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首頁
總會長介紹
Back
星雲大師略傳
星雲文集
關於讀書會
Back
認識我們
談讀書會
各類型讀書會
線上填寫表單
Back
讀書會家族網站申請
新讀書會成立暨家族網站申請表
書香義工報名表
聯絡我們
分享園地
Back
好書分享
方案設計
經營秘方
表單下載
閱讀花園
活動資訊
Back
活動訊息
活動花絮
讀書會家族
群組
活動
Videos
Audio
相片
People
Polls
Show results from selected filters below:
Check All
Uncheck All
相片
用戶
相簿
Videos
活動
群組
搜尋
Sign In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r password
記住我
登入
我忘記了我的帳戶名稱
我忘記了我的密碼
上傳封面照片...
拖曳照片,控制封面照片的呈現區域
蘭陽-鄉野禪讀書會
Registered Users
Timeline
About
Albums
Videos
Audio
Followers
Events
More
Groups
Polls
南台三-芥子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1 年前
蘭陽-鄉野禪讀書會
日期:112年12月23日
地點:佛陀紀念館
導讀人:王名煒
參加人數:6位
參加人員: 會長督導群
主題:法身周遍
如果有人問起:「你們經常講佛,那麼佛在哪裡呢?」佛有佛的世界,佛有佛的淨土,這個問題一般人不容易理解。其實,佛就在我們的眼前,因為「佛身充滿於法界」,也就是經典說的「正法以為身,淨慧以為命」,真理是佛的法身,清淨的般若智慧,是佛的慧命。明白了這個道理,世間的一花一葉、一沙一石都是如來法身的顯現,「普現一切群生前」。
有一首偈語說得好:「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諸佛如來的法身,就像明月映照出空的真理,如果眾生心田性海裡的水清淨了,菩提的月亮就會顯現出來。
一般人稱念「觀世音菩薩」或「阿彌陀佛」,總會向觀世音菩薩求這個、求那個;向阿彌陀佛要這樣、要那樣。稱念的人多,觀世音菩薩與阿彌陀佛為了「千處祈求千處應」,不就忙不過來了嗎?其實不然!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諸佛如來和一切菩薩,就好像天上的明月,不管在江河、泉井、溪水甚至臉盆、茶杯,只要有水的地方,都會映現出來。
人們或許會疑惑,為什麼自己看不到諸佛菩薩呢?那是因為心裡的煩惱太多,心裡的水混濁、不澄淨;只要將煩惱去除,就能萬里無雲,到處都是朗朗晴空,佛的法身就顯現出來了。
唐代一位高麗僧人到中國參學,返國前特地請人雕了一尊觀音像要帶回去。臨上船時,這尊觀音像卻怎麼搬也搬不動,只好留在原地供奉。後來,一位學僧問長慶慧稜禪師:「佛經裡記載,觀音菩薩慈悲應化世間,為什麼他不肯去高麗?」慧稜禪師說:「觀世音菩薩普施應化,凡夫眾生即使親眼看到了,仍不免妄生分別,未必能見到真正的菩薩。」學僧又問:「那麼,菩薩究竟去高麗了嗎?」慧稜禪師微笑說:「木雕的像沒有去,但菩薩去了啊!」
「隨緣赴感靡不周,而常處此菩提座」,佛又稱「如來」,即「如如不動而來」,他的法身不動不靜,常坐在菩提座上,卻隨緣赴感在人間。
心得分享:
燕雪會長分享佛就在我們的眼前,因為「佛身充滿於法界」,也就是經典說的「正法以為身,淨慧以為命」,真理是佛的法身,清淨的般若智慧,是佛的慧命。
素春督導長分享學佛法也不能光是講說研究,落於口舌,研究結果也應該對社會大眾有所貢獻,才能福慧共修,圓滿人生大道。
怡芬師姐分享法門無量誓願學。佛教有萬千法門,不論布施、持戒、禪定、念佛,都要發心去學習、實踐。
名煒會長分享華嚴經說的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群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常處此菩提座。願大家朝佛道而努力。
1
0
0
0
0
0
南台三-芥子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
最新文章
2024年人間佛教讀書會初階/精進培訓暨認證帶領人聯誼座談
2025 閱讀研討會報名狀況查詢
2024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 閱讀研討會《星雲大師全集導讀》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讀書會家族最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