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首頁
總會長介紹
Back
星雲大師略傳
星雲文集
關於讀書會
Back
認識我們
談讀書會
各類型讀書會
線上填寫表單
Back
讀書會家族網站申請
新讀書會成立暨家族網站申請表
書香義工報名表
聯絡我們
分享園地
Back
好書分享
方案設計
經營秘方
表單下載
閱讀花園
活動資訊
Back
活動訊息
活動花絮
讀書會家族
群組
活動
Videos
Audio
相片
People
Polls
Show results from selected filters below:
Check All
Uncheck All
相片
用戶
相簿
Videos
活動
群組
搜尋
Sign In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r password
記住我
登入
我忘記了我的帳戶名稱
我忘記了我的密碼
上傳封面照片...
拖曳照片,控制封面照片的呈現區域
海天-宣講員讀書會
Registered Users
Timeline
About
Albums
Videos
Audio
Followers
Events
More
Groups
Polls
海天-宣講員讀書會
時間:114年6月16日晚上7:00-8:30
地點:澎湖縣馬公市民裕街45號(馬公第一分會許榮基副會長家)
召集人:陳美奉
宣講員導讀:莫家成
參與會員:許榮基,王美麗,陳美奉,呂碧紅,王竣彥,莫家成共6位
第四課 想像力
自古以來,人類的戰爭大多為了爭糧食,
如果泥土能當飯吃,哪裡還會為了吃的問題而戰爭呢?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人類是富有想像力的動物,想像自己有一條帆船,可以飄洋過海,人類就真的能征服海洋;人類想像能飛上天空,可以從這個世界飛到那個世界,現在人類不是真的征服太空了嗎?過去人類希望相隔幾千里外的親人,能夠相互通訊,現在有了電話、E-Mail,這個願望不是也已實現了嗎?現在只把人類想像力中,未來可能預料得見,可能實現的事情,列舉如下:
一、汽車會飛:如果有人發明一種經過特殊馬達裝置的汽車,只要遇到塞車時,就能啟動特殊裝置,讓汽車騰空而飛二公里、三公里,超越塞車路段,火速到達目的地,這將是人類的一大福音。
二、清水變汽油:一旦世界上出現能源危機,汽油耗盡,電力也不濟時,能利用科技,讓海水變成汽油,那麼世界的動員力量之大,對人民的生活之改善,對人類的造福之大,與過去將不可同日而語。
三、黑人變白人:人類經常為了種族問題而紛爭,假如數百年後,科學家能改良基因,讓黑人變白人,世界的種族戰爭,至少會減少一些。
四、泥土當飯吃:未來如果科學家能把大地之土,變成可以當飯吃的食糧,則戰爭必會減少。因為自古以來,人類的戰爭大多為了爭糧食,如果泥土能當飯吃,哪裡還會為了吃的問題而戰爭呢?
五、樹木花草發亮:現在的照明,都要石油、電力;假如今後科學家能發明,讓樹木花草發亮,成為照明工具,則世界上就沒有能源危機的恐慌了。
六、人死能再復活:如果人死後能再復活,即使不能復活,但能知道到哪裡去出生,也會減少想知而無知的痛苦。
七、晶片語言:未來如果能發明一種語言晶片,將輸入各國語言的晶片植入人類的大腦裡,就能隨心所欲的聽、講各種語言,省去別人翻譯的麻煩,這將是未來促進人類團結、和諧的美好之事。
八、人造肉食:世間最殘忍的事,就是殺生!可是人類為了口腹之欲,不顧念其他生命的痛苦,恣意殺生,這是最不道德的行為。今後不管居於慈悲心,或是站在環保的立場,為維護生態平衡,如果有人能研究發明,把木頭製造成肉食,就能減少生命的濫殺,這將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
【題解】
「想像力」能夠打破既有規則,創造前所未有的新世界。除本文提及的科技發明帶給人類福利、生活日新月異外,它更讓心意馳騁碧落黃泉,創意無限。
清人沈三白記述童稚趣事,以叢草為林,蟲蟻為獸,寫下「夏蚊成雷」、「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蛤蟆也」等誇張情景;也因為想像力,孫悟空在吳承恩筆下竟由石頭縫裡蹦出來;其實,想像力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也是人類進步的動力。有人說,人因為有了夢想而顯得偉大,夢想也是一種想像力;有想像力的人生,才會多采多姿。
【習題】
1.想像力曾為人類帶來哪些利益?
