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首頁
總會長介紹
Back
星雲大師略傳
星雲文集
關於讀書會
Back
認識我們
談讀書會
各類型讀書會
線上填寫表單
Back
讀書會家族網站申請
新讀書會成立暨家族網站申請表
書香義工報名表
聯絡我們
分享園地
Back
好書分享
方案設計
經營秘方
表單下載
閱讀花園
活動資訊
Back
活動訊息
活動花絮
讀書會家族
群組
活動
Videos
Audio
相片
People
Polls
Show results from selected filters below:
Check All
Uncheck All
相片
用戶
相簿
Videos
活動
群組
搜尋
Sign In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r password
記住我
登入
我忘記了我的帳戶名稱
我忘記了我的密碼
上傳封面照片...
拖曳照片,控制封面照片的呈現區域
大覺-覺心讀書會
Registered Users
Timeline
About
Albums
Videos
Audio
Followers
Events
More
Groups
Polls
Introduction
Joined 4 年前
1 Achievement
73 Points
Pinned Items
Recent Activities
大覺-覺心讀書會
竹東大覺寺-覺心讀書會
日期:6月24日(一)
時間:6:30~6:45/ 8:15~8:30
地點:竹東大覺寺舞蹈教室
閱讀材料:星雲大師著/成就的秘訣--金剛經
第二章 秘訣:般若
第二節 如何實踐般若
參與者: 鄭秀真老師、黃碧宣、謝秋香、彭桂雲、張美花、李淑珍、何衣庭、徐世瑾
帶領人:謝秋香
記錄彙整:彭桂雲
攝影:黃碧宣
如何實踐般若
沒有人能代替你活或覺悟
ㄧ、哪五件事是別人幫不上忙的?
回應:穿衣、吃飯、痾屎、撒尿、走路。(因時代背景不一樣,這些事情是可以被幫忙的,但本質上是說~真正的體悟、參透慧命、即知即行、落實生活是沒有人可以替代的)
二、般若在哪裡?
回應:般若在平淡無奇的吃飯穿衣中、在平常待人接物處事之中。
三、《優婆塞戒經》說菩提經由哪三種途徑可得到呢?
回應:一者從聞而得,二者從思惟得,三者從修而得。
四、小偷爸爸和兒子傳授成功脫逃的秘訣是什麼呢?
回應:秘訣是隨機應便要靠自己的。
在組織中養成執行力
ㄧ、什麼是人生成功最大的秘訣呢?
回應:培養因緣,是人生成功最大的秘訣。
二、如何培養因緣呢?
回應:1.眼裏有人,把人做好,才容易廣結善緣。
2.以自己的能力發心,回向給別人。
三、佛陀宣講法音妙諦時,必須具備哪六種成就的成就~
信成就(如是)
聞成就(我聞)
時成就(一時)
主成就(佛)
處成就(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眾成就(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四、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什麼管理呢?
回應:心的管理。
最後
人要做什麼呢?
回應:海綿,不停學習吸收。
不要做什麼呢?
回應:塑膠袋,滴水不透。
心得分享:
請大家分享在舞蹈練習中或表演中,隨機應變靠自己的經驗?
請同學分享優美攝受的舞蹈必須要有什麼元素呢?
請大家分享一下演出時需要彼此合作嗎?彼此合作有哪些呢?
1. 徐世瑾
攝受人心之舞蹈要素:
個人技巧之精煉純熟
團體長期培養之信任與默契
音樂之精挑細選
編舞者之寬宏心念 與智慧巧思
平日佛法平等、慈悲為懷之薰習
舉手投足間,真誠、良善、優雅之精神呈現
表演者與觀眾間、美好通達之心意交流
2. 黃碧宣
1、這次參與禪舞營-心的旅程,結營後在宗祖殿有一場獻舞,與大師交會。
臨時被通知前後面向各跳一次,接到訊息有點慌亂,但冷靜下來才能產生般若,一心不亂才能產生般若,我們做到了。
也感謝老師給了我們自由發揮的空間。這是一場與心對話的美好相遇。
2、要在眾中成就,眾中有我,心要柔軟,肢體也會柔軟。
一個舞蹈不在於有高超的炫技,而是整個團體展現的向心力及氛圍。就算有首席舞者,紅花也需要綠葉配,和諧很重要。
3. 李淑珍
這次參加心的旅程是第三次參加,每次參加都有不同感受;課程活動相同,不同老師帶就有不同感受,感覺非常好!敦煌展也是非常用心,各個導覽老師也都學識淵博,聽的好感動喔!本次宗祖殿表演,前一周才排好舞,讓我非常緊張,只能在一周內每天認真聽音樂,讓身體記憶音樂,到達現場才能不慌亂。
4. 張美花
優美攝受的舞蹈必須要有什麼元素呢?
