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好自在讀書會
    3月8日pm 13:40-14:20
    地點:竹東大覺寺
    出席人員:葉淑美,羅兆創,吳智惠,劉智惠,劉芝蘭,李貞慧,葉秀菊,吳香妹,林玉蘭,陳燕玲,李貞慧,李彩珍,江素蘭,葉秀菊,蕭月娥

    主題:讀書會「禪與現代人的生活-禪的人間社會性」
    禪,不是什麼神奇玄妙的現象;禪,也不是佛教專有的。可以說人間充滿了禪機,大自然無一不是禪的妙用。禪像太陽的熱能一樣,只要有心,到處都有自己的熱能。禪不是少數人的,禪有社會性,是人間的、大眾的。佛陀在靈山會上,把禪法傳給了大迦葉尊者,但把禪心交給了每一個眾生。
      
      禪的光明照耀著人間;禪,溝通了人我的關係,溝通了心物的關係。禪者與禪者之間的接心、印心,處處都說明了禪的人間社會性,禪門一千多則的傳燈故事,不但玄奧,而且美麗。那些禪話裡,處處都說明了禪者從矛盾中,如何統一見解;從差別中,如何融和思想;從分離中,如何相依精神;從人我中,如何相通兩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同樣的,「人間到處有禪機」。從禪的名稱,可以看出禪的社會性,如禪食、禪衣、禪床、禪座、禪燈、禪味、禪話、禪行、禪悅、禪喜、禪友、禪眷、禪用、禪心……人間社會裡,哪裡沒有禪呢?
      
      真正的禪者,山林水邊,陋巷鬧市,不分僧俗,不計男女,人人可參禪,人人可問道,所謂「一缽千家飯,孤僧萬里遊」。禪者的雲遊行腳,就是那麼人間化、社會化。禪者的社會,亦即是禪者所住的禪林,他們對工作和合分工,同道間參訪互助,修持上嚴格精勤,處眾時上下平等,生活裡樸素無華,心地中統一歸真。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