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首頁
總會長介紹
Back
星雲大師略傳
星雲文集
關於讀書會
Back
認識我們
談讀書會
各類型讀書會
線上填寫表單
Back
讀書會家族網站申請
新讀書會成立暨家族網站申請表
書香義工報名表
聯絡我們
分享園地
Back
好書分享
方案設計
經營秘方
表單下載
閱讀花園
活動資訊
Back
活動訊息
活動花絮
讀書會家族
群組
活動
Videos
Audio
相片
People
Polls
Show results from selected filters below:
Check All
Uncheck All
相片
用戶
相簿
Videos
活動
群組
搜尋
Sign In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r password
記住我
登入
我忘記了我的帳戶名稱
我忘記了我的密碼
上傳封面照片...
拖曳照片,控制封面照片的呈現區域
月光-禪心讀書會
Registered Users
Timeline
About
Albums
Videos
Audio
Followers
Events
More
Groups
Polls
月光-禪心讀書會
花蓮月光寺吉安第二分會禪心讀書會
讀書會時間:10月26日1500-1630 地點:吉安鄉中山路
研讀主題:生於憂患、長於困難、喜悅一生 帶領人:黃崧榤
參加人員:黃崧榤、盧素金、張美雲、黃志源、羅國文
一、暖身:由黃崧榤帶領大家唱隊歌及隊呼
二、本文:
我出生於一九二七年貧窮的蘇北,貧窮,倒不是嚴重的事,國家、社會加諸於窮人的苦難不斷才是艱辛備至。例如北伐戰爭,軍閥到處抓兵抓伕,土匪隨時出沒搶劫,即使一無所有,他們也是要向你敲詐一些財物。
此外,苛捐雜稅更是擾民,就算你擁有幾畝田地,所有的收成全部繳給各級政府,還是無法抵償各種巧立名目的錢糧稅捐。原本一貧如洗的家庭,如李密〈陳情表〉所說「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童」,人丁單薄,再加上父親老實忠厚,經商倒閉,再怎麼辛勤耕種都不夠繳納。
再有,每天還要應付一批又一批的難民路過。他們為了裹腹而奔離故鄉,被稱為「逃荒佬」。地方人士都會出來提供他們一餐飯,他們倒也謹守分寸,吃飽了以後就規規矩矩的離開了。
貧困本身帶來的窘迫也還罷了,窮苦的鄰人甚至把死屍抬到我家,說是我父親打死的,要我們賠償人命。好在最後還有一點公道,冤屈得以洗刷,讓我們能苟延殘喘地存活下來。
接著中日抗戰長達八年,每天兩軍交鋒,白天,飛機不時轟炸,機關槍凌空掃射,炮彈從四面八方呼嘯而來;夜晚,游擊隊和日本兵對抗,百姓外出,都要隨身帶一面日本的太陽旗,遇到日本兵還得彎腰鞠躬,通過他們的搜身檢查,才准通行。
身心苦難習慣不去計較
有時為了躲避日本軍的捉拿,不得已睡在死人堆裡;有時為了討生活而涉江,不小心掉入冰窟之中。還是幼童的我,就已經歷九死一生,所以後來即使無端被抓,關進牢獄,乃至綁赴法場,面臨槍斃之際,我都沒有半點畏懼。每天生活在動盪不安之中,不知道人生有什麼快樂,對於死亡,更不覺得有什麼痛苦了。
《禮記.檀弓篇》說得好:「苛政猛於虎。」滿清帝制雖已滅亡,太平天國以來的戰亂餘波未息,在動盪不安的局勢下,人民紛紛逃命,我也參與了「逃荒佬」,跟著他們四處流浪逃亡。
