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岡山-星燈法雲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3 星期前
    南台二分會:妙心讀書會
    閱讀内容:人間佛教(佛陀本懷)63頁~66頁
    時間:114/8/19日、早上9點~10點半
    地點:水萍溫公園
    帶領人:王阿玉
    紀錄:王阿玉
    出席:王阿玉、潘朝子、方金英、賴麗花、吳榮雲、薛榮梅、施怡秀
    分享一:「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這幾句話如果只是輕描淡寫地念過不知其義,還是不知佛教偉大之處。
    就是佛陀,他也說佛教偉大,他不以自己偉大;他認為成佛,也要依法,有法才有佛,才有僧團。
    所謂「諸供養中,法為第一」;就是佛,他也要依法才能修持。
    「法依止」佛陀有充世間偉大的是法我(佛),他認為世間偉大的法、是真理,要皈依法、皈依真理;所以在佛教裡,到處都說「依法不依人」如果我們佛教徒懂得自我超越,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理,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理,對於自己的未來究竟何去何從,必定一個真正的體悟。
    分享二:問「口和無諍」生活和職場裡難免有不少纷爭,但如果能掌握六和敬的「口和無諍」觀念,是可以避免的。
    我們中國人有種熟不拘禮的習性和熟人相處時,往往忘了要尊重對方,所以容易發生口角,不管是夫妻、朋友、或者是工作夥伴,即使已經相當熟識,還是要使用尊敬、勉勵、或是謙虛的話語,這種話語沒有惡意,也不是逢迎,而是尊重他人的用語,會讓別人聽起覺得很舒服,很受敬重,溝通自然也愉快。
    分享三:問「身和同住」是佛教「六和敬」原則中一項,指的是在團體生活中,成員之間身體和行為上和階相處,不發生衝突。
    「見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識就是思想的統一。僧團大眾對於出世聖道,能如理通達,捨去分別執著,彼此見解一致,達成共識,此乃共同成就之前提。
    六和敬中的「利和同均」,講的是均等公平原則,可以幫助團體化解利益衝突,讓大家有福同享。
    「六和敬」:①身和共住②口和無靜③意和同事④戒和同修⑤見和同解⑥利和同均。
    ①身業同②口業同③意業同④同戒⑤同施⑥同見第六者,稱「六和敬」。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