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首頁
總會長介紹
Back
星雲大師略傳
星雲文集
關於讀書會
Back
認識我們
談讀書會
各類型讀書會
線上填寫表單
Back
讀書會家族網站申請
現有讀書會家族更新註冊
新讀書會成立暨家族網站申請表
書香義工報名表
聯絡我們
分享園地
Back
好書分享
方案設計
經營秘方
表單下載
閱讀花園
活動資訊
Back
活動訊息
活動花絮
讀書會家族
群組
活動
Videos
Audio
相片
People
Polls
Show results from selected filters below:
Check All
Uncheck All
相簿
活動
群組
相片
用戶
Videos
搜尋
Sign In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r password
記住我
登入
我忘記了我的帳戶名稱
我忘記了我的密碼
上傳封面照片...
拖曳照片,控制封面照片的呈現區域
普門-福田讀書會
Registered Users
Timeline
About
Albums
Videos
Audio
Followers
Events
More
Groups
Polls
Introduction
Joined 5 年前
4 Achievements
1515 Points
Pinned Items
Recent Activities
普門-福田讀書會
福田讀書會第一組.組長張彬彬督導線上讀書會課程.
111年6月17日晚上8:00 至 9:00,以Zoom 的會議室方式舉辦線上讀書會,由張彬彬督導帶領討論,出席人員包括:
莊燕雪區副、羅妙琴區委.徐牡丹督導長葉淑芬副督導長.張彬彬督導.孫成蘭督導鄭素貞督導.林孝雄督導.曾碧玲督導車金枝督導10位
本次討論的教材以星雲大師所著《人間佛教佛陀本懷》中「第五章」第253頁至第262頁「教育辦學」讀書會進行方式,張彬彬督導以讀書會「四層次帶領討論法」帶領討論讓成員瞭解佛教如何透過教育辦學來接引青年,與星雲大師以教育培養人才,用多元法門度眾的慈心悲願,期許大家跟隨星雲大師腳步,接引更多有緣人一同弘揚善法,讓正法永存。
會中張彬彬督導邀請大家分享,星雲大師什麼時候來到台灣、如何接引青年;談談自己如何接引青年與培養人才及閱讀此篇文章後的收穫,現場討論地非常熱絡,分享重點如下:
莊燕雪區副表示接引人才要能適才適用、給予舞台、多加鼓勵,星雲大師弘揚人間佛教,重視教育,接引青年非常用心。期許大家要學習大師的精神接引青年學佛,也在辦活動中融入更多素,締造善因好緣。
徐牡丹督導長提到,佛教需要青年,星雲大師成立弘法隊、青年團,設立幼稚園等接引青年,讓大家有因緣認識佛教以涵養人才.
葉淑芬副督導長談到,大師走在時代的尖端,以多元方式弘法,非常了不起。
孫成蘭督導提到星雲大師注重教育,用心辦學的精神.令人感動,尤其是「百萬興學」,讓大家都有因緣一同來護持善法;鄭素貞督導談到,星雲大師不分年齡,以教育接引青年種下菩提善種子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曾碧玲督導提及星雲大師與時俱進,能成為大師的弟子真是三生有幸,希望大家能用佛法來安頓身心.
車金枝督導談到星雲大師成立歌詠隊,以音聲弘法,接引青年、培養人才,慈心悲願值得大家效法。
林孝雄督導分享星雲大師從壽山佛學到全球16所佛學院、從創辦佛教第一所幼稚園到海內外5所大學、從建寺安僧到世界各地200多所寺院、從一張文憑都沒有到榮獲30多個榮譽博士終生投入教育。大師說他將此深心奉獻信衆是為報佛恩以百萬人興學的方式來辦大學,透過集體創作集合大眾的願心,讓教育持續發展下去,悲心令人感動,期許大家跟隨大師的腳步來接引更多有緣人共成佛道。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普門-福田讀書會
福田讀書會第二組.賴碧華督導組長帶領導讀課程
《人間佛教佛陀本懷》中國佛教衰微的原因
參加人員;
賴碧華督導.徐牡丹督導長.曾碧玲督導.鄭素貞督導.林孝雄陳桂珠督導.車金枝督導.張彬彬督導.蔡瑞蓉督導.包淑慧督導.李奕慧督導11人.
