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3 個月前
    好自在讀書會
    5月27日am9:20-9:50
    地點:竹東大覺寺
    出席人員:葉淑美,吳智惠,張美珠,賴瑞玲,羅玉純,傅金玉,劉芝蘭,嚴調靖,蔡美玲
    帶領人員:葉淑美

    主題:「星雲大師如是說-將壞話聽成好話/要學技能學歡喜]

    *聰明的人找自己的缺點
    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大師應邀於佛光大學國際會議廳以「人生百事」為題,為全校教職員生講演。有趙寧校長、吳欽杉教務長、學務處李宗藩組長、李元和教授、人事室林利國主任等人聽講。大師開示如下:

    一、找別人的缺點容易,但聰明、勇敢的人會找自己的缺點,並下決心改正缺點。

    二、人生有三間:人間、空間、時間。要善用、規劃及管理時間,將三小時的事以半小時做完,則能達到「人生三百歲」,將個人性能做高度的發揮。

    三、為人思想、行為要正派,寧可正而不足,不可斜(邪)而有餘。

    四、建立個人心中偶像,學習、效法他人優點,以增加自己的力量。

    五、作息要順其自然,該睡則睡,該吃則吃。

    六、所謂「忍者無敵」,要以忍耐的力量訓練自己,將忍的功夫轉化成力量和智慧。

    *要學技能、學歡喜
    一九九二年一月二十四日晚上七時,大師為全山開示。 

    大師說:「大家在新舊年的交替時刻,對過去要做反省檢討,對未來要做規劃展望,這是每一個人在年底都必須要做的一件事。」

    接著,大師以六點意見提供給大家:

    一、自己學技能:有了技能,大家才能夠生存。例如,我會駕駛、做飯、做菜、電腦、插花、管理、書法、繪畫、建築、法器、音樂等。希望每個人能學會多項技能。

    二、自己學歡喜:有歡喜心,才合乎佛法,才合乎做人的意義。一個人在世間上,一年一年地活下去,活得不歡喜,那有什麼意思。歡喜,是財富、是佛法,歡喜才能安住身心,才能成長,才有未來。

    三、自己找資料:這是個資訊的時代,任何人都要學習蒐集資料。一年要留下多少歷史、多少資料?比如:讀書、看報、科技、研究等各種資料。因為有各種資料才有本錢。當然,資料最好是記在心中,若記不住,至少也要記在筆記本上。不會蒐集資料,不珍惜資料,懶於整理資料,將來要用沒得用,好可惜!

    四、自己有力量:大家不是洋娃娃、小孩子。自己有多少力量呢?受苦時不怕,我有力量;困難時不怕,我有力量;受氣時,沒關係,我有力量;叫我辦事,沒關係,我有力量;哪個地方有困難,沒關係,我有力量。

    人要有抵抗風吹雨打、人情冷暖、是是非非的力量;面對生老病死也要有力量;芸芸眾生都靠我們,更要有力量。若連自己都沒力量,怎麼辦?希望大家都要有力量。

    五、自己講好話:學習講同學、同事、師長、朋友、常住、國家、佛教的好話。當初釋迦牟尼佛與彌勒佛同時修行,最後釋迦牟尼佛先成佛,就是因為至誠恭敬的讚揚燃燈佛。

    六、自己忍難堪:不要求別人來忍讓、或來原諒自己,要自己能忍受挫折。越是憤慨、受氣,越要忍耐。常有人為一句話而難過、受不了,如何修道呢?人實在很可憐,一天中就為了人家的一句話,自己就七上八下;人家一個臉色,心就不能安穩。希望佛光山的大家都很有力量,一句話,打倒不了,要自問:我是何等人,來到此地,就只為一句話,一個臉色嗎?沒有什麼了不起,自己要有力量。

    在一年的年關時節,檢討一下自己,展望一下自己:自己學技能、自己學歡喜、自己找資料、自己有力量、自己講好話、自己忍難堪,如此必定會有長進。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