除了具備深厚的基本功條件外、應長養慈悲心。如
《地藏經》所說:「下心含笑,親手遍布施。」鄭老師即是以慈悲心攝受導引並且行種種布施,來提升學員的心靈層次,令得安然,這是德性的自然流露。
我們應學習菩薩晝夜常念善法之德行、若能落實生活中、相信所表演的舞蹈必能放光。
5. 彭桂雲
團體長期的默契是很重要的,個人的技巧也要熟練,重要的是心中要定,要知道在舞蹈中所要展現出來的是什麼,心中要有所想,才能夠展現出舞蹈的本質。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鳳山-世醒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1 年前
大覺-覺心讀書會
竹東大覺寺-覺心讀書會
日期:6月3日(一)
時間:6:30~6:45/ 8:15~8:30
地點:竹東大覺寺舞蹈教室
閱讀材料:星雲大師著/成就的秘訣--金剛經
第二章 秘訣:般若
第一節 什麼是般若
參與者: 鄭秀真老師、黃碧宣、謝秋香、葉瑞平、彭桂雲、張美花、李淑珍、何衣庭、徐世瑾
帶領人:李淑珍
記錄彙整:葉瑞平
攝影:黃碧宣
文本導讀摘要:
佛陀和摩訶迦葉 「以心印心」、「心心相印」,直入本心。
禪宗自六祖惠能大師以後,分為「南頓北漸」,即所謂的南宗禪和北 宗禪。南宗禪以《金剛經》,北宗禪則以《楞伽經》印心
「般若」是向自己的內心探求、開發,超越一切知識和智慧,所以在 佛法上,「般若」保留了梵文的音譯而不作意譯。
《大智度論》中說:「般若波羅蜜,分為二分,已成就者名為菩提,未成 就者名為空。」「空」有層次,茶杯是空,房間也是空,虛空也是空,是有層次的。我們「寧可起有見如妙高山,不可起空見如芥子許」。
「般若」是三世諸佛之母,直指本心,穿透文字障、知識障、無明障 等種種世間煩惱憂苦,直接通達諸佛的大智慧,並於現世實用,即是 成就的祕訣。
「般若」是正見、正覺。「般若」是知道一切法依因緣而起、虛假而有。 「般若」是了解「緣起性空」,「真空」才能「妙有」的空不滯空、有不住有。「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每個眾生皆具備的真心,要自己體察,在生活實踐,才能明澈放光。
「般若」分為以下層次: (1)人天乘:正見; (2)聲聞、緣覺乘:因緣; (3)菩薩乘:空; (4)佛:般若。
佛陀在《金剛經》開卷示現的六度(六波羅蜜),令日常生活的行止從容自在: (1)持戒波羅蜜:著衣持缽(手上放光); (2)布施波羅蜜:城中乞食(足下放光); (3)忍辱波羅蜜:次第乞食(雙眼放光); (4)精進波羅蜜:飯食訖(口中放光),收衣缽; (5)禪定波羅蜜:洗足已,敷座而坐(通身放光); (6)般若波羅蜜:佛陀一日的生活,從穿衣吃飯到洗足敷座完成五種波羅蜜。這些呈現於外的日常形相,無非是般若的「相」,般若的「體」 就是以「般若」為心,妙用於生活的行住坐臥,成就「波羅蜜」。
回饋與分享
從大師所提「般若」的四個層次,對應舞蹈課程學習,帶給各位的體驗與領悟~
如何從容自在,於生活中放光~
1)謝秋香
用舞蹈來了解般若四種層次
禪舞,初學時,都要從基本
鬆椎禪和立舞動胯學3道彎開始,這是第一層次〔正見〕
等到完全練得純熟流利,是第二層次
繼續用心練下去,動作可以熟練至無縫接軌,這是第三層次的〔空〕
等到對禪舞動作,可以運用自如,編輯舞作是最高層次的〔般若〕
2) 黃碧宣
大師用樂器演奏來讓我們了解般若的四層次。正見、因緣、空、般若~
我們透過不斷的練習,舞蹈已經在我們的骨子裡、血液裡以及在身體的記憶裡。是為內外合一的第二層次〔因緣〕。
3)彭桂雲:
若將「般若」分層次,
一、人天乘:正見
二、聲聞,緣覺乘:因緣
三、菩薩乘:空
四、佛:般若
應用於舞蹈的話,基本功就為「正見」。當能夠熟練完成一首舞蹈的時候就為「因緣」的層次。當可以完整清楚演繹舞蹈中所要表達出來的情感,那就可以到達「空」的部分。至於「般若」應該就是可以隨心自在的隨音樂,隨環境可以編創出感動人心的舞蹈。
應用在舞蹈是如此,應用在生活中也是如此。
4)張美花
閱讀印象深刻的文句:「不思善,不思惡,制心一處而無妄念。沒有妄念就是般若。」這是佛陀的層次、是證悟了自性般若之後、本體與現象不二的境界。在這個境界裡、沒有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的界線,也泯除了一切人我事相的痕跡,因緣自來自去、不來不去、不住色相、一切自然和合圓滿。領會了般若,還是要落實到衣食住行的個人實踐、活用應變。
禪舞則依著大師所說的4個層次來學習、從鬆椎禪、立舞動胯穩健的紮根。
5)宋慧賢
〔金剛經〕開卷即言
佛陀以日常的穿衣吃飯 顯示(般若)的妙趣
令眾生都在生活的 行 住 坐 臥
當中體會(般若)
〔放光〕對我來說是非常不可思議
吃時口中放光, 持缽時手中放光 足下(脚下)放光 打坐 通身放光
這些都是表現 (般若)智慧
讓我聯想我在家時 在佛堂看著外面種植的花樹
那也即是 放光
望著菩薩 我眼中靜靜凝視
那也即是 放光
在家時口中常念阿彌陀佛 行走樓梯上下來回 那也即是放光
烹煮時眼中看著家人心裡踏實 眼中滿是愛 那也即是 放光
金剛經來形容 般若 亦有安住身心 智慧增長
不再為一切邪念所擾亂
我覺得就是方便幫助我們從煩惱 生死 無常的此岸
渡到智慧
提升我們生命的境界 建立信心 使自己及他人皆能獲得幸福 走一條正確的道路🙏
Ps:
金剛經般若
佛教寓意智慧
為戒 定 慧
最後想說
自在 因為諸法皆空
慈悲 所以付諸行動
共勉之
6) 徐世瑾
般若自性 本自俱足 不假外求
證悟般若 自淺而深 從小至大
不住分別 不入斷滅 不執假相
法門雖異 殊途同歸 平等圓融
緣起性空 因緣和合 真空妙有
在覺在行 心光照耀 無明自去
安然自在 行住坐臥 光華自現
耕耘禪舞 循序漸進 日起有功
身心合一 樂聲飄揚 般若之舞
1
0
0
0
0
0
鳳山-世醒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大覺-覺心讀書會
竹東大覺寺--覺心讀書會
日期:5月26日(一)
時間:6:30~6:45/ 8:15~8:30
地點:竹東大覺寺舞蹈教室
閱讀材料:星雲大師著/成就的秘訣--金剛經
第一章 成就:波羅蜜
第三節 佛教的成就 : 波羅蜜多
參與者: 鄭秀真老師、黃碧宣、謝秋香、葉瑞平、張美花、李淑珍、何衣庭、徐世瑾
帶領人及記錄彙整:徐世瑾
文本導讀摘要
*波羅蜜多: 是[度]、是[轉化]、是[完成了]
*涅槃: 是清涼寂靜、究竟解脫、平靜妙樂之彼岸
*般若: 是第一波羅蜜,破除無明愚痴之智慧,是[無所住而生其心],是[真空妙有],是佛法的根本
*六波羅蜜,即六度,是從煩惱迷苦此岸,度到清涼彼岸之具體方法:
1布施 2 持戒 3 忍辱 4 精進 5 禪定 6 智慧
*[五度如盲,般若為導],以般若為本行六度,方能究竟真實
回饋與分享
*舞蹈中,六度精神之運用~
布施:
平時的練習加上佛法的薰習,讓演出帶給觀眾平和、安定、喜悅,是以舞說法之法布施
持戒:
動作需對應音樂之節奏、旋律,並觀照團體之協調、和諧、一致性
因著團體的定靜,提醒自己要提氣、專注當下、注意拍子與動作
忍辱:
生理上有狀況,但仍透過不斷覺察及身體記憶完成動作,條件不足中盡力而為
複習舞曲,雖然記性有限,卻仍努力模仿同學,認真跟著
精進:
平時的基本功和舞曲的熟練
禪定:
熟悉的音樂與動作,動中有定,心寬而有餘裕觀照整體,提供支持
般若:
知曉自身之身心狀態,又能顧及舞蹈整體美感,量力而為、恰如其分展現自己
因自己在學習上所感受到的限制與不足,可以轉換成
鼓勵他人學習的同理、包容和耐心
五度如盲,般若為導:
少了般若智慧,布施可能變成以愛之名強迫的愛,忍辱可能是不斷受屈辱、鬱卒的媳婦 . . .
