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4 個月前
    北一區345督導讀書會
    4/16日(星期三) 【ZOOM線上讀書會】
    時間:14:00~15:30
    材料:《星雲禪話第2冊》
    主題:
    1.飛越生死 P370
    2.一滴潤乾坤P373
    3.與佛祖同起同坐 P376
    4.就是這樣的滋味 P378
    帶領人:呂美英
    回饋 :李虹慧 (參加人數共9人)
    文章討論:

    陳秋玉:
    人習慣於,在這山看那山高,往往看不到自己的長處,而做出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事來。
    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貧賤富貴,只是在生活上,物資上有所差別。一個人的內心富足與否完全在觀念之間。若是在人我之間做比較,刷存在感,並不會因此而提升自己的地位,而讓人敬重,反而容易顯露自己的不足,這也是「人比人,氣死人」的煩惱來源。

    莊琇紅:
    《維摩詰經‧不思議品》:「須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以極小與極大的對比,說明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的道理。須彌雖大,納極小之芥子自然很容易,但也不會因此而使須彌山有增加體積;芥子雖子,卻也能夠輕易地容納須彌山,並且毫無扭曲形體的必要。一切平常,相容無礙。看似不可思議的道理,其實極為平易

    李虹慧老師:
    1.飛越生死
    小麻雀與大鵬鳥雖有快慢.大小之别.甚至大鵬鳥一展翅幾百里,但不能飛越.生死大海。
    廣圄禪師開示:「悟,是一種内在本性的流露,無法形容,也無法傳達給別人,别人是別人的境界,你修你的禪道。」
    星雲大師說:「禪要從平等有性中流出,一旦道岫襌僧去除比較計較,回歸到平等自性中,就得了。」
    天生我材必有用,即使在某方面比別人差,也不必因此自輕自賤。因為每個人都有獨特的,都有無限的潛能,只等自己去開採出來,盡情發揮。
    活着,是最好的禮物,
    善终.是最美的祝福,
    學習人生的價值及意義,實踐大師叮嚀的教誨,弘揚人間佛教。
    這句「與佛祖同起同坐」,乍聽像是一種尊崇或親近佛陀的狀態,但其實在佛教特別是禪宗的語境中,它蘊含著更深的修行內涵與智慧。
    「與佛祖同起同坐」指的是:不論起身或坐下,行住坐臥間,都與佛心相應,都保持清明、覺知、安住當下的狀態。
    你的身心狀態,與佛相通;你的覺知、你的心境,已與佛無二無別。
    就是這樣的滋味
    洞山良价禪師與徒弟之間的對答,只要徒弟從生活裡的勞動服務,從生活裡的飲食工作中,體悟只要本味,不計其他,這應該就是獲得本來面目的消息了。
    帶領人吕美英督導提問:本來面目的消息從何而來?
    大師在《養心法語》說:「像真如,自性,本體,佛心等這種種的很多名相,其實都是自己的本來面目。

    六祖惠能大師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麽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惠明說完了大悟.這當下這念心才是真正自己。
    自我覺察:對自己的個性,想法,能力,願望等的了解:
    了知萬法不離一心,把握自己的立場,認清自己的價值;不逃避人間的苦樂,而能勇於面對。

    總結 : 秋玉督導長
    感謝帶領人呂美英督導用心帶領,更要感謝各位的發言以及虹慧老師的分享回饋,藉由讀書會討論,大家歡喜受用。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