2.你對本文提出的八個可能實現之事有何看法?
3.你曾有過哪些天馬行空的想像?
【延伸閱讀】
1.「需要」是「發明」之母,發明首先要發揮想像力,天馬行空地想。──摘錄《人間萬事8‧十大發明》
2.我們的想法可以想出天堂,也可以想出地獄;天堂地獄都在我們的想像之中。──摘錄《迷悟之間8‧想法》
第四課 想像力
暖身
我們可曾反省日常的生活,是怎樣過的?
生活要有計畫。
生活中充滿苦樂、有無、順逆、窮通、得失,起伏無常,在起伏不定的生活裡,我們怎樣來適應呢?
一、要隨遇而安:在隨遇而安的生活裡,有也好,無也好,多也好,少也好,甚至光榮也好,侮辱也好,都不要太計較窮通得失、順利有無,遇到什麼都能接受,都能安住,就是隨遇而安!
二、要隨緣生活:在我們的生活中,或早或晚,或和好人相處,或與壞人為伍,或占便宜,或吃悶虧。在這善與不善的因緣裡,我們要隨緣生活。
三、要隨心自在:我們的心在生活裡要感到自在,不起差別愛憎的念頭,就像觀音菩薩叫觀自在。觀人自在,是說我的心看人很自在;觀事自在,我看一切事很自在;觀境自在,我對一切境界都很自在。所以,我們的心能夠安住在自在中。四、要隨喜而作:不要苦苦惱惱,心不甘情不願地工作,應抱著充滿歡喜、樂趣的心情去工作,生活自然就會美好。
~星雲法語
想像力曾為人類帶來哪些利益?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像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
「網路無國界」,有人利用網際網路認識一群共同興趣或者利益結合而成的朋友,這達到了人際觀更廣闊更宏觀,也有人因為網路部落格有了個人空間而得以紓發自己的情緒,或是開發了另一種特別的潛在能力。
食、衣、住、行、娛樂和教學,也因電腦的出現有重大的改變。像食方面,有所謂的網路團購,只要集結一群人,去網路上訂購美食,隔天就可以吃到美食,不需要出門被風吹、雨打、日曬的辛苦般,去吃這美食,這要是以前的話,應該會認為真是遙不可及的夢想,有了網際網路以後,再也不是夢想了。
雖然科技的進步,帶給我們許多的方便,但是事情總是一體兩面的,有利必有弊,對於青少年來說,由於資訊爆炸的社會而容易在網路搜尋到一些資料,但有些是兒童不宜的,但我們應該如何防範,來保護青少年的身心靈健康,這也是政府往後所要考量的政策。
科技愈是進步愈是緬懷著過去手動的社會,所以未來一定充斥著復古風,不管是幾零年代的記憶,一定很想回到過去、脫掉厚重的盔甲及丟掉高科技產物,盡情享受身體、人性真實的互動、情感的交流,就像現階段的我們把以前的貧窮食品─蕃薯,當成珍貴美食一樣的享用、一樣的身價不凡。可惜的是不管科技多進步、飛彈可以飛多遠或佔領多少國家,都換不回「時間」的流逝。就算有小叮噹的時光機超強改良版也不能永遠回到那個有人情味的過去,相信那時的商人一定會創造相關機器來圖利。但與其讓我們安然享受高科技所帶來的便利性,還不如好好把握時間珍惜現在擁有的,因為科技會越來越進步,消失的是現在純樸的人情味。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
最新文章
2024年人間佛教讀書會初階/精進培訓暨認證帶領人聯誼座談
2025 閱讀研討會報名狀況查詢
2024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 閱讀研討會《星雲大師全集導讀》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讀書會家族最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