可見般若為前導,為第一波羅蜜,為思想根本之重要
*快速熱身後,老師帶入新的舞蹈及音樂(節奏輕快活潑)所帶來的感受及學習:
從觀察模仿,快速覺察掃描身體是否能跟上音樂動作
訓練反應及靈活度,如般若之靈巧
高度專注帶來之禪定
一回生、二回熟之精進
愉悅、歡喜、通體舒暢、自在放鬆,有利接下來練習之靈活度,動靜間的轉換自如
新舞曲的般若波羅蜜多~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大覺-覺心讀書會
竹東大覺寺--覺心讀書會
日期:5月19日(一)
時間:6:30~6:45/ 8:15~8:30
地點:竹東大覺寺舞蹈教室
閱讀材料:星雲大師著/成就的秘訣--金剛經
第一章 成就:波羅蜜
第二節 組織的成就:同體共生
帶領人:黃碧宣
參與者:鄭秀真老師、黃碧宣、葉瑞平、彭桂雲、張美花、李淑珍、宋慧賢、徐世瑾
記錄彙整:徐世瑾
重點摘要:
組織的成就: 同体共生
勤修戒定慧三學,殺掉六賊;正觀五蘊以八正道為指標。
重新估定價值;人間的組織或企業若能體貼人性,關懷大眾的需要,設立方便法門,便能創造新的價值。
集體創作;平等的參與,廣泛徵求各方看法及意見。
制度領導;制度領導運作,打破人種、語言、文化的隔閡。
佛教講的是平等,橫遍十方,豎窮三際,就是要我們大開普門,不要有族群罣礙,分別對待,要能接引各界人士、三教九流同霑法益,於佛法的種種善緣,普施於社會。
回饋與分享:
*從“養深積厚”談對舞蹈之熱情~
*上課模式的改變,舞蹈配樂之變換帶來的發現與學習~
*印象深刻的文本內容之省思與運用~
瑞平:今天的讀書會我對「一磚一瓦起高樓」最有感⋯
回想在習舞的過程,莫不是一步一腳印,將基本功踏踏實實的重覆練習,保持最初的心情來修習,「養深積厚」就在一點一滴累積自己的能量。
同樣的動作配上不同的音樂,我樂於嘗試、接受,隨著它的屬性亦能發揮不同的情境⋯轉念讓我在練舞的當下更自在歡喜。
慧賢:我對於組織的成就-同體共生有深切領悟!
開山祖師星雲大師開宗明義就說道:組織、企業要創作新的價值,一人獨撐大局獨斷,獨行是難有成就的,而是集體裡的每一個人都有平等的參與權,要廣泛的徵求各方看法與意見,例如佛光會也是透過開會來確認各項活動的執行,不分年資、職務都有平等的發言機會和參與權。
〔金剛經〕強調應無所住就是不執著一個固定的市場,而要能另闢舞台,創意組合,重新估定價值,集體創作,開展出嶄新而且生生不息的生命空間。
舞蹈也亦然,老師編出舞曲,學生利用老師所給予之挑戰,不斷精進學習,讓自己反應更靈巧,同學間彼此呼應照顧,圓滿每一舞碼,這也是師生集體發揮共同成就的意志展現。
桂雲:老師一直教我們,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造就不簡單的結果。在舞蹈中我們也一直重複的做一些基本功,用相同的音樂。最近老師改變了音樂,改變了拍子,用相同的動作去符合不一樣的音樂節奏,會有一些新的火花,但是也會有一些不順暢的感覺。或許這也就是另外一種學習跟練習。
美花:大師說我們要無得而修、趁早擺脫急就章的得失心志、不要急於成就、必須一磚一瓦扎實的建起。舞蹈亦是如此、要在基本功上持續穩健地扎根。課程中老師以同樣動作搭配不同音樂、這時我須投入更多的專注力、才能將一樣的動作融合到不同的音樂裡。
世瑾:
老師所帶領的禪舞
是般若的舞蹈
在觀照呼吸、音樂節奏中,專注寧靜
在動作學習中,不斷覺察調整身、心
在團體中盡己所能使整體美善、和諧
在表演台上以飛天、菩薩之姿結善緣
習舞過程,淨化雜念,端正儀態
點滴歡喜、養深積厚、熱情不輟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大覺-覺心讀書會
竹東大覺 覺心讀書會
日期:5月12日(一)
時間:6:30~6:45/ 8:15~8:30
地點:竹東大覺寺舞蹈教室
閱讀材料:星雲大師著/成就的秘訣--金剛經
第一章 成就:波羅蜜
第一節 重新認識世間的價值
帶領人:鄭秀真老師
參與者:黃碧宣、謝秋香、彭桂雲、張美花、徐世瑾
記錄彙整:徐世瑾
重點摘要:
*佛教是帶來幸福快樂的人間宗教
*悟得 “諸行無常”
勇猛精進 “諸法無我”
“以無所得故” 於真空得妙有,
“涅槃寂靜”
* 凈財、善財,都是有用的助緣資糧
* 世間成就皆是因緣和合而成
十方來十方去共成十方事
萬人施萬人捨共結萬人緣
分享與回饋:
*一樣的音樂套在不同舞碼的感受及學習~
對舞碼之動作順序、節奏,熟練度要高
離開原有慣性,要更專注、定靜
鍛鍊反應之靈活度
接納變化 見招拆招
*文本中印象最深刻的話,對練舞或生活的省思、影響~
宣宣:
「無住」、「無我」
一開始拉筋時,眼睛一直向外攀緣,看看樓下誰來了,誰在做什麼。
驟然,我發覺自己的心如猿猴,忽上忽下。輕輕的我閉上眼睛,耳朵只聽到老師的數拍的聲音。關上很多外緣,專心的做一件事。感覺到那份寧靜,是那麼美好。
