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首頁
總會長介紹
Back
星雲大師略傳
星雲文集
關於讀書會
Back
認識我們
談讀書會
各類型讀書會
線上填寫表單
Back
讀書會家族網站申請
新讀書會成立暨家族網站申請表
書香義工報名表
聯絡我們
分享園地
Back
好書分享
方案設計
經營秘方
表單下載
閱讀花園
活動資訊
Back
活動訊息
活動花絮
讀書會家族
群組
活動
Videos
Audio
相片
People
Polls
Show results from selected filters below:
Check All
Uncheck All
相片
用戶
相簿
Videos
活動
群組
搜尋
Sign In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r password
記住我
登入
我忘記了我的帳戶名稱
我忘記了我的密碼
上傳封面照片...
拖曳照片,控制封面照片的呈現區域
海天-宣講員讀書會
Registered Users
Timeline
About
Albums
Videos
Audio
Followers
Events
More
Groups
Polls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1 個月前
海天-宣講員讀書會
2023年9月12日19:30-20:30海天宣講員讀書會成立
海天宣講員讀書會會議紀錄
時間:114年10月20日晚上7:00-8:30
地點:澎湖縣馬公市民裕街45號(馬公第一分會許榮基副會長家)
召集人:陳美奉
宣講員導讀:呂碧紅
參與會員:許榮基,王美麗,陳美奉,王竣彥,呂碧紅,房旻歆共6位
人間萬事 第六冊
第一課 禁語
如果你能克制自己不說話,就如同釀造醬油、醬瓜、醬菜時,
都要把罈口密封,如此釀出來的醬菜味道才會鮮美。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在佛教的禪堂,或是念佛堂裡,經常可見修行的人,在胸前佩掛一塊「禁語」的牌子,意思就是告訴旁人:我現在禁止講話,請你不要和我說話。
掛了「禁語」牌以後,不只是口頭上不能講話,即使用手指,用呶嘴,或眨眼示意,都是不合法的禁語。為什麼修行人要禁語呢?
一、節制自己的任性:一般人總是很任性,想什麼就說什麼,毫無節制;如果你能克制自己不說話,就如同釀造醬油、醬瓜、醬菜時,都要把罈口密封,如此釀出來的醬菜味道才會鮮美。少說話,不是不會說話;而是要讓自己未來說話時,更會說話。
二、沉澱自己的思想:一般人思想膚淺,想得不深、不遠,就是由於沒有訓練;假如給予自己一段時間的禁語,讓自己的思想做一番沉澱的功夫,所謂「靜觀自得」,經過靜觀、沉澱後,凡事會想到「為什麼」,甚至想任何事,都有一、二、三、四的層次,久而久之,自己的思慮才會純熟、圓融。
三、傾聽自己的音聲:平時我們都是聽一些由外而來的聲音,假如透過禁語,把外面的聲音隔絕在外,不聽外面的雜音,而用心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也就是禪門所謂的「隻手之音」;你能聽到隻手的聲音,就不會被外面的世界所影響。
四、觀照自己的內心:禁語者,主要是要看住自己的心,不要向外攀緣,不讓眼、耳、鼻、舌、身、意,向外追逐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把自己的心看住,使其不動,而又可以明明白白地觀照,這就是修行的一等功夫。
所謂「沉默是金」,禁語實在是很重要的一門修行。平時我們由於好論是非長短,犯下多少錯誤,所以「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都是由於說話不當惹出的罪過。在佛教的「十惡業」裡,口業是最容易違犯的毛病,所以平時應該多注意自己的口,該說的話要說,像隱惡揚善、禮貌招呼、對人的愛語鼓勵等;反之,不當的惡口、兩舌、妄言、綺語,實在有自我警覺的必要。
【題解】
佛門過堂前維那會唱一段僧跋,此乃佛警戒比丘常修正觀,乃可受食。若不修觀,散心雜話而食者,則信施難消也。古云:「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若人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緇門崇行錄》有一段記載:宋光孝安禪師,住清泰寺。定中見二僧倚檻相語,初有天神擁衛傾聽,久之散去;俄而惡鬼唾罵。乃掃腳跡,詢其故,乃二僧初論佛法,次敘間闊,末談資養。
口業行持的善惡尊卑,在佛陀教誡與神護鬼罵中可見一斑;平時的談話都如許不可輕忽,更何況言語虛偽,毀謗謾罵,搬弄是非所造下的過失呢。只是惡口難防、閒談雜話更如家常茶飯,稍不留心就出口成災。因此透過「禁語」節制自己的任性,沉澱自己的思想,傾聽自己的音聲,觀照自己的內心,收攝六根,看住自心,是慎防造業的一門重要修行。
【習題】
1.為什麼「禁語」是一門重要修行?
2.試舉「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的實例。
3.為什麼「十惡業」中,口業最易犯?
【延伸閱讀】
1.真正的禁語,要能做到口不說話,心也不動念。──摘錄《迷悟之間6‧沉默是金》
2.一般信徒在家中可行一時、一日、一區的禁語,體驗一下寧靜、美妙的無聲世界。──摘錄《佛光教科書7‧修持常識》
3.「禁語」,不僅是嘴上不講話、手接觸東西無聲音或走路時腳下無聲等等,更要做到心裡沒有聲音,即使在熱鬧場所,心靈仍然澄澈靈明,絲毫不為外境所動。──摘錄《人間佛教系列4‧佛教青年成功立業之道(四)》
人間萬事 第六冊
第一課 禁語
1.為什麼「禁語」是一門重要修行?
禁語(沉默修行)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能幫助修行者節制惡業、沉澱心靈、培養專注,並透過減少外在雜訊來傾聽內在的聲音與智慧,進而觀照自身,使思想更成熟圓融,最終達成離苦得樂的目標。
在佛教的「十惡業」中,「口業」最容易犯錯,如妄語、兩舌、惡口等。
禁語能有效減少口頭上的過失,避免因言行不當而招致的禍患與業報。
沉澱思想,提升思慮深度:
透過禁語,能讓浮躁紛擾的思想沉澱下來,進行深入的思考與反省。
這能幫助建立更成熟、圓融的思維層次,深化對事物的理解。
培養專注與觀照能力:
禁語能將注意力從外在紛擾中收回,轉向內觀,更好地看管自己的心。
透過減少外在聲音的干擾,能更清楚地聽見內心的聲音,覺察與處理自身的問題。
提升自我覺知與心性:
禁語的過程也是對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修持,讓身心得到調整。
透過有意識的控制言行,可以培養內在的柔軟、理解與智慧。
節省時間,用於更有益的活動:
禁語能省下許多說閒話的時間,將這些時間用於讀書、禪坐、思惟,甚至服務他人等更有益的活動。
累積福德與智慧:
禁語行為本身也是一種善業,能夠增長福報與智慧。
透過專注於內在的轉變,最終能幫助修行者離苦得樂,獲得內心的平靜與開悟。
1
0
0
0
0
0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
最新文章
2024年人間佛教讀書會初階/精進培訓暨認證帶領人聯誼座談
2025 閱讀研討會報名狀況查詢
2024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 閱讀研討會《星雲大師全集導讀》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讀書會家族最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