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首頁
總會長介紹
Back
星雲大師略傳
星雲文集
關於讀書會
Back
認識我們
談讀書會
各類型讀書會
線上填寫表單
Back
讀書會家族網站申請
新讀書會成立暨家族網站申請表
書香義工報名表
聯絡我們
分享園地
Back
好書分享
方案設計
經營秘方
表單下載
閱讀花園
活動資訊
Back
活動訊息
活動花絮
讀書會家族
群組
活動
Videos
Audio
相片
People
Polls
Show results from selected filters below:
Check All
Uncheck All
相片
用戶
相簿
Videos
活動
群組
搜尋
Sign In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r password
記住我
登入
我忘記了我的帳戶名稱
我忘記了我的密碼
上傳封面照片...
拖曳照片,控制封面照片的呈現區域
普門-教師經典讀書會
Registered Users
Timeline
About
Albums
Videos
Audio
Followers
Events
More
Groups
Polls
普門-教師經典讀書會
普門教師經典讀書會
時間:1/6(二)下午,15:30-17:00
地點:普門寺5樓
研讀題材:《星雲大師全集》-《人間與實踐》-佛光會的人(6-10)
帶領人:徐牡丹
參加:徐牡丹、羅妙琴、廖月霞、許喜榮、陳永上、張玉珍、林珠孌
一、 重點導讀
1、 佛光會員要有六心--靈巧慧心、靈巧慧心、大志願心、
愧意慚心、精進恆心、誠信心
能發此六心,必能使個人道業大為增長,佛光會務進展迅速。
2、怎樣做個佛光會員
國際佛光會不屬於某一個宗派、某一個寺院,也不屬於某一個人,它是一個國際性的團體,我希望各位佛光會員也應該具備宏遠的世界觀,做一個同體的慈悲人,做一個共生的地球人,做一個明理的智慧人,做一個有力的忍耐人,做一個施捨的結緣人,做一個清淨的修道人,做一個歡喜的快樂人,做一個融和的佛光人。
3、 佛光會員需要做什麼
我們要時時以團結、統一、動員、融和互相勉勵,讓我們共同攜手努力,邁步向前,將佛法的種子遍灑世間,以期不久的將來,全球五大洲到處都能盛開美麗芬芳的花朵,結出豐碩纍纍的果實。
4、 佛光會員應該注意什麼
佛光會員的宗旨是本會的最高目標,猶如茫茫暗夜中的燈塔,能指引眾生到達解脫的彼岸,我們應該極力發揚積極實踐。佛光會員若能注意佛光日的慶祝、蓮花掌的普及、四句偈的奉行、檀講師的進修、佛光會服的穿著、佛光信條的遵守、佛光會歌的含義、佛光三昧的修持、會員手冊的閱讀、佛光會徽的認識、組織章程的明了、佛光宗旨的發揚,則無上佛道堪成,人間淨土現前,希望大家都能於此自我留心,自我研究,自我計畫,自我實現。
5、 檀講師應具備的條件
檀講師應具備十二個條件︰正知正見、信戒定慧、因緣果報、團體觀念、慈悲和淨、功德清望、權巧方便、口才敏捷、態度莊重、音調誠懇、五戒俱全、家庭美滿。
檀講師制度的建立有助於提升信眾信仰的層次,在佛教史上是革命性的創舉,對未來佛教的發展相信會有很大的助益。我期許大家能把握難遭難遇的機會,努力當個檀講師,本著佛教慈悲、智慧的特質,發心立願,誓為佛法的弘傳而奉獻心力,讓我們一起攜手共創佛教的新紀元﹗
二、 討論、分享與回饋
莊燕雪(書面分享):
身為知賓大隊長,深切感受「無相布施」「廣結善緣」的美好。
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無論道場或總會舉辦的各項大小型活動,只要有知賓服務身影,就讓人感到安心,現場充滿了正能量。
知賓的服務並不僅僅是禮儀的展現,更是一種由內而外的關懷與智慧的流露。他們以莊嚴微笑和真誠接待,讓來訪的信眾感受到「賓至如歸」的溫暖。正如星雲大師所言,「諸眾身心歡喜,則一切如來歡喜」,每一次的微笑與服務,都是佛光人對眾生的慈悲布施。這種服務精神不僅限於道場內,更跨越國界,在全球的佛光活動中廣結善緣。
2023年,佛光知賓代表更遠赴韓國參與善女人大會,以端莊亮麗的儀態與專業形象震撼現場,讓人見證了佛光山教育弟子的優雅風範。他們用心服侍,展現出佛光知賓的高度與深度,將佛法的精神融入生活,實踐「上弘下化」的菩薩道。
在日常中,佛光知賓不僅追求外在儀態的端莊,更重視內在修為的精進。身著桃色外套、牡丹旗袍,以莊重的儀態象徵著佛光山的品牌價值。然而,真正讓人感動的,是他們以佛法為核心,不斷內化自我,將信仰轉化為具體行動,服務他人、感動他人。這份用心,正是佛光知賓成為「知己知彼,賓至如歸」典範的關鍵。
正如覺培法師所言,人生因精神與信仰而有高度,知賓的服務亦因廣結善緣而有深度。在當前這個科技發達但人際疏離的時代,佛光知賓以布施和喜捨為橋樑,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他們的一個微笑、一聲問候,乃至佛法的分享,皆是最珍貴的施捨。透過這些平凡而真誠的行動,讓每位信眾都能感受到佛法的智慧與溫暖。
佛陀曾說:「若菩薩能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亦復能捨一切福事與諸眾生,是名菩薩。」這正是佛光知賓的真實寫照。他們以生命的姿態實踐佛法,無論是接待信眾,還是參與國際活動,都讓世界看見佛光山弟子的慈悲與智慧。
讓我們以佛光知賓為榜樣,秉持服務的初心,用專業擦亮佛光品牌,以善緣傳遞佛法智慧,將光明與歡喜帶給更多人。這是佛光人共同的使命,也是每位知賓的榮耀與責任。
陳永上
以“無所得”的心,成就佛道,譬如你選擇“淨土法門”
一.簡單一念:相信。信有阿彌陀佛,信有往生之分。
二.堅持---既然發願往生,不達目標絕不中止。
三.有定力--要懂得用“無所得”的心修行。
1.不起“疑惑心”(選擇淨土法門對嗎?)
2.不起“速成心”(怎麼唸這麼久的佛還是見不到阿彌陀佛呢?)
心經不是說:以“無所得”故,才能“心無罣礙”,因為心無罣礙才能“無有恐怖”,才能遠離“顛倒夢想”,也才能保有“恆常心”,最後成就佛道。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
最新文章
2024年人間佛教讀書會初階/精進培訓暨認證帶領人聯誼座談
2025 閱讀研討會報名狀況查詢
2024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 閱讀研討會《星雲大師全集導讀》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讀書會家族最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