進入舞蹈時,「無我」,融入音樂,融入大眾,因為我們是一體的。
秋香:
歡喜、快樂 、自在
人生最寶貴的就是歡喜、快樂、因此活得快樂、幸福、自在,就是人間佛教所倡導的,是佛教精神在世間的實踐。
舞蹈與佛教精神是並存的。
上舞蹈課時很快樂,自己在課堂上很專注在當下的學習,內心充滿能量,自己很享受在音樂裡,讓自己身體輕鬆自在,在練習的當中每個動作都是自己和身體對話,這種氛圍我很喜歡呦。
桂雲:
幸褔、快樂、愉悅
佛教能為人間帶來幸福快樂的宗教,學習佛法是為了要學出快樂。自在、解脫、禪悅法喜都是快樂,所以不論在什麼處境,如何讓自己的心態擺在愉悅的地方,是十分重要,也是需要學習的。
美花:
讀書千遍 其義自見
佛法是人生最高的哲學、以 星雲大師大作《成就的祕訣-金剛經中的箴言去實踐,不僅開啟了智慧,更領悟了世間極致的哲理與祕訣。古德曰: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實踐六度、成就波羅蜜。
世瑾:
覺
佛即是覺
覺在心中
舞蹈時
意識去到了
身體的枝微末節
流轉的通暢
音樂的節奏
靜坐時
意識在寧靜中奔馳
同學的相伴
老師的臨在
空間的靜好
時光的造就
眾因緣促成
當下的無我
覺 恩典滿溢
感動與感謝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大覺-覺心讀書會
reposted
大覺-覺心讀書會
's
post
Reposted from
大覺-覺心讀書會
覺心讀書會
主題:何謂禪
日期:2023.12.18
出處:人間佛教/星雲大師
閱讀材料:星雲大師全集
帶領人:彭桂雲
總回饋:羅燕玲
地點:竹東大覺寺
出席人數:10位
參與人:鄭秀真老師/黃碧宣老師/謝秋香老師/葉瑞平老師/徐世瑾/李淑珍/彭桂雲/林京儒
張美花/羅燕玲
紀錄彙整:李淑珍
暖身:
透過複誦歌詞內容,聆聽音樂,感受意境.
以精煉語詞品味氛圍、分享感受: 歡喜、明、空、靜、安定、光等。
聞:何謂禪
搬財運水是禪。(工作)
行住坐臥是禪。(日常)
方便靈巧是禪。(人際關係...
覺心讀書會
主題:何謂禪
日期:2023.12.18
出處:人間佛教/星雲大師
閱讀材料:星雲大師全集
帶領人:彭桂雲
總回饋:羅燕玲
地點:竹東大覺寺
出席人數:10位
參與人:鄭秀真老師/黃碧宣老師/謝秋香老師/葉瑞平老師/徐世瑾/李淑珍/彭桂雲/林京儒
張美花/羅燕玲
紀錄彙整:李淑珍
暖身:
透過複誦歌詞內容,聆聽音樂,感受意境.
以精煉語詞品味氛圍、分享感受: 歡喜、明、空、靜、安定、光等。
聞:何謂禪
搬財運水是禪。(工作)
行住坐臥是禪。(日常)
方便靈巧是禪。(人際關係)
逆來順受是禪。(人生際遇)
思:
桂雲: 如何參悟「如如不動」的心? 心中有所取捨,才能擇善固執。
瑞平: 從小就是尊從父母師長的話一路成長,用平常心看待一切事物,順者自己的心,感受自然萬象就是禪
秋香: 靈巧方便的禪心,從開始的引導讓我們發現自己內心次第的不同觸感,感覺非常感動。
舞蹈練習: 花開禪心
回饋:
秋香老師:方便靈巧是禪。只要我們有了禪心,加上有人用心引導,秋天的明月會變得更皎潔,冬天的雪花會更飛舞,再來看看世界,看自然,看萬象,一切都充滿禪機,充滿了妙趣。
瑞平: 人生、舞蹈,遇逆境、卡住打結時,一轉念、一回身、一退讓,常常就順了,是所謂 “逆來順受”。
世瑾: 靜夜星空 月兒彎彎 笑意盈盈 花開禪心 舞姿流轉
盡是歡喜 烏雲閉月 和諧待尋 雖是幽暗 雲散光現
禪心朗朗 無所不住 在亂在治 可曾覺知
宣宣老師:禪心是一顆如如不動的心,不被外境所轉的心,時時提醒自己,讓心安住在當下。
美花:禪包含了許許多多的智慧與慈悲,生活中處處都是禪,用堅定的信心努力修習,找回本自具有的清淨心。
燕玲: 練習過程的確會有混亂時,感覺不好,但是有時候想一想,就是就像我們整理東西一樣,由亂而淨。但要像水一樣要定,污泥沉澱了之後,那水就是清的,不定則無法清。所以我們要用心練。重複練習,就會熟練了,熟練了之後你就不會亂。心也會比較安靜,循序漸進,很多東西也是從慢慢學習當中開始,覺察到自己的不足與團隊合作默契的建立。
鄭老師:
練習不僅止於課堂: 觀看錄影的影片,聆聽音樂歌詞,熟練舞蹈動作,留意自己與她人的互動關係,拿捏走位快慢速度及相對位置,觀察2位老師的舞蹈互動對話,擷取她們的經驗,凡此種種皆是學習!
More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大覺-覺心讀書會
覺心讀書會
主題:何謂禪
日期:2023.12.18
出處:人間佛教/星雲大師
閱讀材料:星雲大師全集
帶領人:彭桂雲
總回饋:羅燕玲
地點:竹東大覺寺
出席人數:10位
參與人:鄭秀真老師/黃碧宣老師/謝秋香老師/葉瑞平老師/徐世瑾/李淑珍/彭桂雲/林京儒
張美花/羅燕玲
紀錄彙整:李淑珍
暖身:
透過複誦歌詞內容,聆聽音樂,感受意境.