佛教在中國經過二千多年發展從東漢明帝傳入、魏晉南北朝時代的各家爭鳴,到隋唐的人間佛教思想百花齊放。在歷代祖師的辛勤播種耕耘,在家弟子熱心護法下,使得佛教關懷現實人生的教義普遍宣傳,將佛陀重視民間疾苦的善行發揚光大。但綜觀中國佛教興衰不定的原因今列舉如下:
(一)本土宗教排擠.專制帝王佛
歷史上有名的「三武一宗」教難,指的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後周世宗的毀佛行動。還有太平天國、廟產興學.文化大革命等.都是佛教的劫難。
第一次毀佛北魏太武帝聽信道教徒煽惑。
第二次毀佛是一百多年後的北周武帝.他受到道士的蠱惑.下令佛。
第三次教難二百六十年後,唐武宗會昌五年,佛教遭遇第三次教難而幾乎滅絕。
第四次教難.是後周世宗發起,他即位後.就貫徹以儒家為主的統治政策..下詔毀佛。
(二)佛教蓬勃發展,引來皇朝不安佛教初傳時期,受到帝王、官員護持,佛教有了顯著的展。但因為佛教發展的事業很多,信徒眾多,民間有了廣大的信眾,因而震動皇朝不安,讓一些沒有能力的帝王,因自身無法振作發展國家,於是嫉妒佛教的興盛,懼怕佛教的力量威脅國家的生存因而對佛教歧視壓迫,如上述的三武一宗的毀佛昧行.即肇因此。
(三)佛教走入山林,消極脫離社沙彌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知道宗教對社會民間的影響力,下令出家人走入山林修道,嚴格禁止民眾擅自進入寺院、禁止出家人和信眾接觸。大多數的出家人為了要了生死,因此入山清修,佛教漸漸的脫離人間.遠離人群。
(四)弘講談玄說妙,不重人關懷佛法應該用來指導生活的。佛經裡不也常說:「諸供養中,法供養第一」.美好的佛法就是要讓人人都可以受,可以充實心靈,改善生活。如同鳥窠禪師和詩人白居易的對話,佛教的本意在淨化人心,除了消極的不做壞事,更要積極的去做好事,行三好,實踐四給,建設五和的圓人間。
(五)經懺密教鼎盛,道德信仰墮落俗諺說:「會得香雲蓋,到處吃素菜。」意思是說只要會念經,生存就沒有問題。會誦經唱念.但要做一個弘法布教的宗教師就不容易了。
(六)提倡神鬼信仰,殃及人間佛教有些神鬼論的典籍在民間流傳,也發揮了潛移默化的勸善功能,使得中國人地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知識分子乃至社會大眾以為佛教很迷信,以為佛教也怪力亂神。因此,當社會運動要打倒迷信.破除四舊時.佛教也遭到池魚之殃了。
(七)外道邪教猖獗,混淆佛教真相佛門有句話說:「獅子身上蟲,還食獅子肉。」當初魔王波旬以各種手段來破壞佛教,他們打著佛教的旗幟,到處散播邪說歪理,挾信仰之名,行作亂之實;假宗教的名號,意圖以斂財、圖利、騙色、求名為目的。他們披著「信教自由」的外衣,到處張揚違背正知正見的思想。讓世人誤解佛教,以為佛教迷惑人心。
(八)宋明理學興起,代替佛教信仰儒家認為,佛教為外來教,儒家才是中華文化的正統主流。加之偏於主觀,以儒家立場解釋佛教義理.甚至,僅以禪宗少分思想來評斷和理解佛教,難免以管窺天,無法了解佛教的全貌。
(九)西方文化影響,佛教無力抗拒清朝末年.西方以船堅炮利打開了中國的戶,以武力打通了與中國的商業交易西方的耶穌教傳教士也一批一批湧進了中國。
咸豐元年,洪秀全利用鴉片戰爭失敗後,國人仇恨帝國主義的情緒,及一般人崇拜洋教的心理,製造宗教戰爭。
不但中華文化遭到嚴重打擊,連祖先都不能膜拜,破壞慎終追遠、禮敬祖先的傳統倫理習俗,而佛教受到的破壞更是慘重。
(十)藏經繁多深奧,讀者望之卻步一般佛教給人的印象,不是老太婆念經往生西方的通俗宗教就是三藏十二部經典浩瀚,名相繁多.道理深奧,不知如何入手?其實,佛教傳入中國二千多年,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豐富了中華文化。
素貞督導心得分享:
佛教講因緣,在與人結好緣時就種下善的種子。
淑慧督導心得分享:
人間佛教以慈悲的胸懷處事,彼此尊重包容,重視生活的安樂,….
