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時間:114年10月29日上午10:00-12:00
    地點:台北道場11樓第一教室

    書目:大師著:「六祖壇經講話1」

    召集人:李秀珍老師

    出席人數:李秀珍、邱致遠、莊秀蘭、錢素慧、陳麗卿、曹春喬、陳恒瑞、林瓊微、葉玉珍、張彤華、陳淑貞等十一位

    ㄧ、暖身帶領人:
    淑貞老師:
    10/29暖身

    大師全集 第五類《文叢》
    222詩歌人間 詩歌2
    p082 卷二﹝人間音緣──發願﹞
    p115 感動的世界最美麗
    感動的世界最美麗,
    感動的妙處無窮,
    感動就是佛心。
    感動是不可缺少的修行,人人每天都要感動,常把感動放在心中,別人所做的能歡喜感動,自己所做的也使人感動。
    慈悲、發心、謙卑、
    忍辱、勤勞、善語,
    有了感動,你我的心意相通,有了感動,
    人間的溫暖重重。
    感動的世界最美麗,感動就是佛心,感動是不可缺少的修行,感動的妙處無窮。

    二、導讀帶領人:
    麗卿老師:
    (六)為什麼要吃肉邊菜?
    (七)什麼是密意?

    恒瑞老師:
    (八)為什麼五祖要勸惠能大師「不可速說」?
    (九)我們要用怎樣的態度聽聞佛法呢?
    (十)惠能大師悟道以後,怎麼樣生活?

    三、回饋帶領人:
    致遠老師:
    在座的老師們 ,文章中請提供一句如何影響自己的金句。

    淑貞老師的回饋:
    「無相更有力量」,在職場上我待過五個公立托兒所 ,每當接任新托兒所時 ,我會先去了解其優缺點後 ,在以漸進不急的方式慢慢改善其軟硬體。

    恒瑞老師的回饋:
    「蛋未孵熟,不可妄自一啄
    飯未煮熟,不可妄自一開」
    佛法傳播等待因緣,不宜速說;待人處事更需要因緣聚合,不可急於看到成果。平日應持續耕耘行菩薩道,等待時機到來。

    玉珍老師的回饋:
    今天第二次出席讀書會,收穫良多,本讀書會成員,高手雲集,各個都是我的前輩,是我學習的典範,從大家的言談中顯現,早年在教育界服務時,皆是優秀的老師,一直到退休後的現在,若到學校宣導或服務時,熱忱不減,總是思考如何掌握有限的時間,給予孩子最多的智慧。
    偶然的機緣能半途加入進來,真是感恩!
    今天,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和尚和賣豆腐的」,默劇手語,邱志遠師兄和莊秀蘭師姐兩人的精彩演出。
    最後主持人李秀珍老師,總能掌控時間,再簡單扼要統整,並請成員心得分享,再次增強大家的了解;發表的成員也是畫龍點睛,說出精要的觀點。
    我們也分享日常生活中,利己利人的事,恒瑞師姐說:買了一部調整睡眠的機器,他會放出柔和的海浪聲,讓你有如親臨海邊,彷彿在沙灘上享受…。不知不覺中,就睡著了;原來從小到現在,總能很快進入夢鄉的我,是拜住海邊之賜,鄉下老家,每每初一、十五大潮滿潮時,我躺在床上,即可聽到海浪有節奏的拍打聲。原來自己這麼幸運啊!這麼幸福啊!感恩!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