以精煉語詞品味氛圍、分享感受: 歡喜、明、空、靜、安定、光等。
聞:何謂禪
搬財運水是禪。(工作)
行住坐臥是禪。(日常)
方便靈巧是禪。(人際關係)
逆來順受是禪。(人生際遇)
思:
桂雲: 如何參悟「如如不動」的心? 心中有所取捨,才能擇善固執。
瑞平: 從小就是尊從父母師長的話一路成長,用平常心看待一切事物,順者自己的心,感受自然萬象就是禪
秋香: 靈巧方便的禪心,從開始的引導讓我們發現自己內心次第的不同觸感,感覺非常感動。
舞蹈練習: 花開禪心
回饋:
秋香老師:方便靈巧是禪。只要我們有了禪心,加上有人用心引導,秋天的明月會變得更皎潔,冬天的雪花會更飛舞,再來看看世界,看自然,看萬象,一切都充滿禪機,充滿了妙趣。
瑞平: 人生、舞蹈,遇逆境、卡住打結時,一轉念、一回身、一退讓,常常就順了,是所謂 “逆來順受”。
世瑾: 靜夜星空 月兒彎彎 笑意盈盈 花開禪心 舞姿流轉
盡是歡喜 烏雲閉月 和諧待尋 雖是幽暗 雲散光現
禪心朗朗 無所不住 在亂在治 可曾覺知
宣宣老師:禪心是一顆如如不動的心,不被外境所轉的心,時時提醒自己,讓心安住在當下。
美花:禪包含了許許多多的智慧與慈悲,生活中處處都是禪,用堅定的信心努力修習,找回本自具有的清淨心。
燕玲: 練習過程的確會有混亂時,感覺不好,但是有時候想一想,就是就像我們整理東西一樣,由亂而淨。但要像水一樣要定,污泥沉澱了之後,那水就是清的,不定則無法清。所以我們要用心練。重複練習,就會熟練了,熟練了之後你就不會亂。心也會比較安靜,循序漸進,很多東西也是從慢慢學習當中開始,覺察到自己的不足與團隊合作默契的建立。
鄭老師:
練習不僅止於課堂: 觀看錄影的影片,聆聽音樂歌詞,熟練舞蹈動作,留意自己與她人的互動關係,拿捏走位快慢速度及相對位置,觀察2位老師的舞蹈互動對話,擷取她們的經驗,凡此種種皆是學習!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大覺-覺心讀書會
覺心讀書會活動紀錄
日期: 112/10/30
地點: 竹東大覺寺3樓地板教室
參與人數: 8 位學員及鄭秀真老師
閱讀材料: 有您真好 (作者:永光法師 出處:2015/01/04 人間福報)
紀錄: 徐世瑾
拍照: 鄭老師
一 暖身活動/帶領人: 林京儒
流程: 1靜坐
2毛筆字書寫(2人一組/1人引領、1人矇眼書寫 “真好” 2字
3分享:
靜坐時,音樂的海浪聲帶來放鬆、心境轉換的效果,而清晰之樂音似乎又有著喚醒、專注的推動力!
矇眼寫字體驗中,帶領者自我擔當,期待藉明確的指示,讓被帶領者安心、有最好的呈現;被帶領者嘗試、摸索,因信任帶領人的協助而能好好發揮!
二 文本閱讀/帶領人: 張美花
流程: 1輪流朗誦文本
2分享/ 主題 “有您真好”:
秋香: 時時刻刻對所相遇人、事、物的感恩;特別感謝鄭老師帶來個人生命的蛻變,親近善知識、多閱讀、樂分享,由內而外的氣質展現。
世瑾: “真好” 是對一切之接納、寬容;處事智慧於焉而生。
桂雲— “有您真好”是敬重萬物的 “謝天”,感激之心及表達透過教育、學習而落實。生活中的困厄亦是改變、成長的契機。
美花—人間事、因緣合和,我在眾中、眾人成就我,知恩且報恩,感恩帶來感動,因而能超越小我計較,化解人我衝突。
三 舞蹈/ 鄭老師帶領
1基本舞姿組合練習
2各組分別呈現 (獨舞+共舞)
四 總回饋/帶領人: 謝秋香
1在台上獨舞和共舞的差異?
獨舞—責任、擔當、榜樣
共舞—融入、放心、有安全感、更歡喜
2 “有您真好”感恩精神之生活運用:
書寫活動與共舞的協力完成,是彼此信任、責任感及共同成就的展現,生活中處處可見~
佛心相應 有大師真好
集體創作 有大眾真好
做己貴人 有信仰真好
舞蹈呈現 有彼此真好 有觀眾真好 有諸佛菩薩真好
有十方法界眾生 真好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大覺-覺心讀書會
覺心讀書會 活動紀錄
主題: 品味
日期: 110 年 9 月 6 日
出處: 人間佛教 / 星雲大師
閱讀材料:幸福百法57--品味人生/品味
帶領人: 徐世瑾
參與人員: 竹東大覺寺敦煌舞高階班學員
地點:線上視訊(google meet)
出席人數 : 9位
參與人: 鄭秀真老師及伍淑珍/何筱筠/李淑珍/徐世瑾/黃碧宣/葉瑞平/羅燕玲/謝秋香
記錄彙整: 曾茹晨
引言:
品味
讀書會閱讀大師幸福百法至今已進行第6次。前2次主題為 閱讀 及心的管理,之後4次因疫
情影響於線上進行,其主題及脈絡於此簡單陳述~
情緒管理
情緒影響個人人生至鉅,平、厚、緩、智是良方
同理心
與人相交連結,舉止威儀和善,言語巧妙,彼此助益,同行共事;於是1加1大於2,體現於眾
志成城,共榮共好
把握當下
外在世界 一半一半,好壞、榮辱、成敗,自有其註定的軌跡,把握每個當下的覺知,以空性
智慧轉換超越,在專情投入中依然擁有自在與自由
品味人生
心寬廣似海,人生滋味豐富深刻細細品,空空來、空空去,踏實的品味,在虛空之中
其脈絡為
從個人情緒至人際關係
從真情投入人生而不滯於情,再至悠遊品味人生
讀書會提供一個場域,讓我們分享交流表達,練習說話簡明扼要/有爸爸的味道,說故事親
切溫暖/有奶奶的味道,彼此聆聽回應/有家人的味道~
品味人生
自有品味
學員心得分享 - 品味
謝秋香
人生四品中我覺得印象深刻的是第四、生活要有品味
品味人生 第六頁中寫道人與豬、馬、牛,羊不同的地方,在於人的生活除了講究三餐
溫飽之外,還講究生活的品味。最後一行人生能多講究一點生活的品味與藝術,日子
才會過得多采多姿,生活才有意義。就像禪舞藝術它充實了我的生活,禪舞練習讓我
的身體快樂健康,我們都知道ㄧ個家庭裡的媽媽健康,全家人都會輕鬆健康。學習禪
舞的好因緣,讓我參與了禪淨共修的法會,在禪淨活動中我既祈了福也跟很多人結了
緣,因禪舞豐富了我的生命,生活也有了意義。
何筱筠
品味人生裡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品味要從自己身邊的生活細節做起」,讓我想到因
生了孩子後想給他們更好的生活,買了許許多多的東西,導致家中的空間變小,心情
也受到影響,因一次的機緣,接觸了「斷捨離」這方法,於是決定開始從整理環境開始
,一點一滴的改變,東西少了空間開闊,心情也跟著變好,其實我們或許真的不需要
太多的物質享受,只要夠用就好了!也因這樣的改變讓家庭更加和諧、舒適!