瑞蓉督導心得分享:
今天終於明白佛門的這句話:「獅子身上蟲,還食獅子肉」,在佛教中所謂「物必自腐而後蟲腐之,內在的腐敗、墮落比外來的暴力更具摧毀性。」
碧玲督導心得分享:
讀完碧華組長帶領得這一篇,看到三武一宗的教難道文化大革命,所幸共產黨扭轉情勢,廢止文革重新整頓,中國的文化才能苟延殘喘中再度舒活過來。
看了非常難過,幸好有佛陀教化我們的真理五戒十善、戒定慧三學及星雲大師要我們奉行的三好、四給、了知因緣果報、所以學佛真好、跟對團隊、天天經近又歡喜。
孝雄督導心得分享:
佛教沒有帝王的保護宣揚,當佛教失去了外護的傘蓋,一旦邪惡的勢力對佛教打擊壓迫,佛教就沒有辦法發展,當然衰微不振,佛教在中國輝煌興盛的原因,是因為佛教提倡五戒十善的道德,在倡導因果報應獎善懲惡,所以佛教的戒律很清楚是在維護社會的秩序的。
彬彬督導心得分享:
綜觀文中所提到「佛教」衰微的種種原因,可讓我們了解到
「佛教」要興盛,「護法」與「弘法」非常重要,讓我們一起努力,跟隨星雲大師的腳步,弘揚人間佛教。
帶領人賴碧華總結:佛教在中國輝煌興盛,是因為提倡五戒十善的道德與大師提倡三好四給五合的人間佛教呼應相契合,讓我們一起弘揚人間佛教。
大師說:佛教不觀天文、不算時辰,主張日日是好日;佛教不看地理風水,身心安住,處處是福地。佛教要大眾不被迷信控制,不被邪信迷惑,更要奉行人間佛教以實踐三好、四給、五合的人生。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普門-福田讀書會
111年5月10日星期二中午12:30-13:45假普門寺5樓光明教室,北市南一區督導委員會的福田讀書會第三組,羅妙琴同學帶領大家研讀《人間佛教佛陀本懷》第四章194~220頁的「人間佛教的語言文字」,這次共有8位參加實體共讀共學:李奕慧、車金枝、孫玉花、徐牡丹、曾碧玲、莊燕雪、蔡瑞蓉與羅妙琴。
人間佛教的發展,光是在語言文字上,對中華文化的貢獻,可以說無與倫比。
(一) 譯經與整合:佛陀入滅後不久,佛弟子把佛陀的言教、語錄結集起來,才有三藏十二部的法寶流傳,正法才得以永久住世。佛教傳入中國之後,來自西域的高僧,陸續把佛經翻譯成漢文,乃至鳩摩羅什、真諦、玄奘、不空、義淨五大譯經家,隨著他們翻譯的經卷越來越多,佛法的義理思想也愈臻完備,才有「八宗並起」的隋唐佛教盛世。也才發展出屬於中國大乘佛教的特色。星雲大師提議統整藏傳佛教、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原始佛教等許多的佛教都是「人間佛教」。希望全世界佛教能以「人間佛教」為佛教統一的大義。
(二) 經藏的傳播:在中國佛教二千年的發展歷史中,由於歷代許多高僧大德們堅苦卓絕,努力不懈於經典的翻譯,許多藏經相繼問世,這許多藏經都包含了文學之美、哲學之奧,成為世界各國對中華文化的尊重、羨慕,這些艱鉅而偉大的成就,固然得力於中國印刷術的發明,而佛經的流傳,促進了印刷術的不斷進步,無形中也助長了佛教文化事業的興盛。
(三) 宗派的共生:佛法經過歷代大德的闡揚,再加上禪門一花五葉、五宗七派的
發展,許多禪師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對真理開闢了另一種語言文字的捷徑。尤其祖師大德們把經典傳播到人間社會,讓百姓安心接受,老人們能體會,孩童能聽懂,也就更加難能可貴了。像智者大師在天台山發揚《法華經》,他的宗派就稱為「天台宗」,又做「法華宗」;《華嚴經》由於賢首大師的大力弘揚,故「華嚴宗」又稱為「賢首宗」等,佛教因此發展出以地名、經名、人名為宗派,各有各的特色。又如佛教為了表達我們的本性,說出「如來藏」、「真如」、「自性」、「實相」等等名相,為的就是要把真理闡明;佛教從來沒有對許多名詞有過異議,計較高下。因此,當今「人間佛教」的推行,是需要全世界佛弟子一起來,要知道:這是回歸佛陀的本懷。接受「人間佛教」這一句話,對未來佛教在人間推動有無比的力量。
(四) 詞語的普及:現在中國人習慣使用的語言文字,出自於佛教的不知凡幾。中