十二歲出家後,每天被打被罵,可以說,那種嚴苛專制的教育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的。也因為貧窮,飽受社會人士的歧視,屈辱的眼光、傷害的語言,無日無之。見聞覺知,盡是貧窮引起的痛苦,雖是幼年,已深切體會到亂世裡實在難以生存。
一個從來沒有穿過一件新衣的兒童,連學校都沒有看過,聽到的都是譏笑、嘲弄或謾罵;環顧四周,整個社會都沒有法制的保障。生命像蠶絲般細微脆弱,沒有作繭也會自縛,你說,哪裡還有什麼尊嚴呢?這樣不算是生於憂患嗎?只不過,對這許多加諸於身心的苦難,早已習慣而不去計較它了。
及長,新四軍與國民黨的軍隊衝突不斷,光是在我家鄉不遠處發生的「黃橋戰役」,就不知死了多少萬人。經常在家裡,只要聽到外頭「砰」的槍聲一響,就知道一條人命沒有了。雖然後來在抗日戰爭中,中華兒女獲得最後的勝利,但國共內戰又起,中國人自己人打自己人,無數家庭妻離子散,真是情何以堪。
後來我抵達台灣,又逢戒嚴,行動沒有自由,連外出都要到警察局請假;半夜三更,還經常給警察叫起來詢問。甚至不知道什麼理由,出家人也被牽連,惹來牢獄之災。
苦增上緣成就生存力量
慢慢地,想要為佛教做一些弘揚佛法、淨化社會人心的工作,卻經常要跟警察捉迷藏。據警備總司令部的員警告訴我,密告我的人寫來的文書不只一、兩尺高。我不知自己身犯何罪,也不曾結怨何人,這樣窮苦困頓的人生,佛教裡說「業不重,不生娑婆」,不禁慨嘆:生逢此世,真是業障深重,從而砥礪自己要在人間建設喜悅的淨土。
說起來,要感謝這許多憂患的歲月,養成我從小對生死無常無所畏懼,因生活的貧窮、生命的磨難,連帶的對物質名利也沒什麼欲望、期待。所以,我常說:苦是人生的增上緣,因為苦,成就我生存的力量,讓我在艱難中不覺得痛苦,在貧窮時不感到匱乏。
就這樣,我從台灣東北角的宜蘭來到南部高雄,在白色恐怖寸步困難的時期,終於有了機會建設寺廟,安僧弘道。哪裡知道,壽山寺才剛建好,附近的要塞司令部就下令要把它拆除,說我這棟五層樓的建築超高,妨礙軍事目標。
與我有關的高雄佛教堂,由於當時的社會仍處在動亂的氛圍中,信徒倒不是分南部人、北部人,而是分成台南派、高雄派、澎湖派,互相排擠,彼此鬥爭。我很感慨說:「你們的地域觀念既然這麼重,最好把釋迦牟尼佛也請回印度去!」
及至佛光山開山,最初由於土地貧瘠、零碎,不好利用。歷經千辛萬苦,才慢慢將深溝填平,在上面興建房舍。那時候我還不懂工程,一場豪雨就引起山洪爆發,夾帶泥沙滾滾而下,把我的道路、建設毀壞了。一座幾百坪的觀音放生池,就給大水沖倒三次;寶橋旁的一塊邊坡,眼看著就要被洪水沖走,不得已,只有發動早期跟隨我開山的徒眾們,把棉被、床單都拿來阻擋大水的沖刷。
人心難測憑空捏造罪名
比起人心的難測,對治大自然的破壞力還屬容易,人事才是困難。由於地方上的民眾不喜歡外省人在此建寺,相約不可以出售土地給外省和尚。加之,四、五十年前,由於佛光山位於山區,還不需要建築執照,才蓋好幾間房舍,縣政府就給我們出了另外的難題,命令我們必須購置兩部消防車、養活百位消防人員才可以建寺。當時的我,連想要買兩部摩托車都沒有辦法,還有錢財買兩部消防車嗎?還有餘力養活一百人嗎?這就是高雄縣政府最初對我建寺的指示。
好不容易,才把淨土洞窟、朝山會館完成,又有人說我匿藏長槍兩百支,其他的短槍、手榴彈、炸彈不計其數。可憐那時候的我,連兩百根棍子都買不起,哪來的兩百支長槍呢?