黃碧宣
在人生的現象中
第一、有苦有樂的人生是充實的。
第二、有成有敗的人生是合理的。
第三、有得有失的人生是公平的。
第四、有生有死的人生是自然的。
這世界很奇妙,凡事都是一半一半。男人一半,女人一半;好人一半,壞人一半;白天
一半,夜晚一半。在這個「一半一半」的世界裡,想要求得百分之百的圓滿,幾乎是不
可能。
用平常心去接受無常,就像這次疫情,我們怎麼也沒料到在我們這一生中會遇到。
接受它就能安住身心,疫情期間雖然帶來很多不便,但是利用這段期間沉潛,念佛、
參加線上法會修持、線上課程、看書,就不覺得苦了!
所以一半一半的人生是圓滿的人生。
在生活品味這一篇中提到;要有藝術生活品味.服務人群的品味有休閒運動的生活品
味。參觀美術館.博物館參加讀書 .共修會...。
大師說到:
第一、讀書,能樹立形象。
第二、讀書,能變化氣質。
第三、讀書,能認識自己。
第四、讀書,能增廣時空。
書本所傳遞的思想、智慧、感情、經驗、知識,是累積了多少人畢生的生命精華,讓我
們在短時間就能獲得廣大的知識,開闊我們的胸懷。如果不讀書,無異是放棄了世界
上最可貴的財富。
李淑珍
延續筱雯的「斷捨離」我常因為慾念和購買很多可能不需要的東西或重覆的東西,導
致環境不空、心境不空。最近也剛好有因緣就順便把東西整理,環境空了乾淨了心靈
也舒服了。品味其實也是日漸累積出來了。曾聽說30歲以後就必須為自己的外表負責
,努力增進自己良好的品味外在表現也會美好。我透過讀書會學習更加開闊自己的視
野,從同學中的分享了解更不同角度思考,讓我的品味也漸漸提升。
葉瑞平
我覺得印象深刻的字句是~
「品味不是靠外在的金錢、環境去營造品味,要從自身身邊的生活細節做起」
文章中我覺得與生活相關的是~
我是個上班族,工作幾乎佔據了生活中大部分時間,忙碌中要做到品味,著實不易,
ㄧ顆安定的心就變得非常重要;自從接觸了佛法,跟著老師參與法會、讀書會,讓我這
繁雜的心更安定、從容面對生活中的大小事。
生活要有品味,我以大師的「人生四品」為依歸,工作中力求品質提升、講求信用,生
活上力求簡約優雅,待人處事謙和,讓人生充滿希望與美好。
結語:
品味
今天,我以一段對話來呈現 “品味”的滋味~
我想認識品味,
心 鬆鬆的 寬寬的 軟軟的
我跑去找 “品味” 聊天
哈囉! 我想請問您~
為何您總是一派地從容優雅?
哈哈,小朋友! 因為如果焦慮、緊張、忙碌,我就沒辦法好好感受外面的味道,無法品味,我就不
是我了,哈哈!
為什麼您的名字有這麼多口啊?
小朋友! 你看看,兩個眼睛是靈魂的窗口,鼻子兩個開口,嘴巴有一個開口,加上耳朵的兩個開
口,是外在景象、氣味、食物和聲音連結心的通道,好看不好看,好吃不好吃,好聞不好聞,好聽不好聽
,心可以即刻接收訊息做出回應。所以啊! 這麼多口,代表著我敏銳的感知和開放的心。
原來是這樣子啊! 我還以為是您很會吃,比別人吃的多呢?!
哈哈! 也可以這麼說喔! 因為我會細細地、慢慢地,融合在那進入我的存在之中,感受它,覺知
它,好像跟它一起跳舞,無形中就有更多的 認識、理解,和情感。這樣算不算是比一般人吃的多呢? 哈
哈!
我覺得算是喔! 那您吃的多,是只挑好吃的,自己喜歡吃的嗎? 像媽媽就常說我偏食,不喜歡吃的就拒
絕不碰。
哈哈! 你還小,隨著年齡增長,體驗越多,你會明白這世間味道千百種,你可以選擇你所愛,專注
深情,但更多的是由不得人,迎面而來的不速之客。
這些訪客像是悲傷啊, 挫折啊,痛苦啊,尷尬啊,憤怒啊,恥辱啊,微笑接待它們,一起喝茶說說話,理
解它們,即使它們的舉止可能很粗暴。慢慢的,你會發現自己好像變成熟了,能溫柔的陪伴,也能堅定
的做個好主人。直到某一天,你甚至會感謝,這些不請自來的賓客,會不會是偽裝的天使,來喚醒自己
,看見自己的心可以如此寧靜寬大,裝下天地!
不過,要能品味出苦味中的甘甜,需要耐心和時間,急不來的,慢慢你會懂得。
像我啊! 喜歡吃巧克力和冰淇淋,喜歡玩遊戲,當我快樂的時候,我就有像您說的那種裝進天地的感覺,
那您有很喜歡的東西嗎?