國語言文字之華美,可以說冠蓋世界。所以佛教的語言文字,在中華文化裡也起了很大的烘托作用。帶領人請每位同學選一或二個熟悉的諺語,說明對自己為人處事的影響。
這次因為內容很多,時間又不太夠,所以請同學回去要再熟讀。讀書會結束,大家齊誦佛光四句偈回向功德。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普門-福田讀書會
111年4月19日星期二中午12:30-14:00假普門寺9樓五和教室,北市南一區督導委員會的福田讀書會第三組,蔡瑞蓉同學帶領大家研讀《人間佛教佛陀本懷》第四章162~174頁的「人間佛教藝術的成就」,這次共有7位參加實體共讀共學:車金枝、孫玉花、徐牡丹、曾碧玲、葉淑芬、蔡瑞蓉與羅妙琴。
一個國家的強弱,不一定看它的武力,而是看它的文化、藝術;等於人一樣,氣質和內涵最為重要。
這單元分為石刻與繪畫、書法與畫作、梵音與說唱、雕刻與建築、戲劇與舞蹈、武功與行道,主要論及中國的佛教藝術,從古至今偉大的藝術創作。
在讀書會過程,帶領者請有參訪大同雲岡石窟的羅妙琴同學分享。還有在佛光山,除了佛教歌詠隊在世界幾十處分別傳唱外,也有「佛光青年愛樂團」的邊取、演奏與傳唱,特別是菲律賓光明大學藝術學院演出的《悉達多》音樂劇,大家都看過,美好的回憶很能引起共鳴。
星雲大師在佛光山開山50週年時,提到未來人間佛教的弘揚,要以運動、說唱、音樂等大型活動弘法。
讀書會結束,大家以佛光四句偈作功德回向。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普門-福田讀書會
福田讀書會第二組組長賴碧華督導視訊讀書會導讀人間佛教佛陀本懷「中國佛教衰微的原因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普門-福田讀書會
「福田讀書會第一組」111年5月5日晚上8:00 至 9:00,以Zoom 的會議室方式舉辦線上讀書會,由張彬彬督導帶領讀書會課程.
出席人員包括:
張彬彬督導.陳秀卿監事.孫成蘭督導.鄭素貞督導.林孝雄督導.陳桂珠督導.賴碧華督導.廖阿真督導.陳錦梅督導、劉淑華督導.曾碧玲督導.車金枝督導12位.
本次討論的教材.是星雲大師所著《人間佛教佛陀本懷》中「第四章」第183頁至第194頁「人間佛教與政治的關係」.讀書會進行方式.張彬彬督導以讀書會「四層次帶領討論法」帶領討論.讓成員瞭解人間佛教與政治息息相關,期許大家效法歷代皇帝與高僧大德護持、弘揚佛教的精神.讓正法
永存,共創安和樂利的社會。
會中張彬彬督導邀請大家分享,對文中所提到的那位皇帝、高僧印象較深刻、自己是以什麼方式來護持佛法,及閱讀此篇文章後的收穫,現場討論地非常熱絡,分享重點如下:
陳秀卿監事表示,要學習歷代祖師弘法的精神、行佛所行,並跟隨星雲大師的腳步,以「四大宗旨」來弘揚人間佛教;鄭素貞督導提到,此篇文章所提到佛教與政治的關係,內容很貼切也很生活化,讓大家瞭解到,惟有政治與佛教融合,國運才會昌隆。
孫成蘭督導談到玄奘大師到印度求法,記載經過國家的地區民俗風情,撰寫成《大唐西域記》,精神令人敬佩;賴碧華督導提到,出家人關心政治、造福人民,要有國家與社會,才能度眾。
曾碧玲督導,唐太宗氣度宏大,深入經藏,在位時期,度僧護法高僧輩出,是中國佛教的黃金時期,令自己印象深刻。
陳錦梅督導說開卷有益;廖阿真督導談到,讀完此篇,印象最深的是玉林國師,因為在戲劇上就有看過他的弘法事蹟;車金枝督導談到,印象最深的是鳩羅摩什,其流暢的翻譯,為佛教義理的傳播帶來許多貢獻。
林孝雄督導分享.佛教不僅對政治有精闢的主張尤其能夠輔助政治的不足..在鼓舞人心向上.具有積極平等和包容圓融的特質,從歷史的記載.可以看到佛教對於歷朝政治的許多建設成果藉由護持佛教、也得到以弘傳發展政治和宗教、星雲大師發揚人間佛教.希望國家安定社會和諧.家庭和樂和理念是一致的.大師弘揚人間佛教,教導大家要將佛法融入生活方能締造五和社會。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普門-福田讀書會
賴碧華督導Zooim讀書會照片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普門-福田讀書會
