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竹東大覺寺-覺心讀書會
    日期:6月24日(一)
    時間:6:30~6:45/ 8:15~8:30
    地點:竹東大覺寺舞蹈教室
    閱讀材料:星雲大師著/成就的秘訣--金剛經
    第二章 秘訣:般若
    第二節 如何實踐般若

    參與者: 鄭秀真老師、黃碧宣、謝秋香、彭桂雲、張美花、李淑珍、何衣庭、徐世瑾
    帶領人:謝秋香
    記錄彙整:彭桂雲
    攝影:黃碧宣

    如何實踐般若
    沒有人能代替你活或覺悟
    ㄧ、哪五件事是別人幫不上忙的?
    回應:穿衣、吃飯、痾屎、撒尿、走路。(因時代背景不一樣,這些事情是可以被幫忙的,但本質上是說~真正的體悟、參透慧命、即知即行、落實生活是沒有人可以替代的)
    二、般若在哪裡?
    回應:般若在平淡無奇的吃飯穿衣中、在平常待人接物處事之中。
    三、《優婆塞戒經》說菩提經由哪三種途徑可得到呢?
    回應:一者從聞而得,二者從思惟得,三者從修而得。
    四、小偷爸爸和兒子傳授成功脫逃的秘訣是什麼呢?
    回應:秘訣是隨機應便要靠自己的。

    在組織中養成執行力
    ㄧ、什麼是人生成功最大的秘訣呢?
    回應:培養因緣,是人生成功最大的秘訣。
    二、如何培養因緣呢?
    回應:1.眼裏有人,把人做好,才容易廣結善緣。
    2.以自己的能力發心,回向給別人。
    三、佛陀宣講法音妙諦時,必須具備哪六種成就的成就~
    信成就(如是)
    聞成就(我聞)
    時成就(一時)
    主成就(佛)
    處成就(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眾成就(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四、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什麼管理呢?
    回應:心的管理。

    最後
    人要做什麼呢?
    回應:海綿,不停學習吸收。
    不要做什麼呢?
    回應:塑膠袋,滴水不透。

    心得分享:
    請大家分享在舞蹈練習中或表演中,隨機應變靠自己的經驗?

    請同學分享優美攝受的舞蹈必須要有什麼元素呢?

    請大家分享一下演出時需要彼此合作嗎?彼此合作有哪些呢?


    1. 徐世瑾
    攝受人心之舞蹈要素:
    個人技巧之精煉純熟
    團體長期培養之信任與默契
    音樂之精挑細選
    編舞者之寬宏心念 與智慧巧思
    平日佛法平等、慈悲為懷之薰習
    舉手投足間,真誠、良善、優雅之精神呈現
    表演者與觀眾間、美好通達之心意交流

    2. 黃碧宣
    1、這次參與禪舞營-心的旅程,結營後在宗祖殿有一場獻舞,與大師交會。
    臨時被通知前後面向各跳一次,接到訊息有點慌亂,但冷靜下來才能產生般若,一心不亂才能產生般若,我們做到了。
    也感謝老師給了我們自由發揮的空間。這是一場與心對話的美好相遇。
    2、要在眾中成就,眾中有我,心要柔軟,肢體也會柔軟。
    一個舞蹈不在於有高超的炫技,而是整個團體展現的向心力及氛圍。就算有首席舞者,紅花也需要綠葉配,和諧很重要。

    3. 李淑珍
    這次參加心的旅程是第三次參加,每次參加都有不同感受;課程活動相同,不同老師帶就有不同感受,感覺非常好!敦煌展也是非常用心,各個導覽老師也都學識淵博,聽的好感動喔!本次宗祖殿表演,前一周才排好舞,讓我非常緊張,只能在一周內每天認真聽音樂,讓身體記憶音樂,到達現場才能不慌亂。

    4. 張美花
    優美攝受的舞蹈必須要有什麼元素呢?
    除了具備深厚的基本功條件外、應長養慈悲心。如
    《地藏經》所說:「下心含笑,親手遍布施。」鄭老師即是以慈悲心攝受導引並且行種種布施,來提升學員的心靈層次,令得安然,這是德性的自然流露。
    我們應學習菩薩晝夜常念善法之德行、若能落實生活中、相信所表演的舞蹈必能放光。

    5. 彭桂雲
    團體長期的默契是很重要的,個人的技巧也要熟練,重要的是心中要定,要知道在舞蹈中所要展現出來的是什麼,心中要有所想,才能夠展現出舞蹈的本質。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