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3 個月前
    采風讀書會—新竹第二分會
    日期:2025年5月23日(五)AM11:30-13:00
    教材:《星雲大師全集•迷悟之間》
    地點:痞食維根蔬食竹北店
    召集人:陶康盉
    帶領人: 陳靜茹
    紀錄: 鄭詠妮
    參加人員:陶康盉.鄭詠妮.陳靜茹.范振仁.張秀英.顧玥珦.王燕萍7人
    《星雲大師全集•迷悟之間》
    民以食為天!吃,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事。在吃的文化裏,尤以「素食文化」別具一格。
    素食本為儒家所提倡,所謂「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佛教也提倡素食,但佛教本來不是在形式上的素食,例如原始佛教的托缽生活,在乞食時,不揀精麤、不忌葷素,隨緣「借假修真」。
    但是到了大乘佛教,以慈悲為本的教義,發展出尊重生命的內容。例如,六祖惠能大師在獵人群中,只吃肉邊菜;信徒中,也有人吃「三淨肉」者,也有人在「三、六、九」吃齋,也有人以初一、十五為吃齋日,甚至也有人吃早齋,乃至家中有婚喪祭典時,也以持齋來表示虔敬。不管如何,這都表達著一個慈悲尊重生命的意義。
    說到素食,也不完全是宗教的意義:有的是為了醫學上的衛生保健,有的是因為個人的身體需要,有的是為了生活的習慣,有的是因為長輩家傳,有的是自己發心立願等。
    美國的太空人在登陸月球之前,特地做素食的訓練,因為素食者的體力比較耐久。例如,牛、馬、大象、駱駝等,皆為素食的動物,牠們都比較具有耐久的力量。又如飛行的鴿子,也是吃豆榖之類的素食者,牠們也是展翅千里,不屈不撓。反觀獅狼虎豹,雖然兇猛,可是老虎三撲,後力不繼,可見素食可以增加耐力,從這些動物中即可獲得明證。素食,也不一定從宗教上去立言。素食有益於健康,現在已經是舉世所公認的事實。近代西方所提倡的健康飲食,即指素食而言。素食確實有益於身體的健康、心性的柔和、性格的仁慈,以及耐力的增加等等。素食的真正意義,其實不要在時日上計較,也不要執著鍋碗是否洗淨?素食其實是乃吃「心」也,如果心中有「素」,所謂慈悲喜捨、善良道德,都盡在其中矣!

    靜茹師姐分享:素食好處多,健康又環保:健康方面降低慢性病風險,改善腸道健康高纖維的植物性飲食有助腸道蠕動、預防便秘,促進腸道菌群的健康,素食多為低熱量、高營養密度的食物,有助於減重或維持體重。降低膽固醇和血壓
    植物性飲食可以降低膽固醇,降低高血壓的風險。
    玥珦師姐分享:因目前上環保與永續課程,了解到素食可以減少碳足跡與溫室氣體排放,養殖動物產生大量甲烷等溫室氣體,而植物性飲食對氣候變遷的影響較小。節省水資源生產一公斤牛肉需要的水遠超過種植一公斤蔬菜或穀物。減少森林砍伐與生物多樣性損失為了畜牧而開墾土地,造成雨林破壞,而植物性飲食有助於減輕這些壓力。素食避免對動物的殺害與剝削,符合動物權與慈悲精神。
    支持更人道的生活方式,素食是對生命的尊重,有助於提倡更人道的食品生產方式。
    燕萍師姐分享:因為工作是醫護退休,提醒我們長期茹素,需要特別注意營養素的攝取:如維生素B12.鐵質.鈣質.蛋白質.Omega-3脂肪酸
    可以透過豆類、堅果、全穀、深綠色蔬菜、強化食品或補充劑來補足。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