自古以來,一個地方的鄉鎮公所,本來都應該歡迎寺院、教堂前往建設,來協助安定社會人心;但我們在荒山建寺,好像對他們有很大的妨礙,所以竭盡心力給予阻撓。尤其,那時候我還算年輕,隨著佛光山的創建,佛化事業開展,卻引起治安單位的懷疑,一直注意我的動靜,好像我年輕的年齡,就是我的罪過一樣,就是他們的敵人似的。有人說共產黨贊助我建寺,也有人說佛光山是印度祕密與我們交往的所在,甚至有人說國民黨為了利用我,出資讓我在這裡發展等等。其實,這一切子虛烏有的罪名,都是別人替我訂立的。
為教長存生起道德勇氣
可憐的佛光山,光是一個寺廟登記就申請了十年,高雄縣政府遲遲不肯答應。鄉公所一次又一次行文,要我們在寺廟中心開闢一條產業道路(現在朝山會舘,讓給農民運輸農產品之用。奇怪的是,這是我在山區私有的土地,為什麼硬要叫我讓出來做產業道路呢?
甚至鄉民為此用鐵牛車圍山,不准我們進出。當時也有幾百名員警前來,都在那裡袖手旁觀,既不阻止鄉民鬧事,也不讓我們出入山門。不禁納悶,難道政府要讓幾百個佛光山的住眾活活餓死在山裡面嗎?
在都市裡的道場,以超高為由要你拆除;在郊區的私有土地建寺,也被團團包圍,硬是要你開路。你說,這還有公道嗎?
我一生沒有跑過政府,但我曾跑過多少次警察局;我從來沒有和民眾吵過架,但我卻數度在路邊與警察大聲理論,彷彿我也像那些流氓惡霸、黑道大哥一樣。捫心自問,為了佛教的長存,為了眾生的慧命,我確實不能沒有這樣的道德勇氣!
想到過去三武一宗的滅佛逐僧,太平天國的排佛焚經,基督將軍馮玉祥發起的「毀佛運動」,教育人士邰爽秋提出的「廟產興學」,還有文化大革命時期見廟就燒等,可憐的佛教,為了建寺安僧、弘法度眾,就要受到如此摧殘嗎?
最大願心佛法歡喜滿人間
當然,世間是變化無常的,自從蔣經國先生主政之後,兩岸開放交流,白色恐怖也成為過去。總之,人民的一條小命,還是得在法律的保障下,大眾才得以生存。儘管近幾年來社會風氣混亂,黑道橫行,殺人、搶劫等事件時有所聞,讓人憂慮不已,但總體而言,人心普遍善良。時至今日,雖然在自由民主體制下,兩黨惡鬥紛歧,民間吵吵鬧鬧,令人感嘆這許多的前因後果,究竟要由誰來負責。
雖然歷經諸多劫難,我從來沒有想過憂患的可懼,也不曾因為受到迫害而自暴自棄。我從小倡導喜悅的人生,一直以來最大的願心,就是將佛法、歡喜,布滿人間,用慈和淨化社會,把惡劣的環境、紛擾的人事擺在心外,讓人人都能夠彼此尊重,共存共榮。我也深信,有佛法就有辦法,在我內心還是歡喜地為大眾服務。
我所創辦的育幼院、養老院,在種種艱困的條件下都一一成立了。五十年來,我培育的兒童,已經成家立業的,至少八百對以上;在高雄佛光精舍、宜蘭仁愛之家的長者,原本是希望住到這裡,往生時有人為他們誦經,不意住下來後都活到百歲高壽,讓我有機會奉養他們幾十年。你說,這些還不值得歡喜嗎?
聞:
1. 文章中大師生長在什麼樣的環境?
生於憂患、長於困難、喜悅一生的環境。
2. 大師在顛沛流離的環境裡,他學會了如何面對什麼人生的的態度
身心苦難習慣不去計較
3. 大師來到台灣後遭受他人誣陷及當時的白色恐怖時期的迫害,還有佛光山初建時逢天災造成工程損壞,這樣的磨難成就了他什麼樣的般若智慧。
苦增上緣成就生存力量
4. 大師在建寺初期,遭受很多的困難及誣陷,克服了什麼樣的難題,才圓滿了佛光山建寺工程。
1.大自然的破壞力2.人事的困難。
5. 請問大師為教長存所生起的道德勇氣,有哪些?
數度在路邊與警察大聲理論,彷彿我也像那些流氓惡霸、黑道大哥一樣。捫心自問,為了佛教的長存,為了眾生的慧命,我確實不能沒有這樣的道德勇氣!
6. 大師遇過很多的磨難,面對憂患他如何面對?
