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南台-閱茶趣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1 星期前
    📕📘松四三學讀書會

    🔶日期:114.10.20(一 )
    💛時間:上午:10:00~11:30
    🔷地點:ZOOM(線上)
    💚主題:十修歌 第三類【教科書】 金玉滿堂/9 人間音緣 /91課/ p376 
    👩帶領人:楊秀麗
    👩‍🦰總回饋:馮淑真
    👩‍🦰記錄人:馮淑真
    👩‍⚕️參與人員:王聰結、王湘溱、馮淑真、馬嘉綾、詹達娥、郭志蘭、陳彩卿、楊莉娟 、常紹琪 、楊秀麗、劉少玉(共11人)


    📢📢讀書會流程
    1、 暖身:欣賞十修歌
    2、 帶領人介紹文章【主題、出自、作者】
    3、 每人閱讀一段十修歌
    4、心得分享
    5、帶領人帶領大家一起唱黃梅調的(十修歌)
    6、 總結

    👩帶領人:楊秀麗
    1、「十修歌」生活中,如何修行❓
    2、「十修歌」給你什麼啟示❓

    1️⃣分享人:王聰結: 十修歌的歌詞內容是修行者為人處事能圓滿成就的軌則。生活中能够與人不比較,不計較就能與人和睦相處,待人厚道,有禮貌,更能廣結善緣,吃虧能養德學習吃虧更是慈悲的表現,是無我的修行,成就無生法忍。終成菩提。

    2️⃣分享人:常紹琪: 【五修吃虧不要緊】是我ㄧ直惕勵自己的事,從小媽媽就常對我們姐弟妹說吃虧就是佔便宜,也告訴我們出門在外更要如此,才能讓團體更和協,1-9都能做到後自然能成佛道,共勉之!

    3️⃣分享人:馬嘉綾: 十修歌好聽好唱很入心
    修行前來後到《不比較》婆修婆得,公修公得,個人修個人得,不比較,不勉強,人人成佛道。

    4️⃣分享人:王湘溱: 「十修歌」給你什麼啟示?
    十修哥的歌詞內容是個人一個修行的次第,見人時常微笑有禮貌,自然就會給別人一個好印象,人多的時候修口,避免口出惡言,人少的時候修心不比較、不計較,所修皆圓滿。交到的朋友都是君子,諸大善人相聚一處,趨吉避凶,用真誠的心待人,面臨到吃虧的事情,我們就當作是一種培福的功德,事緩則圓,落實人人皆成佛道的目標。

    5️⃣分享人:陳彩卿:【九修所交皆君子】在這五濁惡世裡,希望在身旁所交的朋友都是善知識,可以跟我們分享快樂、悲傷 所交皆君子。

    6️⃣分享人:詹達娥:【一修人我不計較】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於對外人、家人,不去計較,年輕人有年輕人的生活的方式 ,最圓滿的方式就是不要計較。

    7️⃣分享人:郭志蘭:【八修口中多說好】大師說多說好話和讚美他人,並且在拒絕別人時要有替代方案,自己在接受別人請求的過程中,雖然不能做爛好人,但努力做到不拒絕別人,並盡能力去幫忙,這樣也能修正自己待人處事的一種方式,多說好話給人歡喜。

    8️⃣分享人:馮淑真:【一修人我不計較】在家庭中總有計較,人人都想少做,家就失去光,願意多做一點,家就會多一分溫暖,多做一點又有何妨,家和萬事興~

    👩‍🦰⭕⭕總回饋:馮淑真
    修行不離生活,生活就是修行,與人相處不計較不比較,對人有禮貌要微笑,學吃虧要厚道,常讚美多說好話,多結交君子朋友,做到這幾點自己沒煩惱,也可以和大家共乘佛道。
    1郭志蘭:待人處事,正確的態度,多說好話。
    2王聰結:待人要厚道,別人罵我,我們當消業障,自然沒煩惱,自在解脫。
    3詹達娥:不和人計較。
    4王湘溱:見人時常要微笑。
    5陳彩卿:所交朋友都是善知識。
    6馬嘉綾:不比較、不免強。
    7馮淑真:不計較,多做又有何妨。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