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首頁
總會長介紹
Back
星雲大師略傳
星雲文集
關於讀書會
Back
認識我們
談讀書會
各類型讀書會
線上填寫表單
Back
讀書會家族網站申請
新讀書會成立暨家族網站申請表
書香義工報名表
聯絡我們
分享園地
Back
好書分享
方案設計
經營秘方
表單下載
閱讀花園
活動資訊
Back
活動訊息
活動花絮
讀書會家族
群組
活動
Videos
Audio
相片
People
Polls
Show results from selected filters below:
Check All
Uncheck All
相片
用戶
相簿
Videos
活動
群組
搜尋
Sign In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r password
記住我
登入
我忘記了我的帳戶名稱
我忘記了我的密碼
上傳封面照片...
拖曳照片,控制封面照片的呈現區域
台北-北一區345督導讀書會
Registered Users
Timeline
About
Albums
Videos
Audio
Followers
Events
More
Groups
Polls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5 個月前
台北-北一區345督導讀書會
北一區345督導讀書會
日期 : 3/12日(星期三)【zoom線上讀書會】
時間:14:00~15:30
材料:《星雲禪話第2冊》
主題:
1. 茶杯死了 P326
2. 有何祥瑞 ? P328
3. 不敵見識 P330
4. 有沒有消息給你? P332
帶領人:程麗麗 (
回饋 :李虹慧
記錄 :朱元
攝影 :呂美英/莊琇紅 (參加人員: 共10人)
文章討論:
陳秋玉:
第一篇:茶杯死了?這篇文章我看到兩個面向。1.是依教奉行:2.是學以致用。
所謂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一休沙彌把師父心愛的茶杯打碎了,一休禪師為了避免師父責備,運用平時所學到的佛法,以「生老病死」生命的輪轉/來跟師父鬥智,令老和尚啞口無言失笑,為什麼會失笑? 因為一休禪師言之有理,這代表平時老和尚的教導有方,也是學以致用。這種禪心幽默的對話,不僅令人莞爾。
反觀,我們在現實生活裡遇到事情,或是做錯事情,有的人習慣諉過或是把責任推給別人,一修禪師不是,他是以佛法對應,跟師父鬥智,令師父要責怪也不是,不責怪嘛! 他又言之有理,只能寬慰的失笑。
這是令人莞爾有趣的對話。
黃惠珠:
不敵見識
幽默中的智慧: 仙崖禪師的方式很幽默,然而正是這種幽默的方式帶出了深刻的道理。在某些情境下,幽默不僅是緩解緊張氣氛的工具,更是反思與啟示的一種手段。這讓我想到了生活中很多看似輕鬆的事件,其實能在不經意間讓我們對自身有所反思。幽默不僅能讓人發笑,也能激發人們的覺悟。
李月卿:
學佛修禪要用感覺去應對世間,不是真的美好,用禪心去體會人生,才是正確的菩提。對於世間種種無常事物生命有所認知和體證,用佛法智慧轉念,將擁有轉爲享有,失去的就放下,不需悲傷和不捨。參禪要參得自我肯定,人若能肯定自己,就不會被五欲六塵的境界牽著鼻子走,心能安住,則天崩地裂又奈我何。日常生活中,讓自己內心時時保有善念善心善行,能身心自在,祥和歡喜,天天所聞所見的,無處不都是祥瑞之象。
黃玉梅:
以平常心面對,當母親往生,持續三年難過很久,面對生死無法釋懷。學佛後,觀念改變了,坦然接受生命的真實,期待生命的提升。
黃慧珠:
我分享「茶杯死了」這篇,讓我反思人際關係的巧妙,促使我解惑而去除我生活中的錯誤。舉個例
,我曾經在道場擔任奉茶時不慎打破茶杯,並向師父認錯,師父卻回答我說:「一賠十。」,當下我慌了!,之後我千方百計地尋找回歸本位,但之後師父並非強烈地回應,足證生命是不死的。
高麗香:
我分享的是第三篇「不敵見識」,文中豪潮禪師看到地上的字,嚇得拔腿就跑,眾人看了仙崖禪師