哈哈哈! 很多很多喔! 因為我的名字是品味,品味是我的專長啊!
我喜歡唱歌,因為詩一樣的歌詞和豐富的音樂旋律節奏,可以淋漓盡致的傳達情感的活潑樣貌。
我喜歡舞蹈,因為用全部的自己以美麗的方式與轉瞬而逝的時空交會,跳脫日常的繁瑣,是無比神奇的
美好感受。
我喜歡戲劇,因為進入多元、相異的生命情境體驗,細細刻劃存在的深刻,心中悲憫常會油然升起,
人我界線逐漸模糊,無常的喟嘆裡,有著空性帶來的超然與合一感受。
我喜歡與人交心對談,天南地北,無拘無束,可以傷心潸然落淚, 可以開懷大笑,讓心靈的幽閉小徑,
因為聆聽與陪伴,有了光的照入和溫暖。
我喜歡煮飯,就著現有的食材,腦袋掃描著待會用餐者的狀態,盤點著如何顧及健康美味,配搭食材佐料
,熱熱的爐火,轟隆隆的抽油煙機,鏗鏘的翻炒鍋鏟,魔法般的一道道菜餚現身,趣味無窮。
我喜歡大自然, 漫步在林間,草的柔軟堅韌,樹的沉默堅定,蟬鳴鳥叫是生生不息的歌頌,蝴蝶與花朵的
愛戀是解不開的美麗之謎,動感活潑的大自然,是身心療癒最佳之所!
哈哈,一不小心,就自得其樂,說太多了!
我也喜歡靜靜的,什麼都不說,看著你,感受你的天真、你的好奇,還有那超越感官、言語的,單純的
,生命存在的驚喜和讚嘆!
品味! 謝謝您這樣品味我! 我也喜歡這樣靜靜地看著你聽著你,感覺自己也很有品味呢!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大覺-覺心讀書會
覺心讀書會 活動紀錄
主題: 投入的大用
日期: 110 年 8 月 2 日
出處: 人間佛教 / 星雲大師
閱讀材料:幸福百法17--把握當下
帶領人: 徐世瑾
參與人員: 竹東大覺寺敦煌舞高階班學員
地點:視訊會議 (採用 Google meet線上方式 )
出席人數 : 13位
參與人: 請見附件
記錄彙整: 曾茹晨
引言:
看見神 ~投入的大用
有人祈禱說 神啊! 請讓我看見你!
當下他在心裡聽見一個聲音:
去看看銀匠工作吧!於是這人約了銀匠,在旁觀察他的工作。
銀器製作純粹靠手工,程序非常繁瑣,因此銀匠必須耐住性子長時間待在火爐邊,非常忘我的工作。銀匠告訴這人,要讓銀塊持續在火中溫度最高的地方燒,才能去除所有的雜質。煉銀過程中,不只是要一直穩穩地舉著銀塊,還要一直盯著它看,免得一不小心燒過了頭,銀塊就毀了。這人問道: 那要怎麼知道已經完成了呢?
銀匠笑著說: 那容易,我只要在銀塊上看見自己的臉,就知道銀子被煉燒純淨了。
我喜歡這個故事的意涵,它指出了在所有真心誠意投入的待人、處事、接物的過程中,我們將淬鍊出一個更好、更純淨、更神性的自己。
星雲大師說到:投入是時時刻刻的功夫,投入才能獲得智慧的開展。
日常生活從盥洗、吃飯、烹飪、料理家務、鍛鍊身體、各種學習、應對進退、專業工作等等,是由許許多多的當下累積而成,每一個當下都是一個開展智慧的契機。
閱讀小冊之第3頁,有大師所作,非常可愛的一首詞:
一半一半 / 星雲大師
白天一半 晚上一半
善良一半 邪惡一半
男人一半 女人一半
真的一半 假的一半
佛的世界一半 魔的世界也一半
你一半 我一半
這個世間 誰也無法統一另一半
努力好的一半 壞的一半自然減少
接受美好的一半 包容短缺的 一半
才能擁有全面的人生
如此一半一半,有褒獎就有貶損,有正向就有負向,有順境就有逆境,是人生真真實實的樣貌,有此認知,觀照每一個當下、每一個境遇,就比較容易能放下 計較、強求與執著,用接納、包容來圓滿人生。
鄭老師在七月份夏日禪舞線上課程也鼓勵大家以“合掌人生” 來面對每個當下的處境,在心
中 虔敬合掌,感謝每一個相遇,帶來磨練心志 拓展胸襟,學習和成長的好機會
學員心得分享 - 投入的大用
謝秋香
我覺得印象深刻的字句是
可以學習出人我巧妙來:俗諺說:「戲法人人會變,巧妙各有不同。」想到一個故事,
國飯店的經營,聽聽看他們怎麼去思考,ㄧ個單純的心,良善的心,他們的投入會得
到什麼?有一個朋友出差他總是住在一個很乾淨的商務旅館,那個商務旅館非常有意思,他都總是在早上的時候會放一些檸檬水,咖啡啊,然後還會放上熱騰騰的牛角麵包,讓匆
匆忙忙要出門的客人,心裡有一個安頓。那出差的朋友想說奇怪為什麼有人飯店的經
營要做這樣,飯店把牛角麵包和咖啡準備好了,這樣不是跟自己過不去嗎?
那這樣住宿的客人,就不需要去吃他飯店的早餐啊,這個算盤太不會算了,出差的人
很不懂,於是去問了飯店老闆,你為什麼那麼跟自己過不去呢?
老闆跟出差的朋友說 最該計算的絕對不是利潤,最該計算的是你有沒有替客戶想的
心,當你能夠替客戶想,你就能夠有客戶的忠誠度,大家都在經營上面,表層在計算,
而忽略客人的忠誠,客戶因為有忠誠度他會一次又一次的回來,絕對不會這麼簡單而
膚淺。客戶他會感覺到我們的用心和投入,所以當我們有服務不周時,他們對我們的
體諒會多一些,短期的不計較,會贏得更多。
何筱筠
「投入是高度的注意力,可以提高事情本身完美的程度,不致漏洞百出。」此句話讓我
印象深刻,有一次因自己覺得我可以做動作,而忽略了暖身,因而讓肌肉使用不當,
導致傷害,有了這樣的經歷,不管做任何事情都需全心投入,才能讓事情順利,達到
完美。
張美花
不要等待
機緣是要等待的,實力是要養成的;但是發心,實踐是不能等待的!生命非常短暫,如
果一直等待,身體衰老了!頭髮變白了!再等待,無常到來了!最後機緣喪失了!
