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首頁
總會長介紹
Back
星雲大師略傳
星雲文集
關於讀書會
Back
認識我們
談讀書會
各類型讀書會
線上填寫表單
Back
讀書會家族網站申請
新讀書會成立暨家族網站申請表
書香義工報名表
聯絡我們
分享園地
Back
好書分享
方案設計
經營秘方
表單下載
閱讀花園
活動資訊
Back
活動訊息
活動花絮
讀書會家族
群組
活動
Videos
Audio
相片
People
Polls
Show results from selected filters below:
Check All
Uncheck All
相片
用戶
相簿
Videos
活動
群組
搜尋
Sign In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r password
記住我
登入
我忘記了我的帳戶名稱
我忘記了我的密碼
上傳封面照片...
拖曳照片,控制封面照片的呈現區域
台北-松二歡喜讀書會
Registered Users
Timeline
About
Albums
Videos
Audio
Followers
Events
More
Groups
Polls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1 個月前
台北-松二歡喜讀書會
【松二歡喜讀書會】
日期 :7/23(三)
時間 :10:00 AM
文章:《星雲大師全集》第一類【經義】<佛法真義>第2冊
「我們需要三個家庭」p.302
「寺院如加油站」p.304
地點:線上
成員:陳謝玲娟,許惠娟,陳華芬,施為貴,林寶珠陳麗真,張汶珠
我們需要三個家庭
我們生活在人間,人間的生活裡,都需要有個基本安住的地方,稱為「家庭」。一個人沒有家,就是流浪漢。因此,除非是乞丐,或是孤苦無依的人,才會沒有家;否則一般正常的人士,都有家庭,有父母,有妻子兒女,有兄弟姊妹,有家人眷屬。
總之一句,各種人等,不論是士農工商,不論是貧富貴賤,都有一個家。這個家給我們溫暖,給我們庇護,給我們遮風避雨,甚至給我們安全。這個家是我們「色身歸屬」的所在。因此聰明的人,除了這個有形有相的家庭之外,他還有一個信仰上的「法身慧命」之家。
這個家庭是什麼?就是他信仰的道場。他可以到道場裡去增加信心、增加慈悲、增加道德,可以在這裡學習做人處世。所以第二個家庭「慧命之家」,就等於是我們人生的加油站。
當你有了信仰的、道德的、精神慧命的家庭之後,人生就會不斷的成長。比方說,你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你布施、持戒、忍辱、禪定,或者你信佛,不是光求佛、拜佛,也可以行佛。從這種法身慧命的家庭裡,能夠修學成熟以後,將來必定可以升格、超越,到達一個最高的目標,也就是第三個家。
這個家,是天堂、是淨土,是極樂世界,都是看你的因緣。你從第二個「慧命之家」所修學而來的功德,會長養你、資助你,成為你的資本,幫助你移民,到達第三地的一個理想國土,那才是真正能讓我們安住身心、禪悅法喜的一個「解脫之家」。所以,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有三個家。
《寺院如加油站》
寺院是佛教徒信仰的精神象徵,是信徒心靈寄託的所在,是僧眾駐錫的道場,是佛像供奉的殿堂,也是佛法弘傳的地方。有了寺院,才有佛、法、僧三寶,才有佛教;有了寺院,才能傳播教義,才能住持正法。寺院還有很多文教、社教的多元化功能。比方說,莊嚴的殿堂、寧靜的氣氛、慈悲的教義,可以讓社會大眾在工作忙碌之餘,或者遭遇挫折、徬徨無助時,來到寺院禮拜、瞻仰佛菩薩的聖容或聽經聞法,或參加各種修行活動,心靈得到沉澱,就能獲得再出發的力量。
所以我常形容寺院就像人生的加油站,像心靈的百貨公司,是成聖成賢的學校,是一座藝術的殿堂,也是善友往來的聚會所,更是去除煩惱的清涼地。怎麼說呢?世間的錢財,只能濟人燃眉之急,但是無法息滅心中的貪、瞋、痴三毒,而佛法卻能淨化人的心靈,斷除人的煩惱,使人心開意解,其影響力是生生世世的。因此,寺院就好比學校,能化導眾生的迷惘。
人生的道路長遠,精神上也需要經常加油,在佛殿前一個合掌、一個默禱、一個祈願、一個禮拜,仰仗佛陀慈光的加被,就能讓原本沮喪的心情,重新獲得向前的力量,勇敢地迎向未來的挑戰。
而為了讓寺院建築的硬體設備能配合現代弘法的需求,我從過去只有佛殿拜佛的有限功能,擴增為現在具有講堂、會議廳、抄經堂、談話室、圖書館、美術館、滴水坊等設施的多功能道場。為的就是要讓寺院透過法務、文教、藝術,充分發揮弘揚聖教、教化社會的功能,讓寺院成為公眾共享共有的道場。不論學佛信眾或社會人士,每個人都需要有個淨化心靈與提升精神的場所,寺院就是最好的人生加油站。
華芬師姐回饋:寺院如加油站
寺院是我們的法身慧命之家,道場長養我們有一顆慈悲體諒的心成就我們的道業,期望藉由這個加油站給我們心靈與精神有更美好的提昇。
寶珠師姐回饋:寺院如加油站
個人因胃部極端的脆弱敏感,平常只要一緊張、或有事煩憂,胃就犯痙攣;但常一進如來殿,聽到佛號等梵唄音聲,整個胃部也隨著慢慢地舒展開來,一場法會下來,除了心靈得到洗滌,胃的痛楚彷彿也就緩解了。
所以道場是我身心靈得以放鬆與平靜的地方,因而從與人質疑為什麼要蓋那麼多道場,到現在與家人均參加了護持道場的行列。
Bibi督導回饋:我們需要三個家庭
第一個家:「色身歸屬」有形有相的家;家人相依相親、相互尊重,目標:和順、和睦、和好的溫暖家。
第二個家:「法身慧命」信仰的道場之家;學習知識與本領、心靈得到充實與提升,目標:增加信心、慈悲、道德、廣結善緣、修學清淨精進的加油站。
第三個家:「解脫之家」天堂、淨土、極樂世界,都是看你的因緣;真正讓我們安住身心,禪悅法喜的家。目標:從「法身慧命」之家修學而來的功徳為資糧。
已享有1+2個家庭,更應努力邁向第3個家庭,畢竟身心俱解脫、才能自在!更要廣結善緣、朝向做個禪和子,才不白來一趟!
1
0
0
0
0
0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
最新文章
2024年人間佛教讀書會初階/精進培訓暨認證帶領人聯誼座談
2025 閱讀研討會報名狀況查詢
2024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 閱讀研討會《星雲大師全集導讀》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讀書會家族最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