的惡作劇,大家一看哄堂大笑! 由此例我也感受到自己有時不免起了傲慢之心。深刻認識到生活中的實例亦可用佛法解惑,捫心自問是否真懂佛法? 要在人生中增廣見聞,更需學習大師的聖言量,更好理解生活中的一切。
陳月桂:
我分享的是第二篇「有何祥瑞」,此時此刻是:「你我祥瑞,知足祥瑞」,心理的祥和,自然風和日麗。天氣惡劣是考驗,平時在公園運動看到青翠綠意就是祥瑞,內心的感受慈悲善念更是祥瑞不已。
邱麗英:
我分享第四篇「有沒有消息給你」,現代社會詐騙橫行,防止的方法是看來電號碼並回撥,仔細聆聽分辨,我同修卻告訴我最好的方法是:「不理會及戒止貪念。」,智慧是經驗的累積。
莊琇紅:
我也是第四篇,並回應麗英督導的分享, 我的學長也是被詐騙,法院的判定要對方分期償還,但曠日廢時,於事無補,無法永久杜絕,足以證明無深層的智慧。師父曾開示說:「學禪要學三學,讓我們有智慧去面對生活的陷阱,消息的真伪要靠生活經驗,要把握三學,要般若禪定應用在生活中。
李虹慧老師:回饋:
1. 一開始,惠珠督導說,我穿得很莊嚴,謝謝妳!,我上了一堂收穫良多的課! 帶領人以詮釋的方式去解題,再來每個提問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所有讀書會的培訓在台北道場是非常精彩的。所有督導分享都很精彩。督導長是第一個分享,月卿督導分享非常與現實結合,惠珠督導分享有禪意及道親的同感,麗香督導有很活的分享,月桂督導在花園般地享受人生獲得禪意,有感恩的人生的一刻祥瑞,心胸寬大。麗英督導感受現代生活的難題與禪意互動。
2. 這次讀書會是一次有見地的讀書會,琇紅督導的分享讓我們體會到解行並重的重要性,要有知識、見識、膽識。
3.一休禪師的思想生活是禪心幽默,我們皆知成住壞空是常規無須懷疑。祥瑞是一種善心,一瞬善念亦即祥瑞,飛過去的迷信觀念,不敵見識就是增廣見識。
4. 未來的讀書會的重心應著重在提問能改變自己的思想觀念,提升生活品質,飽和尚說:「佛光山團隊是弘法利生永不退轉,是生活平等,不知何時會現出家相!!」
文章回饋【1.】茶杯死了
日本一休禪師雖頑皮卻非常聰明;將師父的茶杯打碎了,他竟和師父論生死,說萬物都有成住壞空,才對師父說:「茶杯死了」,使得師父對自己所說的道理不能自相違背,而對他從寛發落。
一休小小年紀.思想靈活聰慧,這也是一種襌心幽默。《養心法語》
參禪者要有方便.要有善巧。所謂法無定法,能隨機應用才是大用。一休禪師懂得方便權巧,運用高妙,化危機為轉機。
【2.】有何祥瑞
大師指引我們說:「佛法,沒有奇妙,只有平常心。在世間,春夏秋冬,生老病死,都是很自然的平常事;既然學僧不懂得大自然的靈異,
普照處輝禪師便進一步說「你講話,我在聽,這不就是祥瑞嗎?雖然是這麽簡單,其實,那就是佛法的玄妙喔!
我們到佛光道場,心中自然有善念,愉悅,這地方就有祥瑞之氣。諸善人聚會處,保持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實踐四给,五和,佛光普照,法水長流。有這樣祥瑞的感受.啓發緬懷大師叮嚀:不忘初心.向前有路,光明在望。
召集人的話:
感謝老師的用心及鼓勵,此時即祥瑞,讓我們心靈激勵思想成長,讓文字般若提升到實相般若。
督導長的話:
感謝老師的勉勵及惠珠副督的規劃,感恩大師的文章平易近人,快樂在於積德,內外財富享有與共有一體。
+2
1
0
0
0
0
0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
最新文章
2024年人間佛教讀書會初階/精進培訓暨認證帶領人聯誼座談
2025 閱讀研討會報名狀況查詢
2024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 閱讀研討會《星雲大師全集導讀》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讀書會家族最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