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首頁
總會長介紹
Back
星雲大師略傳
星雲文集
關於讀書會
Back
認識我們
談讀書會
各類型讀書會
線上填寫表單
Back
讀書會家族網站申請
新讀書會成立暨家族網站申請表
書香義工報名表
聯絡我們
分享園地
Back
好書分享
方案設計
經營秘方
表單下載
閱讀花園
活動資訊
Back
活動訊息
活動花絮
讀書會家族
群組
活動
Videos
Audio
相片
People
Polls
Show results from selected filters below:
Check All
Uncheck All
相片
用戶
相簿
Videos
活動
群組
搜尋
Sign In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r password
記住我
登入
我忘記了我的帳戶名稱
我忘記了我的密碼
上傳封面照片...
拖曳照片,控制封面照片的呈現區域
台北-教師經典讀書會
Registered Users
Timeline
About
Albums
Videos
Audio
Followers
Events
More
Groups
Polls
台北-教師經典讀書會
台北教師經典讀書會
時間:113年12月18日上午10:00-12:00
地點:台北道場11樓第一教室
書目:大師著:「八大人覺經十講」
召集人:李秀珍老師
暖身:麗容老師
帶領人:麗容老師
秀珍老師
出席人數:李秀珍、邱致遠、許興家、林瓊珠、莊秀蘭、蕭文鶯、陳麗卿、曹春喬、林瓊微、陳淑貞等十位
一、暖身:
人生三百歲:大師20歲那年從佛教學院畢業就將自己奉獻給社會大眾,大師一生沒有放過年假也沒有暑假寒假,甚至星期假日大師還比別人更加忙碌;大師從早到晚沒有休息,不但在講堂教室裡弘法利生,在走路的時候、在下課的空檔、甚至在汽車火車飛機上大師都在精進地辦公、閱稿,大師每天都是在分秒必爭、精打細算中。大師那時70多歲,假如能活到80歲的話,就有60年的壽命可以從事工作,60×5不就是300歲了嗎?所以三百歲不是等待來的也不是投機取巧來的,而是自己努力心情創作出來的。
犧牲奉獻 體現生命綿延
給人因緣 壽命擴大延伸
服務大眾 體會人生價值
珍惜時間 就是儲蓄生命
時光有限 應當即時努力
惜時如金 創造長久生命
懂得生命 不受時空限制
二、導讀:
麗容勞師帶領導讀第九講:大乘心為普濟的根本
第八、覺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本經所講的菩薩應覺悟的八事,第一覺說的是佛教世間觀;從第二覺至第七覺說的是佛教人生觀;最後的第八覺是本經的宗要,說明大乘心為普濟的根本。
我們閱讀本經,從開始到結束,都講此世間是「苦空、無常、無我、不淨」,以及五欲不好,多求也不好,生死要了脫,三界要離開,好像本經是小乘出世的思想,但本經的宗要是要學者有大乘普濟的悲心,在世間願代眾生擔當苦難,這完全又是大乘入世的思想。
秀珍老師帶領導讀第十講《八大人覺經》的總結:
12/18日2024年秋季台北教師經典讀書會的總結:各位師長愛護支持,我們在歡喜聽聞信受中,收穫滿滿。
《八大人覺經》我們接力導讀從秀珍老師從本書概論揭開本學期序幕,感謝致遠老師接續帶領從經文第一覺悟--闡釋佛教的世界觀,依序秀蘭老師「多欲為生死根本」,淑貞老師「知足為守道根本」, 春喬老師「精進為降魔根本」,恆瑞老師「智慧為化愚根本」 麗卿老師「布施為度人根本」,興家教授「持戒為節欲根本」, 麗容老師「大乘心為普濟根本」,秀珍老師最後做導讀總結。
大師告訴我們《八大人覺經》經文的總結在六度波羅蜜,但不容易看出來,佩服大師闡述分析,提綱挈領與綜合歸納,讓我們聞思修深入而心開意解。 大師從「修心聖道」的八聖道帶領讀者正思、善思、細思引出六度波羅蜜,其中點出智慧的重要,有了智慧,再能精進行道,慈悲,就能乘法身船,至涅槃岸了。但還要發大乘心,乘願再來廣度再眾生。
今年壓軸感謝麗容老師暖身帶領,大師文章〈人生三百歲〉,導讀精彩,如沐春風。大師勉勵我們盡情發揮生命的潛能,讓人生如同阿彌陀佛般充滿無量光與無量壽。正值佛七法會期間,閱讀此篇尤為契合,也更加激勵我們在生活修行中精進不懈。
此外,精彩暖身還有瓊薇老師分享《佛法滿人間》〈畢竟空〉,精彩暖身篇章有春喬老師帶領《星雲法語》〈感應的真義〉,恆瑞老師《星雲說喻》〈禪定〉,秀蘭老師《金玉滿堂》〈處世哲學〉,淑貞老師帶領《人間音緣》〈祈求〉等等,感謝大家用心準備,法布施,我們在共讀中享受書香閱讀的美好。
繼續參學的問題:
1. 「修心聖道」,什麼是有修心?
2. 而什麼是不修心?不修心後果如何?
3 .經文說「誦」讀此經文有何利益?原因是什麼?
三、分享
淑貞老師的分享:
這學期經典讀書會在如此殊勝的「彌陀佛七」的日子裏完成了,先是感謝麗容老師帶領《暖身》:大師「人生三百歲」何其令我們感動與省思;帶領導讀最後的第八覺-大乘心為普濟的根本,是八大人覺經的宗要:是要學者有大乘普濟的悲心,在世間願代眾生擔當苦難,這完全又是大乘入世的思想。大乘心裡面包括了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一個菩薩行者發心一定要有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才算是發大乘心。
秀珍老師帶領第十講《八大人覺經》的總結,在經裏強調,精進行道要慈悲修修慧,六波羅蜜中以智慧最重要,佛陀為一切眾生母,智慧為一切諸佛母,「五度為足、智慧為目」,人雖有腳行路,但若無眼睛,前途就危險重重;沒有智慧一切佛法都成了世間法,所以菩薩發心學道,了生死、度眾生,無論布施也好、持戒也好,精進也好,智慧是最重要的,有了智慧再能精進行道、慈悲,就可「乘法身船,至涅槃岸」了。
我們何其有幸、能在麗容老師與秀珍老師的引領之下,與眾師姐們沐浴在法喜充滿的美好時光中,除了感恩還是感恩,感恩的心感謝有你們!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
最新文章
2024年人間佛教讀書會初階/精進培訓暨認證帶領人聯誼座談
2025 閱讀研討會報名狀況查詢
2024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 閱讀研討會《星雲大師全集導讀》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讀書會家族最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