雖然歷經諸多劫難,我從來沒有想過憂患的可懼,也不曾因為受到迫害而自暴自棄。我從小倡導喜悅的人生,一直以來最大的願心,就是將佛法、歡喜,布滿人間,用慈和淨化社會,把惡劣的環境、紛擾的人事擺在心外,讓人人都能夠彼此尊重,共存共榮。我也深信,有佛法就有辦法,在我內心還是歡喜地為大眾服務。
思、修、證:
1. 請問今天所讀的文章主題是什麼?作者是誰?
美雲師姐:今天的文章是生於憂患,長於困難、喜悅一生,作者是星雲大師。
2. 大師在面對人生苦難時學會了不計較?請問你在面對自己的苦難或遭人誣陷時是如何自處?現在讀完這篇文章後,有什麼感受可以分享?
素金師姐:每一個人都會有煩惱,遇到別人的誣陷,或閒言閒語,工作職場上的霸凌等等,加入讀書會後,我學習到放下,不再為這些閒言閒語而感到憤怒,最後,我過得很自在。
3. 大師說:他遭受誣陷及因白色恐怖被情治人員逮捕差點造就他的苦增上緣成就生命的力量,請問你們面對自己人生的困苦時,是如何講逆境轉為自己成長的助力,有沒有實例可分享?
志源師兄:大家都知道我一直從事民意代表工作,當然也會遇到不順利的時候,也是不斷鼓勵自己奏出人生的道路,大師跟我們說:向前有路,我們只要不要放棄自己,一定可以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4. 有人可以分享在自己人生中,由逆境轉為順境的過程,其觀念的轉折為何,為何可以讓你走出人生的逆境。
國文師兄:自從擔任會長以來,可以說遇到很多不同的困難,尤其是不會電腦,還好有祕書幫忙,因為近期秘書工作轉到鄉公所,所以,我的壓力就變大了,在這過程中,我不會就去請教其他分會或督導貨師父,就這樣一步一步地走過來。
志源師兄:我目前在擔任宗教總會花蓮分會的幹部,因為某些理念不同導致離開群組,我也跟妙勳法師談了很多,了解目前道場未來活動其實監寺已經規劃到明年底,所以,因該沒有問題,等待時機我會從回宗教總會。
5. 大師為教長存,生起道德勇氣,我們針對自己信仰的核心價值,曾經做過什麼為教奉獻的事蹟,當初的出發點為何?
美雲師姐:以前我生病時,向佛菩薩報告讓我活下去,我願意幫道場服務,現在我身體已經好了,我會到道場出坡,建寺我會布施等等,盡自己的能力,為道場服務。
6. 大師為佛光山及佛光會全球的道場及組織所擘劃的藍圖,已逐步地完成,你我都在眾中,眾中也有你我,我們都肩負起承先啟後的責任,每一個人分享未來要如何參與佛光山道場及佛光會的活動,如何做到佛教靠我。
素金師姐:我會增加參與道場的活動及協助道場各項活動的推展。
美雲師姐:增加義工出坡及法會活動。
國文師兄:我會廣邀師兄姐多多參與道場的各項活動並且與幹部協調及策劃
共同來執行,圓滿道場的任務。
志源師兄:大師為佛光山擘劃的道場,已在世界各地成立,我們也是在其中
一員,我們雖小,但只要凝聚起來團結力量大,未來我將會參與宗教總會活動,讓佛教能與其他宗教能和諧共榮。
總結:
大師的一生,走過時代的苦難到國家的興盛,在這個過程中,受到汙衊及陷害不斷,卻能保持內心慈悲,以教興盛為念,為教奮鬥不畏困難,終究讓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真的是我們學習的典範,我們常常受到一點困境及汙衊,便大發雷霆馬上退轉,比起大師我們所受的苦,那算的了什麼呢?所以,今天,讀完這篇文章,讓我們在人生的修行上,還有更多的精進空間。
11月份帶領人張絹卿
研讀主題:第二類人間佛教論叢
(人間系列2)
我在眾中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
最新文章
2024年人間佛教讀書會初階/精進培訓暨認證帶領人聯誼座談
2025 閱讀研討會報名狀況查詢
2024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 閱讀研討會《星雲大師全集導讀》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讀書會家族最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