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惠中-台中南屯二分會 山水妙路讀書會
    時間:114年7月20日 AM10:00-11:00
    地點:三好農場
    出席人員:南屯二
    躬德 美燕 淑桂 珈慧 貞旗 金美
    南屯一
    曾幸慧 徐康盛 林惠娟 廖幸仙 呂委潔 阮榆茵
    三好農場
    黃景昌場長 陳坤成副場長
    閱讀書目:星雲大師全集
    閱讀範圍:佛法義理 P085四大不空
    導讀人:莊淑桂

    一 導讀文章內容

    二提問討論
    讀完這篇文章您有何收穫/省思?

    躬德:大師說:「四大皆空示現有,五蘊和合亦非真。」
    儘管五蘊身心時時刻刻都在變化,並非實有,然而在變動不已的表相下,流轉的生命形體,本質的佛性卻是恆久不變的。萬般帶不去,只有業隨身。所以我們要借假修真,實踐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態度積極進取樂觀正向,活成一道光,點亮自己的心光,也照亮他人,自利利人廣結善緣,修福修慧,讓這一期的生命不空過。

    曾幸慧:
    了解空有不二,深觀宇宙萬 [有]的真理,奉行佛陀的慈悲喜捨,六度萬行,從自利利他的實踐中,體現空的無限建設性、包容性、不變性與平等性。

    蘇金美:
    在人我的相處與國家的發展上,如果民眾的心中不「空」,充滿了成見、怨恨,不能包容彼此,則不僅經濟的成長停滯,社會的建設萎縮,個人的生命、財產也有危險之虞。
    如果能將大師的智慧法語,運用在生活上、事業上,不僅對執著時較容易放下之外,對於該提起時,也較容易勇於承擔重任。有捨才有得,轉念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的幸福與安樂。

    黃景昌場長:
    三好農場原本是空無一物的荒地,因各分會輪流辛勞出坡,栽種、澆灌、維護而有眼前所見欣欣向榮的花果蔬菜,也搭建這個舉辦讀書會的簡易空間,這不就說明了空的建設性,有了空才能建設有。

    淑桂:我的收穫
    (一)釐清四大皆空的四大並非財、色、酒、氣,而是指地、水、火、
    風。
    地大是固體的性質,水大是液體,火大是溫度,風大是氣體。四大是組
    合山河大地和萬物的四要件,世間萬物皆此四大因緣和合才能存在;固
    體、液體、氣體會因溫度而改變,而溫度也隨燃料、高度、大氣等因素
    改變,沒有固定性,也就是空性,稱為四大皆空。
    (二)以佛法的核心「緣起性空」理解「體」、「相」和「空」、「有」的
    關係。
    「體」是事物的本質,「相」是呈現出來的形相、外貌。各種條件因緣聚
    合而「有」各種外「相」的存在,一旦因緣離散就不復存在了,所以其
    本質是「空」。心經上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可見「四大皆空」
    實際上是「四大皆有」,我們學佛就是要學習「空、有不二」的智慧」。

    我的省思
    學習佛法多年我有學到「空有不二」的智慧了嗎?期許自己能時時覺
    照念頭,反思行為,放下我執、隨順因緣,廣結善緣,落實「空有不
    二」的生活。

    三 活動照片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