在過去對歲月沒有太多的感受,而現在每一次的家族聚會,或是每日所要見面鄰居,
尤其是長輩,不管在外表的形色及健康狀況,都能顯見正快速衰老著,更是警覺著自
己,孝順父母要及時,行善要及時,修行學佛要及時,決定不要讓此生空手而回。
投入的大用
佛教講的專注一境即是一種投入。投入是高度的注意力,可以提高事情本身完美的程
度,如同「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學習專注在生活中的每個當下,跳舞時專注,做任何
事都要專注,即使是吃飯,穿衣至行住坐臥都要學習專注投入,投入才能獲得智慧的
開展。
彭桂雲
有興趣就能投入: 如舞蹈
有歡喜就能投入: 如公益
有責任感就能投入: 養大,養小,養家
有誠信就能投入: 如交友,交易
投入會心甘情願,無怨無悔
別管他人,自己做好即可
許淑芬
這次版本/把握當下/讓我感觸深刻!ㄧ位客人身為母親在小孩的叛逆時期的拉距戰,
時光匆匆 過!如今小孩身體不適!讓身為母親對未來感到憂心!轉移期許(把握當
下)往前邁進!心情轉念很重要!
「不要等待」機緣是要等待!的實力是要養成的!但是發心時間是不能等待的!凡事不要
等待!把握現在才有希望的!未來把握當下才有美好的人生切莫等待消磨的人生空悲切啊!
投入能夠獲得智慧的開展!投入可以服務處的人我歡喜來!
有歡喜就有投入有興趣就有投入有責任感就能投入!
奧運選手投入就是成功佔很大的比例努力不懈!專心投入!迎接成功到來
黃碧宣
佛教講 「專注一境」「照顧腳下」「活在當下」就是一種投入。
意思就是要觀照當下的每一個念頭,因為唯有活在當下,才是禪的真心。
禪門有一公案
有一天老禪師帶著兩個徒弟,提著燈籠在黑夜行走。一陣風,燈滅了。
「怎麼辦?」徒弟問。
師父答:看腳下!
當一切變成黑暗,後面的來路,與前面的去路,都看不見,如同前世與來生,都摸不
著。我們要做的是什麼?
就是把握當下!
因為過往已經遠離,未來遙不可及,只有把握當下才是最真實的。
低下頭,才能照顧腳下,一路平安;
低下頭,才能看到自己的心,也才能看到大眾和世界。
舞蹈也是一樣,打開所以當感官,隨著音樂、動作、意境,也是一種投入。
范美玉
把握當下:
大師的這本小品,真的很棒,單就目錄的單元,即可看見「把握當下」的邏輯,也就是
教您如何「把握當下」。
當您心裡有一個念頭,就請初略計畫,也就是運用「04人生之計」的單元先規劃(簡單
的說就是想要做什麼,或當下想做什麼?;然後記住「09不要等待」的單元,即時進行
還是定個時間表;最重要的「13投入的大用」,也就是要專注的執行,白話的說,就是
要實踐,而且要專注的投入;執行其間或執行後,別忘了「17預備未來」,這是一個持
續性還是一次性的計畫,一定要分明,因為人仍會不斷有新的想法和計畫(或者我稱
夢想),先前的目的在初期就認清,何時該收,何時變成日常行為,都要界定;最後,一
定要確認「21認識時間」您可以用的時間是多少?需調整其他的作息嗎?
個人用疫情停課期間和線上教學未開始前,大腿需要持繽拉筋的目的,回想起來,也
就是用上述邏輯來思考及安排。
廖妍欣
什麼是「投入」?我覺得是當下的融入以及專注於一件事,這個兩元素。
我認識一位從事藝術工作的姐姐,平常她只懂得藝術創作,身邊社會大事總是過眼雲
煙,沒想到疫情期間,發心要從她的藝術領域出發拋磚引玉,結合善心人事,大家一
起集氣,來鼓勵及支持第一線的醫護人員的。
總覺得要從無到有,推動這個工作似乎不太容易,沒想到她做到了,姐姐與我分享的
過程中獲知參與善行的人大都是不認識的人,這深深的讓我感動。只要用心投入,有
志者事必成。
李淑珍
投入可以服務出人我歡喜,寺裡的義工菩薩,不畏身體病痛,也要到寺義工服務,並
透過服務可獲得歡喜及消除病痛感。感到非常佩服。投入把握當下的感覺就能歡喜。
伍淑珍
當喜歡做就做 喜歡做對的事 把握當下 不留念過去 要全心投入做喜歡的人事物
對自己負責也要有責任感~謝謝
潘釆彤
對投入/學習敦煌禪舞、動作重覆練習!體驗其中的巧思動作!把握當下,面對著改
變情緒!學習有興趣就能投入
鄭老師回饋:
讀書會在帶領人世瑾輕鬆的引領下,大家踴躍發言,透過不同角度的分享,看到大家對投入的妙用和結果,體現了大師說:「讀書會貴在《會》,透過《會》聽到每個人的觀點、看法,開拓我們的視野」。覺培法師說:「觀念決定一個人的世界」,在大家的發言中看到佛法就在生活中,我們一起加油!
結語:
我以多一點 少一點 來總結這次的閱讀體驗:
每一個當下
多一點 謙卑
多一點 學習
多一點 接納
多一點 寬容
多一點 感謝
就會多一點清明
多一點全神投入
於是能獲得 多一點巧妙
感受 多一點歡喜
生起 多一點敬重
多一點的因緣 體悟合一的美妙
一點點 輕輕鬆鬆地多一點
多一點 輕盈 多一點平靜 多一點揚昇
於是煩惱 罣礙 憂傷 恐懼 憤怒
可以在 一次次的少一點 少一點中
落下 散去~ 心的寬廣 多一點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目前尚未有任何活動。
You need to login to read the rest of the stream items.
登入
or
現在註冊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
最新文章
2024年人間佛教讀書會初階/精進培訓暨認證帶領人聯誼座談
2025 閱讀研討會報名狀況查詢
2024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 閱讀研討會《星雲大師全集導讀》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讀書會家族最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