「福田讀書會第二組」111年4月12日下午2:00至3:30以ZOOM的會議室方式舉辦線上讀書會,由賴碧華督導帶領導讀及討論。
出席人員: 賴碧華帶領人、陳秀卿監事、徐牡丹督導長、李奕慧督導、林孝雄督導、曾碧玲督導、車金枝督導、孫玉花都導共 8 位
教材:星雲大師所著《人間佛教佛陀本懷》的﹝第四章﹞P151 - P162「二、人間佛教的社會慈善公益 」。
進行方式: 帶領人先導讀文章再以聞思修證四層次帶領討論,也由同學分享心得,讓同學們瞭解佛陀時代,佛教為社會所做的慈善公益,佛弟子們依著佛陀教化而行做先驅,弘法利生,自利利他。
佛教所做的社會慈善公益有設立義學、保育造林、墾荒闢田、碾磑製油、救貧賑災、救病醫療、鑿井施水、興建水利、築橋鋪路、利濟行旅、急難救助等等,過去天災、戰禍、人為因素頻傳,百姓普遍貧窮佛教除了扮演精神上的導師,更是生活救濟的依靠,佛教寺院往往也軍隊駐紮的場所,難民棲止的避風港。
同學們對文章的心得分享如下:
陳秀卿監事分享: 大師在社會慈善公益有很多方面,其中以教育培養人才來說,大師提供免學雜費獎學金,讓學子們在優美的環境中安心學習,更以每日寫一筆字提供好苗子能有上學的機會。
李奕慧督導分享:大師在此章節在在告訴佛弟子要學習佛陀的本懷,人間佛教的點點滴滴也一五一十的呈現在眼前,從生活層面也鉅細靡遺的告訴我們要如何生活、如何廣結善緣、如何精進學佛,我們跟對了團隊,感謝大師慈心悲願。
徐牡丹督導長分享: 在社會慈善公益方面,我們有雲水書車,常常更換新書,讓海鷗叔叔開著書車到偏鄉的學校、孩子們在滿車的書籍裡歡喜的閱讀、故事媽媽在旁講演,每次服務都很歡喜、很感動。
林孝雄督導的心得:大師說人間佛教的社會慈善公益是以立足台灣放眼看天下圍胸懷,秉持佛陀教化眾生來示教利\喜,懷抱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眾生的煩惱來自心靈,能瞭解因緣法,知道世間有生、老、病、死、成住壞空、轉識成智才是真正的慈。
曾碧玲督導分享:謝謝大師建設佛光山、創立佛光會,讓大家有這麼多公益做,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剛好的因緣,慈悲基金會在金光明寺舉辦活動,其中一項義剪,區副找我邀發心的菩薩參與,當時正逢過年前是設計師最忙的時段,彈ˋ是有佛法就有辦法,在不斷的努力下,共有十幾位設計師幫忙低收入人士改頭換面,讓大家美美的、歡喜的過新年。發心者們都感覺能讓大家漂亮,真是一件快樂的事,而我更感恩能圓滿活動。
車金枝督導分享:讀福報人人有福報,經碧玲督導的接引進入北新國小,擔任攝影一角,與小朋友結緣,從認識福報到16版的名稱,每次的上課小朋友都很期待,很專注的學習老師教的課程,感謝大師很有智慧創報,把人間福報的真善美傳遞到每個角落,給小小幼苗很大的幫助。
帶領人賴碧華督導總結:以大師在文章說到人間佛教的社會慈善公益,都自古至今,佛教都是以慈悲救度一切眾。
現在對於人間佛教的發展,追根究柢,都是佛陀設教的成果,因此,我們倡導人間佛教,不能不感謝人間佛陀的慈悲恩惠,希望中華民族在倡導文化的同時,不要忘記人間佛教的貢獻。
同時謝謝同學們精進參與,踴躍分享,使得今日的讀書會很順暢、很圓滿。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普門-福田讀書會
「福田讀書會第一組」111年4月15日晚上8:00 至 9:00,以Zoom 的會議室方式舉辦線上讀書會,由張彬彬督導帶領討論,出席人員包括:
陳秀卿監事、林孝雄督導、賴碧華督導、曾碧玲督導、車金枝督導、張彬彬督導六位
本次討論的教材,是星雲大師所著《人間佛教佛陀本懷》中「第四章」第174頁至第183頁「人間佛教與文人往來」。讀書會進行方式,張彬彬督導以讀書會「四層次帶領討論法」帶領討論,讓成員瞭解歷代文人如何因佛教而豐富生命、開拓文學的新面貌,也透過文人學佛來助長佛法的宣揚。
會中張彬彬督導邀請大家分享,對文中所提到的那位文人印象較深刻、自己是以什麼方式來宣揚佛法,及閱讀此篇文章後的收穫,現場討論地非常熱絡,分享重點如下:
