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5 個月前
    松智開心讀書會
    日期:3月18日(二)
    時間:02:00~03:30
    地點:台北道場11樓教室一
    教材:人間佛教與實踐
    主題:國際佛光會會員信條、佛光會員的使命、佛光會員的展望、佛光會員四句偈的意義、發揚佛光會員四句偈
    導讀:徐秀慧
    紀錄:施郁麗
    出席:徐秀慧、陳素珍、黃寶實、任林春桃、楊莉、余月娥、朱美鈴、莊淑卿、施郁麗

    概述:
    佛光會員要自許做一個喇叭,讓每一個人都知道佛法的好處;做一隻彩筆,將世間點染得多采多姿。我們要用我們的巧手慧思在人海中遍植淨蓮,用我們的笑顏善語在生活上製造喜樂。

    國際佛光會會員信條
    我們禮敬常住三寶,正法永存佛光普照。
    我們信仰人間佛教,生活美滿家庭幸福。
    我們實踐生活修行,隨時隨地心存恭敬。
    我們奉行慈悲喜捨,日日行善端正身心。
    我們尊重會員大眾,來時歡迎去時相送。
    我們具有正知正見,發掘自我般若本性。
    我們現證法喜安樂,永斷煩惱遠離無明。
    我們發願普度眾生,人間淨土佛國現前。

    佛光會員的使命
    一、以世界觀弘揚佛法
    二、以人間性落實生活
    三、以慈悲心普利群生
    四、以正覺智辨別邪正

    佛光會員的展望
    一、為自己留下信仰
    二、為家庭留下貢獻
    三、為社會留下慈悲
    四、為生命留下歷史
    五、為道場留下功德
    六、為眾生留下善緣
    七、為未來留下願心
    八、為世界留下光明

    佛光會員四句偈的意義:
    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
    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

    發揚佛光會員四句偈:
    一、佛光會員四句偈是最圓滿的修持
    二、佛光會員四句偈是最究竟的美德
    三、佛光會員四句偈是最如法的行為
    四、佛光會員四句偈是最普遍的傳教

    分享:
    徐秀慧:對佛光會員的展望最為深刻。強調惜福的重要性,並以大伯在龍山寺工作的經驗為例——他經常將信徒拜拜後的供品帶回家與家人分享。秀慧認為,若將這些供品丟棄不食,會損耗福報,應心懷感恩珍惜。
    黃寶實:行堂發心,即使日常繁忙、身心疲憊,仍堅持參與讀書會,展現了堅定的修行精神。
    朱美鈴:對待慈濟會員保持開放與隨順的態度。曾遇會員因事業困頓,希望佛光會伸出援手,但強調,雖應當關懷與協助,卻須謹守原則,不涉入金錢往來,以維持純淨的道場氛圍。
    楊莉:分享了凡四訓中的「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指出命運雖有一定規律,但並非不可改變,透過行善積德,便能改變自身的福報與未來。
    任林春桃:人往往一不小心就容易犯錯,犯錯後應心生慚愧,勇於懺悔與改過。她也提到,凡事常懷感恩、時時說「謝謝」,反而能得到更多人的幫助與善意。
    莊淑卿:有能力時應當發願發心。提到一次搭乘 55688 計程車時,發現無法刷卡,雖然當下有些不便,仍以平和的心態接受,改用現金支付,毫無怨言,展現了隨順因緣的修行智慧。
    余月娥:發願盡形壽護持佛教常住,並積極興辦教育。分享了一位師姐的事例,該師姐參與了一項極具意義的活動,並為此發心捐助台幣 38 萬元,展現了堅定的護持之心。
    陳素珍:認為佛光四句偈很實在和實用。
    施郁麗:佛光會員應學習無條件地給予安樂、無條件地濟苦助人、無條件地帶給人歡喜、無條件地奉獻付出。若能如此發心,將慈悲擴展至盡虛空、遍法界,則做人處事必定能圓滿成功。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