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4 天前
    讀書會名稱:雲水自在讀書會

    日期:2025.8.28
    時間:1400-1600
    地點:彰化講堂9樓
    帶領人:謝葉玉蘭
    材料:浩浩師恩~星雲大師的慈悲与願行(覺培法師著)
    P.102-152
    第四章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

    第七章一位關心眾人的和尚

    (一)思想与觀念:改革'除弊”創新”又廣利群倫,大師亦步亦趨
    的負起復興佛教的使命,既要獨領風騒,就得面對佛教界的批評
    反對的聲浪,正因為懷抱著「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的夢想
    榮辱毁響在大師的眼里如過眼雲煙。

    (二)老二哲學:習學跳探戈理論,以退為進-有情有義的作風。

    (三)何處不淨土:悟者的世界何處不淨土,師父知無常所以納受
    一切變遷,知「無我」所以對人没有任何成見,正因為無住所以
    平静泰然,也因為了知「空性」所以能生萬有。

    (四)大師說修道人「要能上能下,能冷能熱,能大能小,能飽能餓,這種
    「能人」的教育也自然成了佛光山徒眾工作處事能力應變的訓練。

    (五)慈悲無畏,如果大師說是一位敢向不同時代的困境提出改革的
    勇者倒不如說他是道道地地不忍眾生苦的「慈悲」所激發出的無畏

    (六)剖析星雲大師十大特质與思想:「我不是呷教的和尚,受人恭敬卻反
    對造神、盡管百萬信眾對他漠拜恭敬但他說「我語音不全、又說
    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利益歸於杜會、功德歸於信徒、
    (七)不二法門:生活即修行,在報眾生恩的情懷下世出世間不二,
    大師對於修行的定義「離開生活、談不上修行」

    (八)空中妙有無處不佛法,「因為空所以不拘泥舊有框架。因為
    空,所以能容一切萬有,但也因為空、一切榮糧終歸幻。所
    以「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不住而常覺 乃真菩薩也。
    這是繁華間盡後的雲淡風輕、滾滚紅產裡走過的從容。


    總結:我們佛光山僧信二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高,走得更遠,以法為依止,把佛法光大,把人間化净土、更創造自己的唯心淨土。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