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日 期:2025/7/21
    時 間:19:00~20:30
    地 點:許榮基副會長家中
    召集人:陳美奉
    帶 領 人:許榮基
    記 錄 人:陳美奉
    活 動 攝 影:許榮基
    成 員:王美麗,陳美奉,呂碧紅,許榮基,王竣彥,
    第六課 重要
    自己比存款重要,存款比老婆重要,
    老婆比房子重要,房子比子女重要,
    子女比朋友重要,朋友比職業重要,
    職業比操守重要,操守比自己重要。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什麼最重要?有人說國家最重要,有人說生命最重要,有人說思想最重要,有人說自由最重要!究竟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呢?按照一般的常情衡量,約略估定如下:
    一、自己比存款重要:有的人「落水要命」,上了岸以後就問:我的錢呢?可見自己的老命最重要,有了命才會想到存款,沒有命,錢再多有什麼用呢?
    二、存款比老婆重要:寄放在銀行裡的存款,老婆動用個十分之一、二,感情好的夫妻不會計較;假如動用太多,老公翻臉無情,甚至休了老婆也不一定,因為存款比老婆重要。
    三、老婆比房子重要:一個男人,想要獲得妻子的歡心,先買一棟房子給他。一棟房子動則幾十萬、幾百萬,男人毫不吝惜,可見老婆比房子重要。
    四、房子比子女重要:有的人一生辛苦,就是為了買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子女長大後,就鼓勵他們搬到外面自立,因為房子是自己所獨有,與子女共住,不夠寬大,所以把房子看得比子女重要。
    五、子女比朋友重要:人難免有親疏之別,一個是自己的子女,一個是外來的朋友;外來的朋友怎能比子女更親呢?所以當利害衝突時,親人子女當然比外面朋友重要。
    六、朋友比職業重要:好朋友,肝膽相照,自己明明有一份很好的職業,為了與朋友共進退,辭職不幹,因為職業可以再找,朋友不容易找到知心之交。如劉玄德說:「妻子如衣服,朋友如手足;衣服破,可以換,手足斷,不可接。」可見古人早把朋友當成人生不可或缺的要角。
    七、職業比操守重要:服務公職者,操守最為重要,但現代有些人只顧職業,不重視操守,有的朋黨為奸,有的受同事影響,罔顧職業道德,都讓自己失去人格,人生因此一敗塗地,殊為可惜。
    八、操守比自己重要:俗語說「蓋棺論定」,大家評論某人良心道德的標準雖有輕重,但是評定的內容,還是以做人的操守最為重要。所以,做人成功,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題解】
    俗語說:「人不自私,天誅地滅。」可見自私是人類自古以來一直存在的毛病。如果私欲過於膨脹,成天妄求、計較,就會失去做人的道德;假如私欲造成對國家社會的危害,就會失去做人的公德。私欲作祟,人心不得安寧,終日汲汲營營,忙於心計,又怎能安心呢?
    《入菩薩行》有云:「世間諸災害,怖畏及眾苦,悉由我執生,留彼何所為?」如何才能捨離對「我」的執取呢?唯有不把自己看得最重要,才是度一切苦厄的無上心咒。
    【習題】
    1.你對本文提出的八項「重要」觀點有何看法?
    2.你的人生以什麼最為「重要」?
    3.試以本文要旨,略述佛教談「無我」的用意。
    【延伸閱讀】
    1.耐煩有恆對於成功立業實在太重要了,然而「不耐煩」幾乎成了今日青年們的通病。──摘錄《迷悟之間1‧耐煩有恆》
    2.為人主管,不一定要很能幹,但要能像天地大海一般,包容所有,這才重要。──摘錄《迷悟之間1‧容人的雅量》
    3.佛教的八正道將「正見」放在第一,其重要性可見一斑。──摘錄《人間佛教書信選‧檀講師應具備的條件》
    4.講到六根的修行,所謂「擒賊先擒王」,「心」的修行最為重要!──摘錄《星雲法語1‧心的修行》
    暖身
    一字禪
    【忍】
    古來有多少聖賢都是在難忍能忍的淬鍊中,
    圓滿他們的生命。
    【觀】
    每一個人都可能是觀自在,
    觀照自己的內心性是否自在無礙。
    試以本文要旨,略述佛教談「無我」的用意。
    《入菩薩行》有云:「世間諸災害,怖畏及眾苦,悉由我執生,留彼何所為?」
    佛教談「無我」的用意在於破除對「我」的執著,從而達到解脫煩惱、離苦得樂的目的。「無我」不是否定個體的存在,而是指沒有一個獨立、永恆不變的自我。透過對「無我」的體悟,可以放下對自我的執著,進而破除對一切事物的執著,最終獲得涅槃的境界。
    星雲大師說「無我」也不是說什麼都沒有,而是指能苦能樂、能多能少、能大能小、能早能晚,無所不能、無所不是的我,這就叫做「無我」。
    人之所以不能成功,不能成就大事業,大都是因為他總把「我」抬得比「人」重要;假如能把別人看成比自我重要,所謂「得人者昌」,何患事業不成呢?
    今日的社會,凡是身為領導者,他口袋裡的小冊子都有很多的人名。其實,記不得人名固然不好,記在小冊子裡也沒有用,最好「心中有人」,才是重要。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心中有人還不夠,還要會用人。所謂「愚者必有一得」,心中有人,又會用人,那麼即使是殘兵敗卒,也能成為戰場上的常勝軍。
    《金剛經》說的「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是覺悟者體悟法界平等的最高境界。但是在世間法當中,你可以「無我相」,但不能「目中無人」,更不能「心中無人」。所以,還是讓我們在心中建立「人相」吧!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