車子已經開動,但我早已瞥見他拿著一朵小黃花,抿著嘴角,羞澀地朝著我看,就在車子要離去時,他一路追了過來,把手上的黃花插在車窗上。我趕緊請司機停車,將手腕上戴的水晶念珠脫下來送給他,他露出真摯的笑容,淚水不斷奪眶而出。隨著車子移動,花瓣在風沙中微微地顫抖,從前座的後照鏡中,我看到他在遠處一直保持著合掌的姿勢。
    所有小孩本具的清淨自性,就是般若佛性,都可能成為「未來佛」。
    這個小孩,在那個當下,擁有的就是他手裡的一朵小黃花,他布施了他的小黃花。
    大心未發,仍是凡夫;既發大心,即是菩薩。
    不要等待時間、找理由藉口,人人皆能布施,現在就能布施,把最珍貴的心意毫不遲疑地布施給別人。


    二、聞思修證與分享 :
    請大家分享對文章中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及經驗分享及讀完此篇文章後的收穫,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將佛法表現出來?

    (一). 玉紋會長分享
    用公主的水泡當花環的公案,讓我們了解世界的現象都是因緣合成,一切法都像夢幻、泡影、露水、閃電,提醒我們不要執迷在世間萬物表面呈現的虛幻假象。
    (二). 靜芝師姐分享
    布施時,做到:1.應隨緣布施。2.應隨力布施。3.應隨喜布施。4.應隨心布施。口業最容易布施,如:1.要說清白無染的善語。2.要說止非息諍的妙語。
    3.要說正法善道的實語。4.要說利益安樂的法語。
    在~人人皆能布施~這一段非常感動,從文章閱讀上感覺有一部很感動影片出現,小女孩很羞澀供養大師一朵小黃花…小女孩當下只有一朵小黃花,純淨無染與珍貴的心意,她的小黃花。所以,布施是不要等待時間、找理由藉口,隨時隨地就能布施的。
    (三). 葉進福督導分享
    最近閱讀~星雲大師的身教與言教:弟子如是說~感覺大師就在旁邊指導我們,說起~無相布施~生活上真的很難做到,不過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隨時觀照自己隨時修正自己,讓自己和他人都更好。
    (四). 劉榮漳師兄分享
    文章提到七寶布施: 文殊菩薩問佛:「云何是一身七寶布施?」佛言:「不貪布施。所謂眼不貪色相奇物,是色寶布施;耳不貪好聲音樂,是聲寶布施;鼻不貪好上妙香,是香寶布施;舌不貪好上美味,是味寶布施;身不貪好妙衣服,是觸寶布施;意不貪名利恩愛,是法寶布施;不貪世間欲樂,是佛寶布施。若人能悟自身中七寶布施,所得福德,勝如世間金銀琉璃、珍珠瑪瑙、珊瑚琥珀。七寶布施之福,百千萬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以上簡要說七寶布施:色,聲,香,味,觸,法,佛等七寶布施。

    三、結語
    感謝大家分享也謝謝榮漳師兄帶領進行第3章題目練習,相信讓我們對文章理解更加深刻。
    分享影音:拉達克的花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ExaBCrSOs0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