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鳳山-世醒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1 星期前
    福田讀書會第一組.組長張彬彬督導課程

    114年10月3日晚上8:00 至 9:00,以Line視訊方式舉辦線上讀書會,由張彬彬督導帶領討論.

    參加人員:
    陳秀卿監事.賴碧華副督導長.曾碧玲督導.蔡瑞蓉督導.莊瓊族足.林孝雄督導,共有7人參加。

    此次是以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全集》中的《佛教與生活》為教材,探討「佛教與生活」的第一單元。
    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教導, 生活在世界上離開不了空間、時間與人間三者的關係,「生活的空間」要學習「以退為進」的生活,包括:從心外說到心內、從前進說到回頭、從有相說到無住等空間,並勉勵大家生活需要用佛法來指導。

    陳秀卿監事提到,星雲大師教導學習「水的精神」,要能隨順因緣、不執著.讓自己非常受用。大師心繫眾生,不論是設計殿堂或辦教育都很用心,其處處為人著想的精神,實為大家學習的榜樣。

    賴碧華副督導長談到,大師的身教與言教,教導大家從生活中去體悟佛法,也學習如何將佛法運用於生活,讓自己獲益不淺。自己平常也充分利用零碎時間來誦經、念佛,時時在佛號中安住身心。

    曾碧玲督導提及,大師教導心內的空間,就是要不斷地開擴我們的心胸,在生活中要學習包容、慈悲心與忍辱,才能像大海般容納百川。

    蔡瑞蓉督導分享,學佛前不斷往前衝,薰習佛法後,慢慢修正自己,也體會到「回頭」的重要,大師很慈悲,做任何事都很有佛法,值得大家學習。

    莊瓊足督導提到,大師教導要能「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在生活中遇到境界時,可以先不要反應,進而學習水的精神,具有深度、廣度與能力,把事情處理得更加圓融。

    林孝雄督導分享「生活的時間」-以短為長的佛教生活.
    經云:「人命在呼吸之間。」說明生命短暫,雖然傳說彭祖活了八百歲,天人活幾萬歲,但以無始無終的阿僧祇劫來看,如朝露般短暫。每個人應該珍惜時間、利用時間,以有限時間充實無限的生命,發揮生命的價值。在忙碌的社會裡,如果不能利用零碎時間,會覺得時間不夠,生活無所適從,與大家共勉。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