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台北-早覺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2 個月前
    2025年6月份常明讀書會內容記錄
    日 期:2025年6月19日(四)
    時 間:20:30-21:30
    地 點:LINE會議室
    參加者:廖昌釗、劉英妹、徐婉玉、林郁婷(共4人)
    帶領人: 徐婉玉
    記 錄:林郁婷
    主 題:<慧心傳道覺有情>p60-75三篇
    內容分享
    問一:談談您曾經是否有過似曾相似的夢境?
    1. 英妹: 曾夢過自己是在金門當兵的男眾,用手就落水的同袍。
    2.婉玉:小時候作夢,斷斷續續卻可以連續夢境。長大後,出現似曾相似的場景。
    3.郁婷:曾有睡醒前夢到地震,結果遠在美國就發生地震的消息。

    問二:談談您有聽過佛陀的十大業果嗎? 
    1.昌釗:有聽過過佛陀的頭痛,因過去敲魚頭三下而受的頭痛
    2.英妹:有聽過佛陀食馬麥

    問三: 文章中提到越南師姐的故事,在您的身邊是否有相似的人呢?
    1.英妹: 鄰居分享兒子努力賺錢,最終卻被外籍太太捲款而走。希望鼓勵兒子能再娶妻,最後娶了一位很好的陸配。
    2.昌釗:過去在台東服務,接觸到原住民,大多是老者及年幼者留在部落,常遇酗酒的情況,但現在有改善了。若是他們有問題都會上教堂找牧師解決。

    問四:談談您的宗教經驗是如何開始的? 
    1.郁婷:過去因外公過世,媽媽因一位師姐的接引接觸了佛教而開始,直到高中接觸嬤嬤娘家的道教,以好奇心了解,心中一直以尊重包容的心面對不同宗教,直到大師說的要給而不求,回歸靠自己修行,不靠他力。
    2.英妹: 過去在極樂寺時因向菩薩發願每個月布施,所以工作很順利,直到搬至燕巢腦中一直浮現佛光山,在因緣際會下,打電話詢問岡山禪淨中心的電話而加入佛光山。
    3.昌釗: 由於外公是媽祖廟的主委加上也是餐廳的老闆,所以小時候就接觸道教,到台東時接觸基督教,直到前年皈依受戒佛教。雖然不常讀經但略涉獵禪門的書籍。

    問五: 談談您對這三篇的心得?
    1.郁婷: 這三篇多為因果關係的連結,所以要多多行三好。
    2.英妹: 正信的重要。
    3.昌釗: 相信因果的重要。
    下次讀書會
    1、日期:7/17(四)
    2、時間:20:30-21:30
    3、地點:line會議室
    4、主題:慧心傳道覺有情p76-93三篇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