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6 個月前
    雲水自在讀書會
    日期:114年2月20日
    時間:下午2:00~4:00
    地點:佛光山彰化講堂九樓
    帶領人:黃雪娥
    出席人員:陳惠櫻、黃雪娥、姚澄燕、謝葉玉蘭、陳金鳳
    題材:星雲大師全集-佛教與生活(三)

      佛教界的人士,不論是出家的大德法師,或是在家的居士信徒,常常將佛法與生活分開,就是出家幾十年的長老法師,有時候語言、行為、思想、觀念,都和佛法的實踐法門未能完全相應,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把佛法表現出來。因此,佛教與生活是一個學佛重要的課題,以下分三點來討論。
    一、淨化的感情生活
     佛法很重視感情,只是我們要把感情淨化。如何淨化感情?要以慈悲來淨化感情,以智慧來引導感情。也由於離開不了感情,所以有些人在處理感情生活時無法盡善盡美而常常產生問題,可以說,感情為人們帶來歡樂,也帶來煩惱。我們應該如何淨化感情呢?
      (一)從佔有到奉獻
      (二)從多情到無情
      (三)從有緣到無緣
    二、合理的經濟生活
      「感情」在生活裡佔有重要的地位,「經濟」在生活中更是不可忽視。在日常中應該如何安排一個合理的經濟生活?
      (一)從貧窮到富有
      (二)從毒蛇到淨財
      (三)從邪命到正命
    三、正覺的道德生活
      在人生旅途中,每一個人都應該過著正覺的道德生活。什麼是正覺的道德生活?以下分三點來解說。
      (一)從信仰到實踐
      (二)從利己到利人
      (三)從初心到完成
      從初發心到成就佛果,要歷經多少劫數,要忍受多少苦難,所謂「難行能行,難忍能忍」,要「福慧雙修」,要「行解並重」,如果畏懼麻煩,缺乏耐心,就像種子雖播種了,卻怠於施肥、澆水,終不能發芽,更談不上開花、結果。因此,從初心到完成,這是成佛之道,如果能發心,能堅持到最後,則成佛不難矣!

      佛教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佛法也在我們的生活裡俯拾皆是。無論是感情、經濟、處世、道德等各方面,如能將佛法落實、融入其中,才是真正的「佛教生活化」、「生活佛教化」。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