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鳳山-世醒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1 年前
    🌴六月份台北教師山水讀書會🌴
    一、活動:
    1、五股旗竿湖農場~體驗微森林
    2、讀書會:參與「山西佛教文物榮歸故里」活動心得分享
    二、時間:2024/6/18(二)上午10:45 - 下午2:30
    三、地點: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241-1號

    四、讀書會參與人員:
    李美雲、沈湘珠、陳淑貞、李麗雪
    、陳雪霞、陳美玲大、莊秀蘭、唐立麗、吳秀鑾、黃婌媛、翁麗珠、詹清華、沈正玔、楊烱秀、呂玉芬、江麗雲、林瓊薇、楊冬梅、許瑄媚
    黃美媛、劉美鳯、劉採鑾、黃隆華、陳榮雄24人
    召集人:李美雲
    記錄人:黃婌媛

    五、活動流程與內容
    (一)五股旗竿湖農場導覽~
    《張志祥志工》
    五股觀音山有優質的火山土壤,每年的5至9月份,盛產綠竹筍,纖維細嫩、鮮甜、爽脆。2024年觀音竹筍季6月15日開幕,我們捷足先登!旗竿湖農場要為我們製作純蛋奶素食竹筍大餐,愜意清幽的用餐及讀書會場地。

    《旗竿湖農場》就在新北五股御史路觀音山上,農場是由政府協助規劃,當地綠竹社區的筍農們共同參與經營的生態休閒農場,鄰近的旗竿湖相傳這裡因為有戶人家高中進士,並在家鄉立了旗桿表揚,所以後來才叫旗竿湖。

    五股旗竿湖農場有微森林的感覺,夏天來到這都有樹蔭,覺得體驗社區的一種純樸自然感。這裡的樹枝彎曲的很特別,很像天然的座椅,可以讓人在樹下乘涼。沿著步道往前走就會出現生態池,在農場也有一個小湖畔,湖畔旁有被綠意包圍的小木屋,可悠閒的享受在地美食。

    對面有獨角仙生態步道,獨角仙在5月到7月是繁殖期,成蟲通常在6到8月出現。我們有緣遇上獨角仙繁殖期,真是太讓人驚喜了!整棵樹都是獨角仙及獨角仙啃食樹幹,留下一條條深深的咖啡色的痕跡,是值得推薦的假日親子好去處!

    (二)、參與「山西佛教文物榮歸故里」活動心得分享讀書會~

    《召集人李美雲~前言》
    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200人的僧信二眾,護送30件古物回歸故里暨捐贈儀式盛大場面,是發揚佛陀慈悲與智慧,更是台北教師分會參與的成員,一次精彩體驗與學習。
    成員在督導翁麗珠的領導下有李秀珍、邱致遠、薛慶色、楊冬梅、陸金竹、吳秀鑾、黃婌媛、莊秀蘭等參加了這一次恭送團的活動,很高興藉著山水讀書會,請他們一起來分享他們的心得。

    《翁麗珠、莊秀蘭、吳秀鑾、黃婌媛、楊冬梅》共同分享:
    1、佛像文物是由鹿野苑協助,由大功德主資助善款,從海外請購回台,吳文成老師從中協助鑑定,聯繫台灣佛教界長老參與,共襄盛舉。是星雲大師弘揚人間佛教暨兩岸、人心交流 ,最有的意義的互動,受到各界極大的關注。此次捐贈也希望喚起兩岸保護珍貴文物的共識。

    2、30件佛像文物:包括佛坐像9件、佛涅槃像1件、菩薩立像5件、佛弟子像3件,以及羅漢、韋馱、菩薩、佛弟子頭像12件,總計30件。

    3、第二天參訪懸空寺
    是儒、釋、道並存的古佛寺,能親臨其上,走在千年佛寺的階梯,無比的感動。不虛此行啊!
    但見層層疊疊的殿閣,粘貼在懸崖峭壁上,還是在八、九十米的高空中操作的。不論在建築藝術還是建築技術上看,懸空寺都令人嘆為觀止。

    4、第三天參觀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西郊,是中國第一處由皇室開鑿的大型石窟。參訪團參觀最早開鑿的「曇曜五窟」,以及石窟中最高大的17.4公尺高大佛。讚歎先人在雲岡石窟,用無比的毅力和石刻的功力,將每一個洞窟四面雕刻大小的佛像而且五官清晰,還有經變圖、頂上飛天等等,刻得密密麻麻的讓人目不暇給。

    石窟開鑿初期,帶有濃厚的犍陀羅及笈多王朝色彩,佛像的眼廓較深、鼻子較高,臉形較為豐腴、肉髻較高,明顯反映外來風格。雲岡石窟延綿一公里,參訪行程特別加碼,導覧看了多處不對外開放的洞窟。尊尊巨大的佛菩蕯,慈悲智慧的目光,俯視著大眾⋯進行著一場無言的說法 。

    5、第四天參訪上華嚴寺、下華嚴寺、法華寺,受到300位的義工熱心接待,道場非常莊嚴。
    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館藏,也令人驚艷,精雕細鑿的銅器、3D列印出的立體壁畫、像洞窟佛龕佛像,都栩栩如生。

    6、捐贈儀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對岸高層暨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主席團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法制長吳志揚等12人共同揭幕。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致詞表示,回首8年前的3月,星雲大師將北齊佛首金身合璧送回北京,捐贈地點也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當時大師曾說:「未來還會有許多古董文物要再送回來的。」而今星雲大師已圓寂周年,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也實現捐贈佛教文物回歸故里的承諾,展現台灣佛教界「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精神。

    感謝山水讀書會召集人,及今天的參與者,願意給予我們機會,分享我們參與的感動與法喜;感恩此行因星雲大師的威德庇護,受到大陸當局最高規格的接待!圓滿此千載難逢兩岸佛教文化交流盛事。祈願古佛早日回歸山西故里,身首合璧,盛世重光。

    佛教藝術文物能將抽象的佛教教義具象化,深化對教義的理解。作品具有溫和和寧靜的美感,能幫助修行者進入一種寧靜和平和的內在狀態。這種美學體驗有助於減輕壓力、提升心靈的寧靜感,並促進內在的轉化和成長。

    期盼大家一起來賞析佛教藝術智慧之美,進而珍惜佛像文物以啟迪眾生之法身慧命。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