以身口意弘揚善法的陳秀卿監事表示,會將所聽到的星雲大師法語,與家人及親友分享,讓大家能親近善法、瞭解佛法,進而在生活中力行三好與四給,將佛法落實於生活。
曾碧玲督導提到,對於蘇軾與佛印禪師往來所留下「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的公案印象深刻,也分享自從加入佛光會後,便時時提醒自己,不論遇到任何境界,都要學習以修忍辱來讓自己的心變得更柔軟與慈悲。
賴碧華督導談到, 對於白居易向鳥窠道林禪師請法,禪師回答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其「知易行難」的公案印象深刻,白居易皈依道林禪師後,便發願以筆弘法,即可印證知識份子若能弘揚善法,對於佛法的弘傳很有幫助。
車金枝督導表示,讀完此篇文章,才知道佛門誦念的《瑜伽燄口》中的召請文,相傳也是蘇東坡所寫。平常如果聽到師父開示,回家就會與同修分享,希望能讓家人有因緣親近善法;林孝雄督導分享.看到歷代文人對於佛教的貢獻.王安石.蘇軾.黃庭堅等都與人間佛教結下深厚的因緣更是皈依了佛教.現代文人有往來的代表性人.我們大師當之無愧.星雲大師即是當代的弘法者.以實際行動透過筆耕、眼盲後.書寫一筆字及成立公益信託基金設立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來弘揚善法.鼓勵新學後進朝文學邁進.大師說能夠以文會友是我一生的一大樂趣.大師實為我們大家學習的榜樣。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普門-福田讀書會
111年3月1日星期二中午12:30-14:00假普門寺9樓五和教室,北市南一區督導委員會的福田讀書會第三組,羅妙琴同學帶領大家研讀《人間佛教佛陀本懷》第三章94~139頁的「人間佛教的根本教義」,這次共有13位參加實體共讀共學:李奕慧、車金枝、江麗滿、孫玉花、徐牡丹、洪碧娥、陳郭碧霞、曾碧玲、楊黃阿款、葉淑芬、賴碧華、蔡瑞蓉與羅妙琴。
三法印、四聖諦、十二因緣,是佛教的根本教義,而最為一般人耳熟能詳的是「苦、空、無常、無我」。佛陀為了引導眾生,迎向歡喜、光明、解脫自在的人生而宣說的真理,卻因為人為因素,例如講經方式太過刻板,或者說法讓人厭離人間,否定現實生活的需要,佛教因而與社會逐漸脫節。
佛教是智信的宗教。正因為其宣說的教義是普世的價值,所以亙古常新,歷劫彌堅,《華嚴經》云:「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在第三章,星雲大師以譬喻言說,深入淺出的內容,揭開佛法真義,直指佛陀本懷。
在讀書會過程,帶領者常提問,並請有效成員分享自己的修持與體證,例如蔡瑞蓉同學解說「真空生妙有」,同學都法喜充滿。
90分鐘的讀書會,「苦、空、無常、無我」重點都討論了,詳細還是要同學自己多下功夫,因為共讀,讓大家更有力量深入經藏。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目前尚未有任何活動。
You need to login to read the rest of the stream items.
登入
or
現在註冊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
最新文章
2022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通啟
2021年人間佛教讀書會初階帶領人認證
2021 閱讀研討會
2020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佛光山新馬泰印線上
2020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0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
讀書會家族最新照片